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PEG胁迫下17份木薯种质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7份国内外木薯种质为材料,设0%和30%PEG-6000溶液2个处理,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4项生理指标,采用抗旱系数、主成分分析、抗旱性度量值(D值)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抗旱评价指标筛选。结果表明:POD活性、Pr含量的抗旱系数与D值极显著正相关;根据D值的聚类结果,将供试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A类3份、B类3份、C类10份、D类1份,且4类木薯种质抗旱性强弱表现为D类>B类>C类>A类。本研究初步筛选出GR024-8、F114、ZM99206、B81为苗期抗旱性较强的种质,并推荐POD活性、Pr含量作为木薯苗期抗旱性评价的适宜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褐藻胶裂解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藻胶是广泛存在于各种褐藻中的一类多糖物质,其降解产物褐藻寡糖具有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和促进植物根部生长等作用,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以褐藻胶为单一碳源,从腐烂的马尾藻及其生境底泥中共筛选获得褐藻胶降解细菌18株。采用95%酒精处理褐藻胶裂解酶检测平板,水解圈与菌落的直径比值(D/d)≥5的有13株,D/d≥8的有3株。采用DNS法测定细菌的褐藻胶裂解酶活力,菌株DB15913的活力最高,达到15.42 U/mL。依据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DB15913为Cobetia amphilecti。
关键词: 马尾藻属 褐藻胶裂解酶 鉴定 Cobetia amphilecti 酶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类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茎杆溃疡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菌落生长速率法对由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橡胶树茎杆溃疡病进行防控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卉友(50%咯菌腈WP)的EC_(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施保功(50%咪鲜胺锰盐WP)和多菌灵(50%多菌灵WP),凯润(250g/m L吡唑醚菌酯EC)和甲基硫菌灵(70%甲基托布津WP)的EC_(50)最大,抑制作用最差。3个混配组合中多菌灵和施保功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其他组合表现加和作用。建议生产上使用咯菌腈、咪鲜胺锰盐和多菌灵等防治橡胶树茎杆溃疡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化剪切作用对菠萝叶纤维在离子液体中溶解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菠萝叶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乳化均质机通过乳化剪切工艺使其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l)中充分溶解,考察了乳化剪切的速率,剪切次数和菠萝叶纤维的浓度三个因素对菠萝叶纤维木质纤维素各组分含量和结构的影响。证明乳化剪切作用促进了菠萝麻木质纤维素缠结的打散,有利于三种组分的分别溶解,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纤维素。并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乳化剪切的速率16000 r/min,乳化剪切次数3次,菠萝叶纤维浓度3%。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剪切处理并没有改变菠萝叶纤维本身的官能团结构,只是结构变为蓬松的蜂窝状,且结晶度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EST-SSR技术分析银合欢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银合欢(Leucaena spp.)是豆科含羞草亚科银合欢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了了解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184对引物对银合欢种质进行扩增,选择多态性较好的20对引物对48份银合欢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4对引物中有119对为有效引物,占总引物数的64.67%,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有效引物55对,占有效引物数的46.22%,占总引物数的29.89%;使用多态性较好的20对引物对48份银合欢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相似系数为0.618 2~0.941 2,平均多态性信息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66和0.536。通过聚类分析将48份种质在相似系数0.78处分为5个类群,全部异叶银合欢(Leucaena diversifolia)种质聚在了类群I并与银合欢种质分开;单独聚类在类群II的c27号种质与其他银合欢种质差异较大,是较好的种内杂交育种的种质;类群V中不同来源地的银合欢各种质聚在一起,可能与银合欢自交不育和育种方式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A_3和PP_(333)对妃子笑荔枝成花及叶片碳氮营养积累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喷施赤霉素(GA_3)和多效唑(PP_(333))对妃子笑荔枝成花进程及其叶片碳氮物质积累的影响,为荔枝及其他果树调控花芽分化进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妃子笑荔枝顶芽现白点后第2 d分别喷施200.0mg/LGA_3和1000.0mg/LPP_(333),以喷清水为对照(CK),观测妃子笑荔枝成花进程并测定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总氮含量及C/N等生理指标。【结果】叶面喷施200.0 mg/LGA_3能有效延缓妃子笑荔枝花芽分化进程,推迟成花时间;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并在喷施后第5 d降至最低值(10.62 mg/gDW),显著低于CK(30.00 mg/gDW);叶片中总氮含量缓慢增加,并于喷施后第5d达最大值(16.50mg/gDW),显著高于CK(15.60mg/gDW)。叶面喷施1000.0mg/LPP_(333)能有效促进妃子笑荔枝花芽分化进程,提早开花时间;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喷施后第5和第10 d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CK的1.8和1.5倍;叶片中总氮含量短期内(喷施后5 d)迅速下降至最低值(14.50 mg/gDW),显著低于CK(15.60 mg/gDW)。叶面喷施GA_3和PP_(333)妃子笑荔枝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可分别降低和提高其C/N。【结论】在妃子笑荔枝顶芽露白点后喷施200.0 mg/L GA_3可延缓其开花进程,推迟开花;喷施1000.0 mg/L PP_(333)可促进其开花进程,提早开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蛋白中间水分食品贮藏过程中品质和AGEs含量的变化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改变贮藏环境的水分活度和添加外源抗氧化剂白藜芦醇到高蛋白食品模型体系中,评价不同白藜芦醇用量、水分活度和贮藏时间对食品美拉德反应程度、质构、颜色、可溶和不可溶性蛋白聚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食品在水分活度0.560的环境中贮藏时,美拉德反应、硬度和不可溶性蛋白聚集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较水分活度0.751时明显增加;白藜芦醇的添加可降低食品贮藏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程度,增加食品颜色的L*值,降低b*值和a*值;综合各组测定指标,水分活度0.751、白藜芦醇用量500μg/g时,30℃条件下贮藏的高蛋白中间水分食品模型的品质及安全性最优;水分迁移是导致高蛋白食品贮藏过程中蛋白聚集和质地硬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蛋白中间水分食品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白藜芦醇 质地变硬 水分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王草茎点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在广西横县发生的一种王草叶斑病害,为明确其病原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合致病菌的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最适温度为25~28℃;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 H值为5~8;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而尿素则不适合菌丝体生长;光/暗交替或暗/光交替均有利于菌丝体生长;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0℃,10 mi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楝枝干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采用柱色谱技术从其枝干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propan-1-one(1)、6-hydroxy-1,3,5,7-tetramethoxy-9-xanthen-9-one(2)、2,6,2′,6′-tetramethoxy-4,4′-bis(2,3-epoxy-1-hydroxypropyl)biphenyl(3)、cleomiscosin D(4)、chuktabularin A(5)、chuktabularin B(6)、chubularisin H(7)、chubularisin I(8)、tabularisin A(9)和tabularisin B(10),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麻楝属中分离得到。对体外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2、6、7和9对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关键词: 麻楝 枝干 化学成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