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椒核心种质资源比较构建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核心种质可大幅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以410份甜椒种质资源为材料,基于8个性状表型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利用马氏距离计算种质间遗传距离,分别采用两种聚类方法(最短距离法和类平均法)和两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偏离度取样法),按照25%抽样比率构建甜椒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不同取样和聚类构建核心种质库水平。结果表明,最短距离法能极显著增加性状方差和变异系数,明显优于类平均法;偏离度取样法优于随机取样法;基于马氏距离、最短距离法和偏离度取样方法获取的102份甜椒核心种质资源能代表原群体遗传多样性。该研究可为甜椒种质资源有利基因发掘和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姜黄素对早期断奶仔猪回肠黏膜形态、紧密连接蛋白和炎性因子基因表达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早期断奶仔猪回肠黏膜形态、紧密连接蛋白和炎性因子基因表达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选取50头胎次、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健康断奶仔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喹烯酮及200、300和400 mg/kg姜黄素的饲粮。预试期7 d,于第4天接种大肠杆菌;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00和400 mg/kg姜黄素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紧密连接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ZO-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4(TLR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和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显著提高(P<0.05);2)喹烯酮组回肠绒毛宽度和TLR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添加300或400 mg/kg姜黄素可改善回肠黏膜上皮形态,增加肠黏膜屏障完整性,提高仔猪免疫力,其作用效果优于喹烯酮。
关键词: 姜黄素 断奶仔猪 回肠黏膜形态 紧密连接蛋白 炎性因子 免疫球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eCWINV6酵母单杂交文库构建及其调控基因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eCWINV6是木薯6个细胞壁转化酶基因之一。本研究中应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MeCWINV6启动子的上游转录调节因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基础。由MeCWINV6的启动子构建诱饵融合载体,转化酵母细胞构建诱饵菌株。运用SMART技术构建木薯酵母单杂交c DNA文库,再共转化诱饵菌株,经同源重组筛选MeCWINV6启动子的上游转录调节因子。构建的c DNA文库库容为7.08×106,插入片段大小在250~2 000 bp间。筛选大于1 000 bp的35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和Blast同源性分析筛选出锌指蛋白、组氨酸蛋白H1.2和AT-hook核定位蛋白三个转录因子以及一个线粒体受体TOM5。为进一步研究MeCWINV6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候选转录因子。
关键词: MeCWINV6 SMART技术 c DNA文库 酵母单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物料及其生物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结合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分别添加15 g/kg、45 g/kg和75 g/kg的椰壳、蔗渣和椰炭、蔗炭对酸性橡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添加植物物料及其生物炭均显著提高或提高了土壤pH、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提升而升高;添加椰壳和蔗渣均显著降低或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添加椰炭15 g/kg、45 g/kg和蔗炭15 g/kg均显著提升了土壤碱解氮含量,而其余椰炭和蔗炭处理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但除15 g/kg椰炭和15 g/kg蔗炭处理外,其余椰炭和蔗炭处理均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提升而升高。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主要是植物物料及其生物炭带入土壤中的钠、碳、钙、镁等影响了土壤pH和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且带入土壤中的钠、碳、镁越多,土壤pH、速效钾、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越高,而钙与土壤碱解氮之间则呈反向变化。此外,利用回归分析方程,通过对生物炭得率及带入土壤中相关养分的总量计算可知,椰壳制作为生物炭对土壤pH、速效钾、碱解氮提升效果更好;蔗渣直接施用对土壤pH和速效钾的提升效果更好;椰壳和蔗渣均直接施用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升。因此,生产中需根据土壤改良目的确定植物物料的施用方法和施用量。
关键词: 热带 农业废弃物 土壤pH 有机质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新发茎杆溃疡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至2015年,对海南省橡胶树主栽区的病害普查中发现1种新的茎杆溃疡病。该病在海南省部分农场发生严重,为害中小龄胶树和开割树的茎杆,造成树皮隆起并呈褐色,严重时流出白色胶乳,对橡胶树的长势和产胶量造成重要影响。通过形态观察、rDNA-ITS序列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地点的8株病原菌均为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株HHNBS01的生物学特性表明,CMA、PDA和Czapek培养基中,以蔗糖和硝酸钾为碳源和氮源,30℃,pH6为菌落生长最适条件,15℃,pH6,完全黑暗,D-木糖和草酸铵分别为碳源和氮源是产孢最适条件,30℃,pH7为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条件,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均为60℃10 mi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豇豆闭花前后施药对防治蓟马效果的影响
