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芦笋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建立芦笋ISSR优化反应体系,并对其反应程序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扩增体系: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150 ng的模板DNA、0.3μmol/L引物、15μL 2×Mastermix;优化的反应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设定温度退火60 s,72℃延伸45 s,循环30次;然后72℃延伸10 min,4℃保存;筛选到了21条引物并确定其最优退火温度。实验结果为芦笋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芦笋 ISSR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AD-seq数据开发烟草多态性SSR标记

中国烟草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D-seq技术对两份烟草材料"118-3"和"粤烟98"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分别获得45 119 346和50 360 738个高质量干净读长(HQ clean reads)。通过序列分析,在22 145个reads覆盖的参考基因组序列中共检测到25 343个SSR位点,其中以二和三核苷酸重复基序最为丰富,占总SSR位点的71.59%;除单核苷酸类型外,SSR基序的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4~9之间。根据SSR位点两翼的序列,利用Primer 3.0成功设计出23 346对SSR引物,引物设计的成功率为92.12%。依据测序数据初步发现这些SSR中有323个(1.38%)SSR在两份测序材料间具有多态性,随机选择其中50个SSR在4份烟草材料中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两份测序材料间的多态率为76%,存在24%的假阳性;在另两份烟草材料中多态率为20%。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够开发大量SSR标记和发现样品间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可为SSR标记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 烟草 RAD-seq SSR标记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尿素在双季稻上的养分供应特征

土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双季早晚稻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养分释放期为60 d和90 d的两种不同缓释尿素对整个生育期内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60 d型缓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在早、晚稻上均达到了普通尿素分次施肥时的产量水平,而90 d型缓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在早稻上效果好晚稻上效果欠佳。60 d和90 d型缓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优势在于能使水稻有较高的有效穗数及穗粒数,整个生育期地上植株氮(灌浆期不含籽粒)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分次施肥、普通尿素一次施用及不施氮处理,而灌浆过程中籽粒、剑叶、倒二位及倒三位叶的氮含量及剑叶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也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两种缓释尿素均使水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贪青状况,其中以90 d型缓释尿素贪青最为严重,60 d型缓释尿素的养分释放期对水稻较为适中而90天型缓释尿素较长。

关键词: 水稻 缓释尿素 养分吸收动态 养分累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基质配比对菜心幼苗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8

摘要:为探索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利用新途径,将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与椰糠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复合基质,以菜心种子为供试材料,调查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菜心幼苗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平均隶属函数值法分析各处理幼苗的综合素质,对不同配方复合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与椰糠比例为5:5处理的幼苗综合素质表现最好,其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845,表明该配方的基质可推荐作为菜心育苗的有机基质。

关键词: 菜心 基质配比 育苗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陈皮促消化功能物质基础的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传统药食两用资源广陈皮的促消化功能物质基础,采用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促进消化功能检验方法",跟踪广陈皮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鼠促消化作用,指导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验证各单体化合物对鼠促消化作用。结果表明,广陈皮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为促消化活性最强部分,从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3个黄酮类化合物。橙皮苷对大鼠胃液量、胃蛋白酶排出量、胃蛋白酶活力的影响与空白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川陈皮素、橘皮素及三者组合(橙皮苷∶橘皮素∶川陈皮素=5∶1∶1,质量比)可显著促进胃液、胃蛋白酶的排出,提高胃蛋白酶活力,增强消化功能。其中,橙橘川组的蛋白酶排出量为(239.61±43.39)U/h,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45.64±33.29)U/h,小肠墨汁推进率(61.94±6.01)%较空白组提高了35.54%。结果表明,广陈皮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橙皮苷的促消化活性较弱,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促消化活性较强,说明多甲氧基黄酮为广陈皮促消化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

