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我国大豆育种新方向研究

吉林农业 2012

摘要:科学的大豆育种有三个目标,一个是商业上的新品种的选用及价值的利用;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以及新品种的培育;三是改良和育种方法的基本研究;这三种目标是我们对于大豆育种新研究要做到的三个方面,我们只有做好组织与研究体系,才能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以实现这三种研究。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科学研究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对产沼气的影响

中国沼气 2012

摘要:通过模拟沼气发酵试验,笔者研究利用小麦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碳氮比为22(CK)的纯猪粪处理,产气速率最快,产气量最大,说明碳氮比为22的猪粪直接作为沼气的发酵原料最好;高温条件下,利用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为25的处理总产气量大,产气速率适中,有利于沼气稳定产气,避免高温条件下产气过量污染环境。

关键词: 猪粪 小麦秸秆 沼气 碳氮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塬麦后抢茬夏播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

长江蔬菜 2012

摘要:根据陇东旱塬气候和区域特点,从栽培管理、病虫防治和种薯贮藏等方面提出了适于该区域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模式。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区,马铃薯种薯繁育地块应选则塬周通风较好区域;繁育品种选择喜湿热、抗逆性广的中早熟品种;微型薯块要经催芽、包衣和分切处理;播种应抢茬浅种,适当起垄,覆膜催苗,出苗后及时分次培土;主要防治蚜虫、晚疫病和环腐病,要定期加强预防;收获应杀秧早收,严防霜冻和混杂;贮藏期定期进行通风和窖内消毒。

关键词: 陇东旱塬 马铃薯脱毒种薯 抢茬夏播 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不同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测定旱地冬小麦中上部单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指标研究了施肥对旱地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光合速率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灌浆期各品种均在中肥处理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达到最大值,比低肥处理分别高出21.92%~44.61%、19.78%~64.50%和7.42%~76.51%。由此可见,生产上可通过控制冬小麦生育后期的施肥水平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从而获得小麦高产。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Gs) 蒸腾速率(T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甘抗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种子世界 2012

摘要:甘抗9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绿星科技公司历时12年选育而成的西瓜杂交种,甘抗9号以其优质、高产、抗病、综合性状优良的突出特点,自2003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尤其是2006年通过全国品种鉴定以来已在我省和鲁、冀、豫、晋、黑、陕、京、津、蒙等省市区大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我国农业标准化问题

甘肃农业科技 2012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抓住重点,逐步完善农业标准化管理机制体系;与国际接轨,建立贸易型农业生产经营标准体系;以点带面,努力扩大农业标准化覆盖面;企业领军,增强农业标准化推动力;品牌化经营,努力提升农业标准化发展水平等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抗虫凝集素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对油菜的遗传转化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甘肃西和半夏(Pinellia ternata)凝集素基因pta,为基因工程抗虫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克隆pta序列全长1 069bp,编码区804bp,编码268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9.1ku和7.77,功能区完整,GenBank登录号AY725425。构建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I-pta,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14株卡那霉素抗性和PCR检测阳性植株。对其中7个株系的接种试验显示,蚜口密度抑制率为22.5%~89.4%,平均蚜口密度抑制率56.2%,说明该基因具有较好的抗虫功能。另外,优化针对综合性状优良的陇油2号品种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3株经分子鉴定的转基因遗传工程植株。

关键词: 半夏凝集素 同源克隆 蚜虫抗性 油菜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张掖市玉米制种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种业 2012

摘要: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自然优势条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制种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河西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玉米制种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定位施肥对灌漠土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对灌漠土小麦/玉米间作不同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第26年耕层土壤蔗糖酶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肥下,土壤蔗糖酶活性随作物生长而增强,在小麦灌浆至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不同肥料长期单施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绿肥>秸秆>氮肥>农家肥>不施肥处理;2种不同肥料长期配施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绿肥+氮肥>绿肥+农家肥>秸秆+氮肥>农家肥+氮肥>农家肥+秸秆处理;2种以上肥料长期配施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绿肥+农家肥+秸秆+氮肥>绿肥+农家肥+氮肥>农家肥+秸秆+氮肥处理。单施绿肥,土壤蔗糖酶活性最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比有机肥配施有机肥更能促进蔗糖酶活性的提高。全生育期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间作小麦/玉米全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蔗糖酶活性 小麦玉米间作 长期定位施肥 灌漠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探讨

农业科技管理 2012

摘要:农业科研档案是反映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过程的历史记录,是传承和发展农业事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是引领农业现代化不断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的概念、涵盖范畴及特殊属性,论述了开展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模式和实施方案,以期推动农业科研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科研档案 数字化管理 有效模式 实施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