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黄胸蓟马高效低毒防治新型药剂的筛选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防治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的新型杀虫剂,以指导田间更科学合理地防治该虫。【方法】室内采用叶管药膜法对该虫进行毒力测定;并采用花蕾喷雾法和花蕾注射法,在香蕉园开展防效试验。【结果】不同杀虫剂对若虫的毒力大小及顺序为:乙基多杀菌素(0.19 mg·L-1)>溴氰虫酰胺(1.76 mg·L-1)>螺虫乙酯(2.09 mg·L-1)>氰氟虫腙(4.66 mg·L-1)>呋虫胺(5.34 mg·L-1)>阿维菌素(7.35 mg·L-1)>氟啶虫胺腈(8.57 mg·L-1)>啶虫脒(10.42 mg·L-1)>噻虫啉(16.66 mg·L-1)>氯虫苯甲酰胺(48.34 mg·L-1);对成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与若虫基本一致,若虫对杀虫剂更为敏感。防效试验表明,采用花蕾喷雾法时,乙基多杀菌素和螺虫乙酯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均超过80%,其次是溴氰虫酰胺,防效为76.94%;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和氰氟虫腙对该虫的防效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啶虫脒相当。当采用花蕾注射法时,螺虫乙酯的防效最高,为83.14%,其次是溴氰虫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防效分别为75.73%和73.38%;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啶虫胺腈的防效仅次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和啶虫脒。【结论】新型杀虫剂中,乙基多杀菌素、螺虫乙酯和溴氰虫酰胺对黄胸蓟马具有较高的毒力和防效,可作为防治该虫的首选药剂,田间防治时应注意药剂间的轮用与混用。

关键词: 香蕉 黄胸蓟马 杀虫剂 毒力 防治效果 害虫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期橡胶树幼茎细胞壁三要素的变化动态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半年生组培苗的木质部不同发育时期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用Van Soes方法计算得到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含量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加。其中木质素与纤维素的含量随着生长发育趋于稳定状态,而半纤维素的含量从GX期开始迅速增加,直到SX期也没有出现趋向稳定的趋势;木质素/纤维素的比值在发育过程中变化不大,木质素/半纤维素的比值及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比值在GX期均达最大。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相关性显著,积累是同步的。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份柱花草资源抗冷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耐冷柱花草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盆栽低温试验和电导法两种方法对24份柱花草种质资源进行抗冷性评价。结果表明,低温胁迫能使柱花草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叶片卷曲指数增加。盆栽低温试验后恢复正常条件种植不同柱花草种质成活率有明显差异。用隶属函数法对盆栽低温试验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量化,对24份柱花草种质进行抗冷性评价。利用电导法通过分析柱花草种质的半致死温度对柱花草资源进行抗冷性评价,所获得的耐冷种质与冷敏感种质与低温盆栽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综合两种方法,筛选出6份耐冷种质(热引18号柱花草,品109柱花草,1979柱花草,马弓形柱花草,粤研1号柱花草,TPRC90075柱花草)和5份冷敏感种质(CIAT46柱花草,Tardio柱花草,CIAT104柱花草,CIAT1262柱花草,CIAT1278柱花草)。本研究为今后柱花草抗冷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 柱花草 抗冷性 资源评价 电导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质量和健康的敏感性指标。研究认为,根际微生物区系失调是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香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和数量的研究,对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机理及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Real-time PCR和T-RFLP技术,对巴西蕉不同生长期根际细菌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香蕉生长期的增加,根际土壤细菌数量从3月的1.1×1010copies/g土壤逐渐增加到7月的2.7×1010copies/g土壤,随后逐渐减少。然而,根际细菌多样性从3月到7月呈逐渐减少趋势,到7月达到最低,为1.99。另外,不同月份中优势菌的种类和在总细菌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在实验期内,随着香蕉生育期的延长,某些细菌种类大量繁殖,土壤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失衡,土壤微生物环境有恶化趋势。

