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施用微藻对黄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微藻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在人工培育下生长迅速,固碳能力强。为了解其在液体肥方面的应用潜力,用蛋白核小球藻、四尾栅藻和卷曲鱼腥藻液体肥对盆栽黄瓜灌根,研究其对黄瓜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藻液体肥对盆栽黄瓜营养生长和开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部分液体肥对黄瓜株高、茎直径、叶片数、叶片宽度、花蕾数等指标促进效果显著;施用3种微藻液体肥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一定的增加,部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见,施用微藻液体肥不仅促进了黄瓜的生长,也显著改善了土壤的质量。

关键词: 微藻 液体肥 黄瓜 土壤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晋稻13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以晋稻13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组合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从210 kg/hm2增加到240 kg/hm2时,晋稻13号营养生长期延长,分蘖量加大,产量在2个栽插密度水平下都降低,成穗率、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下降,表明过多的施氮量不适合晋稻13号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不同的栽插密度下,随着施氮量增加,栽插密度较小的处理各项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好,表明施氮量增加,稀植有利于提高农艺性状及产量;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表明,适合的群体株型,穗大粒多利于提高产量,试验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粒数和成穗率。6个处理中处理3即施氮量210 kg/hm2、栽插密度24.9万穴/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构成因素中穗粒数、成穗率、结实率表现较突出,产量优势明显,适合在晋稻13号栽培中应用。

关键词: 晋稻13号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虫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虫草产业发展金湖宣言

菌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虫草是寄生于昆虫、少数真菌和植物体上的一类真菌,是广义虫草属Cordyceps s.l.真菌的总称,是具有营养、保健和医疗功效的宝贵生物资源。目前我国的虫草产业涉及了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蝉花Isaria cicadae及其相关真菌,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实现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从产业发展历史、产品研发、功效及市场等方面对我国虫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结合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分析了虫草产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并对产业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虫草 虫草菌 产业 冬虫夏草 蛹虫草 广东虫草 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小食心虫迷向膏剂的田间应用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解决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迷向丝和迷向管在田间防治使用时悬挂数量多、费时费力等问题,并实现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整个防治区域均匀释放,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梨小食心虫迷向膏剂,进行了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迷向膏剂处理的果园蛀果率及诱蛾量显著低于混合迷向丝、迷向管和对照区。利用迷向膏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可获得良好的迷向和防治效果,有助于生产无公害和有机水果,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 膏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个大豆新品种在晋北区的引种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该文对引进晋北区的15个大豆新品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吉农9号产量最高,为2 945kg/hm2,较对照晋豆25号增产19.56%。吉农9号生育期119d,株高适中,结荚多,籽粒大,光泽好,抗病、抗逆性强,增产潜力较大,适宜在晋北区及周边同类地区春播。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引种试验 晋北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青2号、晋青3号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蔬菜 2016

摘要:晋青2号、晋青3号大白菜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近2年采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技术选育的直筒、高桩、晚熟秋大白菜新品种,田间表现为产量高、性状整齐一致、含纤维少、口感细腻、抗病性强、耐贮藏等特点,目前推广面积已超过6666.7hm2,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茬口安排与产地选择不宜连作及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以减少病虫源。前茬以收获较早的非十字花科蔬菜或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发挥的作用及优势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在简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的基本概况,并分析了其在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人才培养3个方面的作用,最后总结了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的优势,并对今后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东阳试验示范基地 作用 优势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探明高粱亲本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距离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11份有代表性的高粱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值测算,并组配了10份杂交种进行株高、穗长、穗宽、茎粗、穗粒重、千粒重等性状的杂种优势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1份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值为0.208~0.574,平均为0.4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0份杂交种中,穗粒重的杂种优势指数与相应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0,其他性状相关系数均较小。但由于参试组合少,与亲本未能完全对应,因此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高粱 微卫星标记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探索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的最佳施药时期,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喷施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效果最好,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大喇叭口期喷施后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都最大,3个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喷施药剂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鉴于吐丝期植株高大,不便于喷施药剂,所以,建议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玉米大斑病,如果错过了大喇叭口期,可以在玉米吐丝期进行防治。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苯醚甲环唑 施药时间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对常规谷和杂交谷的防早衰效应比较

农学学报 2016

摘要: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常规谷和杂交谷生育后期叶片早衰的现象,选用常规谷‘晋谷21号’和杂交种品系‘4A/H51’,以清水为对照,喷施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3种叶面肥,通过测定叶绿素浓度值、光合速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等,研究不同药剂对不同谷子的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变化。结果显示:在生育后期喷施海绿素、植物动力2013和根旺3种药剂,都能有效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得到有效调节。和对照比较,杂交种的增长幅度高于常规品种,起到了有效防治早衰的作用。海绿素能使顶叶明显比对照宽,根旺、植物动力2013能增粗鞘茎,植物动力2013等能降低株高等等,这些都符合当前谷子生产研究的需要。可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的利用可以解决谷子生产上遇到的早衰问题,特别是对现在大面积推广的杂交谷子效果更好。

关键词: 谷子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叶面肥 光合速率 叶绿素浓度 防早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