《中国植保导刊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蓟马是当前海南豇豆的头号害虫,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通过试验研究了分别在豇豆闭花前、后施药对于防治蓟马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施药适期。结果表明,豇豆闭花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与闭花后施药的防效相比,闭花前施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药后第1、3天和7天的防效分别提高了4.76、4.30和3.03百分点;闭花前施用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药后第1、3天和7天的防效分别提高了3.50、3.29和5.31百分点。两种药剂以乙基多杀菌素防效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块根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木薯块根中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以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分别取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测定其β-胡萝卜素含量及干物质、粗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纤维6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分析不同部位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薯肉的干物质、粗淀粉质量分数分别是薯皮的1.3~1.8倍和1.2~2.8倍,表现为薯肉>全薯>薯皮;薯皮的β-胡萝卜素含量及粗蛋白、可溶性糖、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是薯肉的1.2~15.3,2.4~6.7,1.2~2.2和3.4~7.5倍,表现为薯皮>全薯>薯肉;薯皮干样的粗淀粉质量分数为27.1%~69.0%,是薯肉的32.8%~93.3%;6份木薯种质的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粗蛋白、干物质质量分数均表现为头段>中段>尾段,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木薯薯皮营养成分丰富,应重视木薯薯皮的综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胶乳均一化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
《植物生理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胶乳为材料,采用SMART~cDNA合成技术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并通过LDPCR合成双链cDNA(ds-cDNA),采用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对ds-cDNA进行均一化处理,并经过CHROMA SPIN+TE-400柱子去除短片段的cDNA,纯化后的cDNA和线性化载体p GADT7-Rec共转化酵母Y187感受态细胞构建均一化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结果显示:均一化之前橡胶树胶乳cDNA片段分布较广,丰度分布不均匀,经DSN均一化处理和CHROMA SPIN+TE-400柱纯化后,小于500 bp的片段得到有效去除,高丰度cDNA明显下降,而且RT-PCR扩增结果显示,均一化处理后,18S rRNA和β-actin两个管家基因的表达丰度均明显降低。最终获得初始文库的独立克隆为1.26×10~6 cfu,文库滴度达到3.23×107 cfu·mL~(-1),重组率为87%,平均插入片段大于1.0 kb。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橡胶树胶乳均一化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为进一步研究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胶乳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均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胶乳和悬浮细胞中MVA和MEP代谢途径基因的表达分析
《广西植物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VA和MEP代谢途径是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两条重要次生代谢途径。该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橡胶树胶乳和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来源的悬浮细胞中MVA代谢途径和MEP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了茉莉酸的结构类似物冠菌素(coronatine,COR)对悬浮细胞中Hb AACT3,Hb HMGR4,Hb HMGR5,Hb DXS2,Hb DXR和Hb SQS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MVA代谢途径中,基因Hb AACT1,Hb AACT2,Hb HMGS1,Hb HMGS2,Hb HMGR1,Hb HMGR3,Hb MVK,Hb PMK,Hb MVD1,Hb MVD2和IPP下游代谢基因Hb IPPI1和Hb FDPS1在胶乳中的表达量要相对高于其在悬浮细胞中的表达量,然而橡胶树悬浮细胞中MEP代谢途径基因Hb DXS1,Hb DXS2,Hb DXR,Hb CMS1,Hb CMS2,Hb CMK,Hb MCS1,Hb MCS2,Hb HDS,Hb HDR和鲨烯合酶基因Hb SQS1的表达水平要相对高于胶乳。而且COR能不同程度地上调Hb HMGR5,Hb HMGR4,Hb SQS1,Hb DXS2和Hb DXR基因的表达水平。该研究结果为探索利用橡胶树悬浮细胞体系研究次生代谢合成调控以及生产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甲羟戊酸 脱氧木酮糖-5-磷酸 冠菌素 鲨烯合酶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