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抗病的Ca~(2+)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天津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抗病Ca2+信号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Ca2+信号的产生及特点、Ca2+的转移系统、钙结合蛋白(CaM)的生理功能、Ca2+信号系统在植物抗病中的可能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Ca2+;Ca2+信号 CaM 植物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lu-B1位点亚基色谱鉴定及7~(OE)对面团强度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准确鉴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及探讨其对面团特性的影响是小麦品质研究的重要内容。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62份品种(系)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结合SDS-PAGE和RP-HPLC两种方法可以对Glu-B1位点,尤其是Glu-B1(7+8)进行有效鉴定。选用13份姊妹系为材料,使用RP-HPLC和凝胶色谱(SE-HPLC)方法,研究了Glu-B1al(7OE+8*)以及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对面团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lu-B1al(7OE+8*)可显著提高HWM-GS总量和面团强度,7OE可作为优质亚基用于强筋小麦育种。相关性分析表明,谷蛋白总量、HWM-GS、LMW-GS以及x-HMW含量与最大抗阻力呈1%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6、0.77和0.72。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UPP)占谷蛋白聚合体总量的百分比与揉面仪峰值时间、粉质仪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及最大抗阻呈1%或0.1%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90、0.89和0.87。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与揉面仪峰值时间呈1%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与粉质仪稳定时间和最大抗阻呈5%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64。HPLC可有效分离和量化HWM-GS,并作为小麦品质育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靶区域扩增多态性:一种基于MITE的分子标记方法在水稻及其他植物上的应用
《中国水稻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根据水稻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以及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TRAP)方法中的随机引物及扩增程序对不同的水稻材料进行PCR扩增来检测MITE侧翼为基因区域的多态性,称之为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靶区域扩增多态性(MITE-TRAP)。每次扩增能产生1条或多条清晰条带,条带的大小为100~1500 bp,可在1.5%的琼脂糖凝胶上分离,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并发现了不同水稻品种间的多态性条带。进一步用基于水稻预测的MITE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对来自棉花、番茄及拟南芥的DNA样品进行MITE-TRAP扩增,均能成功扩增出条带,显示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在其他植物中应用。还进一步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及其可能的应用。
关键词: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 靶区域扩增多态性 分子标记 引物设计 水稻 棉花 番茄 拟南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六种植物的化感作用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2007 CSCD
摘要: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6种植物:黄瓜、三叶草、苜蓿、莴苣、黑麦草、稗草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且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幼苗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对种子的影响主要有抑制萌发和延迟萌发两种作用形式,根长和芽长生长受到抑制,使幼苗在形态上明显发生畸形;相同浓度下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明显强于其地下部分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中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芽的影响。紫茎泽兰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受浸提液浓度的影响,且表现对不同种受体植物不同的化感效应,中低浓度(0.005gDW/ml、0.0005gDW/ml)浸提液对同属莴苣有促...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的分子标记检测
《天津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为了能将与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完全连锁的分子标记ST10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利用该标记检测了47份水稻材料,同时对材料进行了田间抗性调查。在5个亲本材料及7个育种中间材料中扩增出了ST10特异条带,这些材料田间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4份高抗条纹叶枯病的材料中未扩出特异条带,这些材料中可能有其它抗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