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芒果UFG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花色素苷的合成是红色芒果果实着色的主要代谢途径,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是花色素苷合成的最后一个酶,它可以将不稳定的花色素催化成花色素苷。根据已经报道的UFGT基因的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采用3'RACE、5'RACE方法,克隆得到芒果果实UFGT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392 bp,编码46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1.15 ku。对基因组扩增得到2 770 bp长度的片段分析发现,该基因含有2个内含子,分别在501~1 095 bp、1 548~2 330 bp。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荔枝、山竹子等热带果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对不同芒果品种的UFGT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红色的芒果品种中表达量较高,黄色的芒果品种中表达量较低。

关键词: 芒果 花色素苷 UFGT基因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常用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调控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早期断奶易造成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仔猪断奶后会出现采食量下降、生长阻滞和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引起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肠道屏障受损。鉴于肠道微生态区系为肠道第一道防御屏障,因此,研究仔猪肠道微生态区系及其营养调控技术,对于防制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促进仔猪肠道健康、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及几种常用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植物多糖、酸化剂、微量元素、中草药及植物提取物)对肠道微生态区系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肠道屏障 微生物区系 营养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象耳豆根结线虫Me-mapk1基因的克隆及RNAi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线虫体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组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象耳豆根结线虫中克隆了1个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e-mapk1c 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 369 bp,包含1个1 1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推导编码39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45.39 ku。同源性搜索比对结果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南方根结线虫MI-MAPK1具有99%的一致性。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MAPK,在IPTG的诱导下得到70 ku左右的特异融合蛋白(包括大小约26 ku的标签序列)。利用RNAi技术对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Me-mapk1基因进行沉默,线虫诱导番茄根结形成的数量显著减少,推测Me-mapk1基因的下调表达有可能影响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RNA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饲硒和维生素E对高温季节山羊精液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在海南夏季高温饲养条件下,山羊补饲硒和维生素E对其精液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16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海南黑山羊成年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0.5mg/kg Se(Se组)、基础日粮+100mg/kg VE(VE组)和基础日粮+0.5mg/kg Se+100mg/kg VE(Se+VE组),试验期93d。试验期结束前1周采集精液,评价精液品质、测定精浆抗氧化酶活性和精液热休克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Se和VE对海南黑山羊射精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Se和VE能显著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P<0.05),极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P<0.01);极显著增加精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1),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浓度(P<0.05);补饲Se和VE还极显著降低了精液HSP70和HSP90mRNA的表达水平(P<0.01),但各补饲组之间对精液品质改善效果和热休克蛋白表达丰度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综上所述,补饲Se和VE有助于提高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季节山羊精子密度、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同时还能增强精浆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精液品质,进而起到缓解环境热应激的效果。

关键词: 精液品质 抗氧化酶 热休克蛋白 维生素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忧遁草化学成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忧遁草Clinacanthus nutans枝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MCI柱色谱法等分离纯化手段相结合对忧遁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1H-NMR,13C-NMR)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忧遁草枝叶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吲唑(1),loliolide(2),(3S,5R,6S,7E)-5,6-环氧-3-羟基-7-大柱香波龙烯-9-酮(3),植醇(4),(-)-α-tocospirone(5),α-nigerose(6),clerspide A(7),(2R)-1-O-glyceryl-β-Dgalactoside(8),豆甾醇(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忧遁草枝叶中分离得到,为阐明忧遁草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有力证据,为海南产的忧遁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忧遁草 枝叶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皮果实三个发育阶段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

中国南方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黄皮果实3个发育阶段的部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发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随着果实成熟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先降低后升高,到达风味最好的褐色时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在绿色果实中含量最高,分别为0.171mg/g和170.86μg/g,而在黄色果实中的含量最低,分别为0.052mg/g和126.1μg/g;花色素苷含量在果实从绿色到褐色的整个发育过程变化量较少,在0.046~0.052mg/g之间。初步推断,黄皮果实着色可能与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而与花色素苷的合成并不密切。

关键词: 黄皮 发育阶段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MaTPS4基因序列及表达特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随机克隆测序法从香蕉根系c DNA文库中获得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命名为MaTPS4,全长c DNA序列为2 930 bp,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2 574 bp,编码857个氨基酸。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MaTPS4蛋白属于不稳定、疏水性蛋白,pI5.59,结构域TPS和TPP。序列预测分析表明,MaTPS4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3个跨膜区域,不存在信号肽。与其他已知植物TPS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同源性达到84.90%;进化关系分析表明,香蕉MaTPS4氨基酸与银杏TPS氨基酸序列(AAX16014.1)聚为一类,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为99%。器官特异性分析表明,MaTPS4在香蕉根系、球茎、假茎、叶、花、果实各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球茎、假茎、叶片和花中表达量较大,根及果实中表达量极少。q RT-PCR分析表明,MaTPS4在根系中的表达经干旱、盐胁迫后均增强,其中盐胁迫24 h时MaTPS4表达量较0 h时高5倍;冷胁迫下,MaTPS4表达量增加,并随时间延长下降,在6 h达到最大;ABA胁迫下,MaTPS4表达量增加,为0 h的5倍;在ACC和Foc TR4胁迫下,MaTPS4表达无变化。因此,MaTPS4可能通过依赖ABA途径调控抗逆胁迫相关基因表达,提高植株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

关键词: 香蕉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TPS4)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核表达番木瓜环斑病毒NIa-Pro及其双重酶活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编码的核内涵体蛋白a蛋白酶(Nuclear inclusion body a proteinase,NIa-Pro)是一种多功能病毒非结构蛋白,在病毒侵染宿主及病毒与宿主互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以麦芽糖结合蛋白(MBP)为融合表达框架的原核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NIa-Pro的重组载体pMAL-c5xNP,并转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和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可溶的重组融合蛋白MBP-NIa(N端和C端分别融合MBP和His标签),然后利用蛋白酶Factor Xa切去重组融合蛋白中的MBP,再通过直链淀粉树脂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可溶的重组蛋白NIa-Pro。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PRSV-NIa-Pro具有非特异的双链DNA酶和特异的蛋白酶双重活性。

关键词: NIa-Pro 番木瓜环斑病毒 原核表达 蛋白酶 DNA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拮抗放线菌8N-10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效果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离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对菌株8N-10进行鉴定及测定抗菌活性。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测定及建树分析确定其分类学地位。用平板对峙的方法测定菌株对9种香蕉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最后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验证菌株8N-10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共分离出10株拮抗放线菌,初步鉴定拮抗性最好的菌株8N-10为诺尔斯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noursei)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小种的抑菌带达(15.5±0.65)mm。菌株8N-10对所有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活性,表现出良好的广谱抗菌特性。其中,菌株8N-10对香蕉叶缘枯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musae)、粉蕉叶枯病病原菌(Pestalogiopsis sp.)、香蕉长形斑病病原菌(Curvularia fallax)的抑菌带均达到10 mm以上,显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菌株8N-10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相对防治率达92.708%,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诺尔斯氏链霉菌8N-10对香蕉枯萎病的抑菌活性高,且其抑菌谱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拮抗菌 诺尔斯氏链霉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摩擦式胡椒鲜果脱皮装置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胡椒鲜果脱皮机脱皮不彻底、碎果及浪费严重等问题。本文阐述一种适用于胡椒鲜果磨皮的装置,该装置利用离心力施压在胡椒鲜果表皮与摩擦网上完成脱皮,且可利用风压完成对碎皮和果核的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式胡椒鲜果脱皮装置的脱皮率达95%以上,且果核损伤率低于5%,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 胡椒鲜果 摩擦式 脱皮装置 设计 试验与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