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内蒙古草原植被近五年动态分析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10
摘要:本文对近五年内蒙古草原的植被状况进行监测,从草原植被覆盖度(总体覆盖度、不同区域的覆盖度、不同类型的覆盖度)、草原生物量(总体生物量、不同区域的生物量、不同类型的生物量)、牲畜的动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逐年对比,得出了内蒙古草原近五年的植被状况。(1)从全区草原植被覆盖度情况来看,2005年、2006年要比近五年年平均值稍好一些,平均盖度高出平年2个百分点。2007年和近五年平均值相差不大,2008年和2009年比近五年平均值稍差一些,平均盖度降低1个百分点。(2)从全区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总体状况来看,2005年、2006年要比近五年平均值稍好一些,产量分别高出平年的9.6%和8.8%。2007年略差于近五年的平均值,低于均值的0.6%。2009年比近五年平均值要较差,产量低于均值的24.5%。(3)全区的实际存栏数随着年度在增加,而地上生物量在受到降水、气候、人类活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在随之变化,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地上生物量相对其他两年来说是较好的三年,其适宜的养畜量分别为9171.26万头、9106.36万头和8936.88万头,而这三年的实际的存栏数分别为11258.90万头、13030.04万头和13582.65万头。2009年是超载最严重的一年,2005年-2009年超载率分别为22.8%、43.1%、63.2%、51.9%和111.7%。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近五年动态 生产力 植被覆盖度 草畜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尖椒栽培密度及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2009年在赤峰市宁诚县进行辣椒新品种"亮剑"早春茬日光温室定植密度和N、P、K配比追肥试验。结果表明:"亮剑"适宜定植密度为2700~3100株/667m2;坐果后最佳追肥配比为N∶P∶K=40∶10∶50,该试验结果为"亮剑"在适宜推广地区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组装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草养畜 优草优畜 发展巴彦淖尔农区畜牧业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1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巴彦淖尔肉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巴彦淖尔肉羊产业作为全市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不断取得骄人成绩,2010年6月末,全市牲畜存栏935万头只,其中羊存栏856万只,占牲畜总数的91.6%,全年肉羊饲养量预计达到1800万只。在牲畜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发挥巴美肉羊潜在的生产性能,提高家畜的个体质量和产量,提升畜牧业的综合产能和养殖效益,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年参天大树 硕果累累压枝——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百年辉煌记述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10
摘要:1清末呱呱坠地百岁生机勃发巍峨阴山下,苍茫敕勒川,伴随着历史的长河,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历经世纪沧桑,终于迎来了百年华诞。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前身为归绥农林试验所,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绥远将军瑞良奏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粗饲料对内蒙古双峰驼养养分摄入量及消化率的影响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10
摘要:本文研究了采食不同NDF含量的粗饲料对双峰驼营养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三峰1.5岁左右,体重140±10kg的内蒙古双峰驼,分三期进行消化实验。每一期分别以冰草、发酵柠条、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其NDF含量分别为55.24%、64.88%、71.35%。结果表明:双峰驼采食NDF水平不同的三种粗饲料,除GEI外,发酵柠条的其他各营养物质采食量最高,并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除GE消化率外,各营养物质消化率高低顺序:发酵柠条﹥冰草﹥玉米秸秆。可见,低质灌木-柠条经过发酵其采食量和消化率明显高于冰草和玉米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玉米植株数量性状二级系统方差分析
《内蒙古草业 》 2010
摘要:对30个饲用玉米品种17个植株数量性状品种间变量,品种内4 000株/667m2和4 500株/667m2两个种植密度处理间植株数量性状变量,进行二级系统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个性状的除穗位叶面积品种间变量达显著水平外,其余16个性状的品种间变量均达极显著水平;品种内密度处理间变量对株高、穗位高、穗位叶面积、节间数、穗位下节间数、叶干重、茎干重7个数量性状接受无效假设Ho,对基茎粗、枯叶数、叶鲜重、茎鲜重、穗鲜重、穗位下茎重、基茎重、穗干重、株鲜重、株干重10个数量性状则否定无效假设Ho,接受备责假设H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谷子亩产300公斤栽培要点
《新农业 》 2010
摘要:一、播前准备(4月下旬以前)1.地块选择种植谷子的地块要选择易于排水、土壤疏松的上岗地;轮作倒茬,不重茬。2.深耕整地秋翻深度20厘米,翻后浇冻水。春季及时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建现代农牧业科研创新体系 为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大支撑
《现代农业 》 2010
摘要: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的关键时刻,农业农村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也正在孕育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我们农牧业科研机构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积极创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农牧业科研创新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