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油研599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马蹄金种质资源的RAPD鉴别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且稳定性高的引物22个,对西南区16份抗性较强、坪用价值较高的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6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46条,多态性比率为91.45%,表明野生马蹄金植物种间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73处把马蹄金材料分为4类,部分地理上相近的马蹄金种质资源被聚在了不同的大类中,分类结果能将优异马蹄金材料区分开来,与景观价值评定较吻合。

关键词: 野生马蹄金 种质资源 遗传关系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220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3414”田间试验的水稻施肥模型的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合川区"3414"田间试验为依据,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水稻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对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进行降维处理,分别分析了氮肥、磷肥、钾肥与水稻产量的单因素效应和交互效应.并且通过对该试验区水稻施肥模型的研究,获得了水稻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及三者的配比组合情况,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 施肥模型 肥料效应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灰色关联法评价印江县引入的杂柑新品种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原理和方法,综合评价了印江县引入的8个杂柑新品种,综合评价结果为:爱媛28号>天草>春见>南香>爱媛17号>爱媛14号>不知火>爱媛30号。建议当地直接推广爱媛28号品种,其它品种可根据需要适当发展。

关键词: 贵州 印江县 柑橘新品种 灰色系统理论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新品种天油9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牧草新品种黔草4号鸭茅的选育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是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草种之一,需要量较大,因此选育优质高产鸭茅新品种是贵州鸭茅育种的重要目标。"黔草4号鸭茅"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以地方草种"纳雍鸭茅"为亲本,采用"一次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的牧草新品种,2009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牧草系选品种,编号为"黔审草2009001号"。该品种在2006-2008年贵州省鸭茅品种(系)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草产量位列参试品种(系)之首,达63 091.5 kg/hm2,分别比对照原始群体(51 040.51 kg/hm2)和宝兴鸭茅(54 695.67 kg/hm2)增产23.6%和15.35%,达极显著水平(P<0.01);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分别为15.78%和5.83%;生长较快,平均生长速度为2.77 cm/d,明显快于对照原始群体(1.91cm/d)和宝兴鸭茅(2.34 cm/d)。概述了"黔草4号鸭茅"的育种目标、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宜种植区域,为该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黔草4号鸭茅 选育 生长表现 产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近年水产养殖病害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中国水产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安排,贵州省从2003年起在全省9个市(州、地)28个县(市)设立53个测报点进行水产养殖病害监控测报。监测范围涉及池塘、稻田、网箱、山塘、流水池等多种养殖模式,监测面积近267公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珍珠樱桃在黔北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历经7年(2003-2009年)对黔北地区黑珍株樱桃进行了引种观察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定植后第2年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3年大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4年植株普遍开花结果,第5~6年以后进入盛果期。植株抗病、抗虫性较强,同时抗低温、抗旱、抗裂果较强。在海拨800~1200m,平地、山地和坡地栽植生长结果均良好。并提出了采用高标准建园、配方施肥、合理修剪、保花保果、合理疏花疏果、有效防治病虫害和合理采收等配套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 黑珍株 樱桃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伯利亚蓼生态分布调查及特征特性鉴定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伯利亚蓼作为近年来贵州人工草地中广泛分布的物种,已经对草地建设构成一定危害。为了探索其发生与危害规律,应用野外实地调查法、文献法、群落系统分析法,对贵州主要生态区西伯利亚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蓼分布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飞播建植人工草地的毕节、大方和独山等地;其植株高6~30 cm,有细长的根茎12~15条,根系先端可分生成新的植株,通过根茎和种子繁殖。适宜生长环境pH为5.5~5.6,再生性、侵占性强,分蘖数平均24.3个;4-6月份为生长旺盛期,7-8月份生长缓慢,花果期5-9月,10月后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拔节期和初花期茎叶比分别为0.388和3.347,是采取防除措施最好的时期。在调查的大多数受害人工草地中西伯利亚蓼重要值超过50%,有进一步扩展蔓延的趋势,应加快综合防除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 西伯利亚蓼 生态分布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