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夏秋茬西葫芦加代繁种技术

中国蔬菜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葫芦种子发育从开花到成熟需70d(天)左右,山西省中北部无霜期短,一般制种多限于春茬。本试验通过夏季遮阳,秋末覆盖地膜,适期播种以避开病害高峰等措施,在秋季加代繁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播种期分别为7月25日、8月5日、8月15日、8月25日,在高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城新保苗种衣剂防治苗期病害的研究

中国棉花 1999 CSCD

摘要:1995~1997 年连续3 年调查、取样、分离,认为运城地区棉苗根病的种类主要为立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Kuhn)和红腐病菌(Fusarium spp.)。通过对种衣剂1、2、3 号室内毒力测定,盆栽接菌、小区和大田与现有种衣剂的试验比较,该3 种种衣剂对立枯、红腐病防治效果均很好,特别是运城1 号与现有药剂北农牌、天津牌比较,防治效果极为显著,对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尤为突出。

关键词: 运城地区 种衣剂 苗期 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产量育种动态模型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120个陆地棉品系产量构成三因素进行分段研究表明,构成皮棉产量的三因素间存在动态平衡,不同组合模式,其产量表现不同。单株铃数、衣分、铃重都存在最佳选择范围,在此范围内容易形成高产皮棉的优化组合。三因素中某一因素的过高选择,会降低另外两个因素的选择动态,不易形成最佳产量组合。

关键词: 陆地棉,产量育种,动态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冬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30份山西冬小麦品种的诸性状对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千粒重、穗粒数对产量贡献较大,每hm2穗数次之,株高的效应较小。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演变,通径分析,山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现一种新的高粱病害——高粱柱黑穗病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过去高粱上共有6种黑穗病,分别是丝黑穗、散黑穗、坚黑穗、花黑穗、长粒黑穗和光高粱黑穗。除光高粱黑穗病外,其他5种在我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丝黑穗病为害最重。由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姚建业、王石榴同志主持的高粱病害研究课题,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合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锥花丝石竹快速繁殖参数的探讨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CSCD

摘要:文中探讨了两个锥花丝石竹品种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激素组成对繁殖倍数、有效苗指数、诱导生根苗指数、年产苗量和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浓度为6BA0.2mg/L~0.5mg/L、IAA0.2mg/L~0.5mg/L的条件下,t值介于6~7之间,a/k值小于1,一个芽的年产苗量大约为1×104株~1×105株。这一繁殖倍数既可达到快繁的目的,又可保证苗的健壮度。锥花丝石竹的生根则以1/2MS加NAA0.5mg/L,IBA0.5mg/L最适宜,两个品种的生根率均可达98%。

关键词: 锥花丝石竹,繁殖倍数,有效苗指数,产苗量,生根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新品种晋棉24号

中国棉花 1999 CSCD

摘要:太8321是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系,母本为自育品系194,父本为中棉所10号,1982年杂交,1994年育成。1997年9月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鉴定,专家们认为该品系单株成铃率高,吐絮早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化燕麦麸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及营养品质研究

营养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方法:以天然燕麦麸为原料经挤压膨化处理后饲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4周。结果:大鼠血脂TC、TG及LDL-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值略有提高。经营养成分分析,膨化处理对燕麦麸的表观结构及营养品质也可产生良好作用。结论:挤压膨化技术是提高燕麦麸膳食纤维生理活性,改善燕麦麸口感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燕麦麸,挤压膨化,降脂作用,营养成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荞叶龄模式、叶片生长速度与叶形指数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第1 ~10 层真叶叶龄模式的回归方程为 Y = 4 .33 + 3 .14 X 。叶片长、宽和面积从下至上逐叶增大,第4 叶最大,往上逐渐减小,顶部叶片最小。叶形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叶片大小的变化趋势相反,以顶部叶片最大,第3 叶最小。3 叶期为植株体内的转折期

关键词: 甜荞 叶片 生长规律 叶龄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养分在农田中的生态效应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肥养分在农田中的生态效应,阐明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有机肥在持续农业中的作用。证明有机肥是土壤钾的重要来源,施用有机肥对于缓解氮磷钾比例失衡有重要作用;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有机氮的利用率,有机氮的利用率可达1808%~1936%,减少损失率达1420%~1571%;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化肥玉米产量都高。

关键词: 有机肥,养分,生态效应,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