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硝酸钙和IAA对温州蜜柑果实钙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花期、花后1周、3周、采前2周对龟井蜜柑进行Ca(NO3)2、IAA和IAA+Ca(NO3)2喷布处理,同时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各处理果实钙含量及其采后果实的主要品质,并与采后浸钙处理和完熟采收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果皮钙含量在花后51d和112d均有所提高,但此期整个果实钙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采收时各处理整个果实和果肉钙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采收时各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均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单果重、果皮色差值和相对电导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3)采后30d时IAA+Ca(NO3)2喷布和采后浸钙处理果实的维生素C及完熟采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红菜薹新组合鄂红2号的选育
《湖北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鄂红2号(原代号9609×9611)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科技中心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的杂交一代红菜薹新组合。该组合播种至始收70d左右,盛采期在90~120d。抗病性强,菜薹肥嫩无苦味,薹亮紫红色,色泽鲜艳,无蜡粉,食味微甜,品质极佳。一般每公顷产22500~34500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类MCP和CD_(59)双基因导入小鼠的整合及传代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人类MCP(膜辅因子蛋白)和CD59(终末阶段同源限制因子)两种基因采用混合注射的方法,导入521枚昆明小鼠的受精卵原核中,得到原代转CD59基因小鼠14只,CD59的整合率为18.4%;转MCP基因小鼠12只,MCP的整合率为15.7%;转CD59+MCP双基因小鼠7只,双基因整合率为9.2%;转基因效率5%。通过5只存活的G0代转双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的繁殖,得到F1代转MCP小鼠14只,转CD59小鼠16只,转双基因小鼠10只;F1代双基因占33.3%。
关键词: 膜辅因子蛋白MCP 终末阶段同源限制因子CD_(59) 转双基因小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柿生理落果及提高坐果率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发现,甜柿有2次生理落果高峰期,第一次在盛花期后约20d(5月下旬),第二次在盛花期后约90d(7月中下旬),后期落果数量少。同时,进行了提高甜柿坐果率试验,结果表明,云大-120、第三代喷施宝、“920”处理对提高前川次郎甜柿坐果率效果较好,均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但以云大-120对提高甜柿坐果率的效果最为显著,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