关键词: 香蕉 根际 土壤细菌群落 末端限制性酶切长度片段多态性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木薯/花生模式下的产量表现及其经济产出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4种木薯株行距配置0.8 m×0.8 m(M_1)、0.6 m×1.0 m(M_2)、0.8 m×(1.0 m+0.6 m)(M_3)、0.6 m×(1.0 m+0.8 m)(M4),木薯单作与相应木薯/花生体系的产量表现和经济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和产值当量(VOE)均大于1,木薯实际产量亏损(AYLc)均大于0,木薯偏土地当量比(PLER-C)均高于木薯在间作和单作中所占的土地面积之比,即4种间作模式均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且对木薯来说均具有间作优势;M3间作处理中花生相对于木薯的竞争力(Apc)和花生实际产量亏损(AYLp)大于0,而经济产出则比M3单作木薯高出了237元/667 m2,总的实际产量亏损(AYL)为1.07,在4种间作处理中数值最大。故木薯/花生间作体系中M3木薯株行距配置的间作产量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最佳。

关键词: 株行距 木薯-花生间作体系 产量 经济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杂交F_1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芒果品种贵妃、金煌及其98株杂交F_1代为材料,利用SRAP标记构建了芒果的遗传图谱,并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266对SRAP引物中筛选了35对多态性引物,扩增出20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3.18%。UPGMA聚类分析表明,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0.92,有8份材料表现出较强的变异。用JoinMap4.0作图,构建了一张总长801.6 cM的芒果遗传图谱,包含20个连锁群,113个标记位点,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9.32 cM。这是首张芒果SRAP标记的遗传图谱,可为芒果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芒果 SRA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宝岛蕉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累积规律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宝岛蕉全株及各器官(根、球茎、假茎、叶及果轴、果实)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收获时宝岛蕉干物质及氮磷钾累积量分别为5.73kg/株、108.07g/株、15.53g/株和440.36g/株。宝岛蕉干物质及氮钾养分均在花芽分化期前累积缓慢,干物质及氮均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累积迅速,而钾在花芽分化期后累积迅速。磷分别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幼果期到收获期累积缓慢、迅速。另外,叶片和假茎是宝岛蕉现蕾前主要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累积器官;果实发育时,果实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累积迅速,以上累积量分别占收获时全株的63.45%、21.89%、34.45%和20.15%。因此,宝岛蕉生产中应重施氮钾肥,少施磷肥,氮磷钾肥分别侧重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幼果期到收获期、花芽分化期后施入;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氮磷钾养分的充足供应是宝岛蕉高产的保障。

关键词: 宝岛蕉 干物质 氮磷钾 养分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对椰子水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及色泽变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热处理对新鲜椰子水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简称PPO)相对酶活力和色泽变化影响,探讨椰子水酶活力与其色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或时间的延长,椰子水的POD和PPO相对酶活力均随之降低,其中90℃和95℃热处理4 min后,可分别使POD和PPO的活力降低90%以上。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椰子水的色泽随之加深;椰子水的PPO和POD相对酶活力与色泽加深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的显著性。该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椰子水色变控制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热处理 椰子水 酶活力 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莱茵衣藻WD40蛋白正向调控油脂的积累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D40蛋白(WD40-repeats)一般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理生化功能。本研究以莱茵衣藻一个WD40(Cre12.g552900)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遗传转化的方法实现对该基因的敲除和过量表达。转基因藻株检测结果显示Cr WD40 RNAi转基因藻株油脂含量减少了11%~24%,而Cr WD40过量表达转基因藻株油脂含量增加了14.3%~75%,正反两方面实验说明Cr WD40对油脂积累起到正向调控的作用。

关键词: WD40蛋白 油脂 RNAi 莱茵衣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CWINV4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木薯细胞壁转化酶基因MeCWINV4已知编码区序列与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预测的MeCWINV4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从木薯基因组DNA中对该基因的潜在启动子区进行PCR扩增,经测序比对成功获得1 639 bp序列,其中包含74 bp编码区序列和1 565 bp潜在启动子区序列。用Plant CARE和PLACE软件分析该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发现该启动子包含CAAT box和TATA box保守元件、大量光反应相关元件与应对高低温胁迫和激素响应相关元件。将MeCWINV4启动子片段取代pVKH表达载体中的CaMV 35S启动子与GUS连接,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pVKH-CW4-GUS,通过农杆菌真空渗透法在烟草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启动子驱动了GUS基因在烟草叶片中的表达。说明MeCWINV4启动子具有启动子活性,可以启动目的基因的转录,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木薯 MeCWINV4 启动子 序列分析 瞬时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