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唐菖蒲引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 CSCD
摘要:引进29个切花用唐菖蒲品种,筛选出适合太原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15个。通过提前和推后栽植、日光节能温室栽培、小拱棚技术、温室育苗大田移栽及温室栽培等综合技术的运用进行花期调控,使太原地区唐菖蒲鲜花供应期由40天左右延长到180天。
关键词: 唐菖蒲,栽培,花期


陆地棉花药培养的解剖学和细胞学研究
《作物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药培养是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大多数主要农作物的育种实践,但棉花方面却进展甚微.棉花花药培养研究始于7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在花药愈伤诱导条件的优化、离体小孢子的成活条件以及愈伤分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但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再生单倍体植株的成功获得.资料显示,棉花花药培养过程中极少发现小孢子启动分化,其诱导愈伤绝大多数为四倍体细胞,因此,寻求适合的培养条件促使小孢子去分化启动分裂,获得单倍体愈伤是棉花花药培养成功的关键和前提.本试验系统研究了小孢子、药壁结构在培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解剖学和细胞学特点,试图探索培养花药的发育规律.


避霜剂配方筛选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1999 CSCD
摘要:对设计的10个避霜剂配方进行田间应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BS1、BS5和BS8在棉花系统喷施后,生育进程加快,株型和成铃结构发生改变,内围铃增多,吐絮期提早,霜前花率提高,皮棉比对照增产1.5%~5.4%。
关键词: 避霜剂;生长发育;早熟;棉花


发展沼气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山西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发展沼气对生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增值,以及有机物返还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作物病虫害,提高作物防寒抗旱能力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另外,沼气、沼液、沼肥作为能源、肥料、饲料的多层次综合利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方面亦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沼气,生态农业建设,作用


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适宜用量及施氮时期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通过对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用量的定量研究,建立了中等以上肥力沟川地玉米产量形成的施肥数学模型及最佳施肥组合方案,并确定了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作用效应顺序:氮肥>磷肥>有机肥。氮肥使用时间上以“一底一追”,施足底肥,重施拔节肥效果最好。实施最佳施肥方案,公顷产量达104310kg,比习惯施肥增产378%。


山西汾河流域盆地土壤八种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
《土壤肥料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汾河流域盆地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现状与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盆地高于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内水浇地高于旱地,临汾盆地则相反。其分布特征为:太原盆地水浇地,晋中地域旱地大部分为高含量元素。铜镉两元素各地区之间,锌汞两盆地之间差异显著。8种元素最高含量均小于土壤环境标准值,但太原盆地各地域的旱地及运城地域土壤应补充锌铜。污染防治重点在晋中地域。
关键词: 汾河流域,盆地,分布特征,土壤污染


玉米群体改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在玉米群体改良的同时,结合进行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早期选育,以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等遗传参数作为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的依据,将玉米群体改良和常规育种紧密结合,加快育种进程和提高群体改良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玉米,群体改良,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