科研产出
鄂尔多斯地区山羊脱毛症病因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找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山羊脱毛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对发病地区羊脱毛症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地区病区土壤、饲草料和山羊体内部分矿物质元素和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病羊脱毛处皮肤的实验室病原体检测未分离出寄生虫和皮肤真菌。发病地区处于低S、低Cu、低Zn、低Se的生态环境,而Mg、Mn处于正常水平。该病的发生与矿物质元素的代谢紊乱有很大关系。其中土壤、饲草料和山羊体内矿物质元素铜、锌、硒缺乏是该地区羊脱毛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值动态变化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1
摘要:试验采用动态pH值连续监测记录系统对瘤胃pH值进行24h连续监测,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值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为4期,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瘤胃pH值随着日粮NFC/NDF比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瘤胃pH值<5.2、5.5、5.8、6.0的平均持续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延长,分别由Ⅰ期的0、0、2.42和9.40h/d增加到Ⅳ期的0.33、7.50、17.06和20.53h/d;瘤胃pH值<5.5、5.8、6.0的曲线面积亦逐步加大,分别由Ⅰ期的0、0.21和1.43(pH·h)增加到Ⅳ期的1.09、4.84和8.59(pH·h);而且瘤胃pH值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及最低值所持续的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花草木樨与燕麦混合青贮的研究
《草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设置了单贮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单贮燕麦(Avenasativa)、70%白花草木樨和30%燕麦混贮、50%白花草木樨和50%燕麦混贮与30%白花草木樨和70%燕麦混贮5个处理组,贮后分别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由此找出白花草木樨和燕麦混合青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单贮白花草木樨的pH值、氨态氮占总氮含量、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青贮饲料(P<0.05),单贮燕麦的pH值和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青贮饲料(P<0.05),单贮燕麦的粗蛋白含量与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没有显著差异(P>0.05);单贮燕麦的乳酸、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单贮白花草木樨(P<0.05),但与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没有显著差异(P>0.05);单贮白花草木樨的丁酸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草木樨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饲料(P<0.05),其他3组没有检测出丁酸。综合试验结果,单贮燕麦可以得到优良的青贮饲料,且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效果较好,且燕麦添加比例为50%混贮的效果与其相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