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省不同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及防治
《山西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梨小食心虫在山西一年发生3~4代,其中大同地区为3代;忻州、太原、太谷、临汾、长治为4代。各代发生期由北至南有一定的提前。在前三代蛾量高峰期后3~4d进行药剂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发生,防治


大豆抗源抗SCN过程中POD酶动态分析
《华北农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大豆抗源抗孢囊线虫(SCN)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酶谱的变化研究,探讨了大豆抗源在抗病过程中是通过提高体内POD酶活性来抵御SCN的侵染,抗源品种POD活性和酶谱呈动态变化。在侵染高峰期(30~35d),高抗抗原体内POD酶活性最强,酶谱着色较深;而感病品种在侵染高峰期POD酶活性降至最低值,且一些酶带受损以至消失。另外,证实了POD酶在抗病过程中参与木质素的合成。抗病过程中酶活性强弱及酶谱表达形式可作为大豆抗源抗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大豆孢囊线虫,酶谱


钙处理对土壤干旱下棉花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植物学通报 》 1998 CSCD
摘要:用001mol/LCaCl2浸种和喷叶的棉花幼苗,在土壤干旱条件下,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SOD和CAT活性降低幅度低于对照;M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加幅度显著低于对照。
关键词: 棉花,钙,土壤干旱,生理生化指标


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柠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物候期、根系、枝条和叶的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种子特征,环境对柠条生长的影响,以及抗旱性,抗热性及抗寒性。其生物学特性与生境关系密切
关键词: 柠条,生物学特性,物候期,抗性


微喷灌技术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简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采用的微喷灌技术是以深井直接供水或机动车拉水作水源,地面铺设毛管与三通支管相接,每根毛管长100m,直径2.5cm。毛管上每隔30cm打两个直径0.4mm~0.58mm的微孔,两孔呈30°分布。每5根毛管与1根三通支管连接成一组,每组设备可喷灌面...


略论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资源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论述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基本内涵,系统的组成要素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人口、环境、经济等子系统,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区域性、动态性等特点。提出了构建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转、资源开发伦理等指导思想与原则,系统的区域开发布局与战略部署等总体设想。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与资源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组合;开源节流并重,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开发与保护并重,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保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增加自然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从宏观到微观的统一管理机制,完善配套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等系统优化对策
关键词: 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构建与优化


山西省闻喜等四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开发效益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199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省农村能源紧缺和浪费严重等问题,实施以软科学为指导硬科学为基础的综合建设方法,四县五年累计开发节能折标煤231.67万t,创社会效益14.1925亿元,营造薪炭林8164hm2,改造残次林12.46hm2,减少烟尘排放量4.8万t。
关键词: 农村能源,综合,效益


还田有机物对淤灌农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淤灌农田土壤生物活性的研究看到:各种植物残体、厩肥和垃圾肥对土壤的生物活性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变化快捷短暂,15d左右出现峰值;土壤酶活性可以较长时间保留下来,一季作物后施厩肥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原土增加36.6%、11.3%和65.8%。连续3年施用有机肥,土壤酶活性与无肥区差距不断加大,其中脲酶的累积效果明显。还田植物残体由于成分的差异对各种酶活性的影响也不一致。秸秆的酶促作用大于根茬,含热水溶物较多的高粱秸、玉米秸强烈促进了转化酶活性提高;豆秸对磷酸酶活性有利
关键词: 淤灌土壤,土壤酶活性,植物残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