关键词: 广陈皮 促消化功能 多甲氧基黄酮 胃蛋白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南瓜细菌性叶枯病及其病原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广东省雷州市发生一种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叶枯病,病株叶片边缘开始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步发展成大病斑,后期病斑焦枯;在叶片上也可形成近圆形水渍状病斑,伴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联合形成不规则大枯斑;叶柄和匍匐茎被侵染后呈水渍状腐烂。从病斑上分离到一种细菌,在KB培养基上,菌落为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边缘参差不齐,紫外灯照射下产生荧光反应。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细菌可侵染6个南瓜品种引起与田间症状相同的叶枯病。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细菌与丁香假单胞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的特性一致。应用假单胞菌属特异引物Ps-for/Ps-rev和丁香假单胞丁香致病变种组群特异性引物Group III-F/Group III-R,可从该病原细菌中扩增出预期大小分别为1 018 bp和750 bp的目的片段。应用丁香致病变种syr B基因特异性引物B1/B2,可从该病原菌中扩增出预期大小为750 bp的丁香霉素基因片段。基于16S r DNA与gyr B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均表明,南瓜叶枯病菌株与已报道的P.syringae pv.syringae菌株HS191(CP006256)亲缘关系最近,二者聚类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分支。人工接种条件下,该病原细菌还可侵染西葫芦、丝瓜、茄子、番茄、菜豆、扁豆等植物。这些结果表明,引起广东省南瓜叶枯病的病原为丁香假单胞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丁香假单胞丁香致病变种引起南瓜叶枯病。

关键词: 南瓜细菌性叶枯病 丁香假单胞丁香致病变种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沉香样品中曲霉属真菌菌株HNWSW-20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平板分离法从沉香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真菌HNWSW-20,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上鉴定其为曲霉菌(Aspergillus sp.),并利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合物结构为:2?,3?-dihydrosorbicillin(1),sorbicillin(2),2,3-二氢-2-(1-丙烯)-6,8-二甲基-7-羟基-色酮(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7-羟基-异苯并呋喃-1(3H)-酮(5)二十烷酸甲酯(6);分别采用Ellman比色法和pNPG法测定化合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上述化合物1、2、4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而化合物1、3、5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文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曲霉属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具有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关键词: 沉香 真菌 分离鉴定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人口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探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摘要:我国老年化进程不断加快,适龄劳动人口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刻不容缓。本文结合农业科研单位特征及农业科研单位离退休职工的特点,提出了通过组建离退休专家团队、健全管理体系等途径开发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的思路。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农业 科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荔枝果肉中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建立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荔枝果肉中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甲酸-乙腈作为提取溶剂、乙二胺N-丙基硅烷吸附剂(PSA)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荔枝果肉基质中的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量。[结果]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为0.01~1.00 mg/kg添加水平下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8.9%~97.6%、79.8%~94.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8%~3.95%、3.04%~5.27%;最低检出量均为0.1 ng,最小检出浓度均为0.01 mg/kg。[结论]该前处理方法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准确度、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要求。

关键词: 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 荔枝果肉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代谢物 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类黄酮3-o-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基转移酶(UGT)是专门催化化合物糖基化反应的酶,能够有效提高类黄酮苷元化学稳定性并增加其水溶解度.为探究茶树中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红叶2号紫芽茶品系紫色芽叶为材料,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1个UGT基因.结果表明,UGT基因cDNA全长1 701 bp,包含一条大小为1 362 bp的CDS,编码454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多个物种的类黄酮3-o-半乳糖基转移酶(F3GalT)蛋白高度同源,且在其序列C端发现一段PSPG box特征序列,因此被命名为CsF3 GalT.RT-qPCR结果表明,CsF3GalT基因在紫芽品种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绿芽品种,在同一紫芽品种紫叶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绿叶.对CsF3GalT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体外酶活试验表明CsF3GalT能够催化UDP-半乳糖与杨梅酮形成杨梅酮-3-o-半乳糖,而不能催化UDP-葡萄糖和杨梅酮反应.CsF3GalT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中.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茶树UGTs的功能及其在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茶树 半乳糖基转移酶 克隆 表达 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