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种植技术与落花落荚的防控方法分析
《新农民 》 202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大豆的种植技术要点,其次从采用合理密植、根据情况做好科学追肥、做好防旱排涝的工作、采用化学防控四个方面来论述大豆落花落荚的防控措施,从而点明在实践中,提高大豆的种植技术,并且做好落花落荚的防控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大豆的产量.


煤炭腐植酸对甜瓜龙庆6号幼苗发育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促进盐碱土改良及在盐碱土壤上进行甜瓜栽培,以甜瓜龙庆6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6个煤炭腐殖酸用量水平,体积分数分别为25%(C1)、40%(C2)、55%(C3)、65%(C4)、75%(C5)和85%(C6),以不施入煤炭腐殖酸(CK)为对照,研究了煤炭腐植酸对甜瓜龙庆6号幼苗出苗率、叶长、叶宽和主根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CK和C1处理没有出苗,其他处理均有出苗,C4处理出苗率最高,平均为68.4%,叶长平均达到9.5cm,叶宽平均达到2.4cm,主根深平均达到4.5c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煤炭腐殖酸掺入到大庆地区荒地盐碱化土壤以后,能够改善土壤环境,起到较好的改良效果,使甜瓜龙庆6号幼苗能够正常发芽生长,该煤炭腐殖酸用量要适宜,掺混体积分数为65%,效果较为适宜.


耐除草剂玉米G1105E-823C定性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进展 》 2020
摘要: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G1105E-823C是经过改造的转mG2-aroA基因耐草甘膦玉米新品系,具有更高的草甘膦耐受性,目前已完成生产性试验,具有重要的产业化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无针对G1105E-823C的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的相关报道,这十分不利于对该品系的检测及监管.基于此,以G1105E-823C转化体特异性序列为靶标,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G1105E-823C的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检测出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G1105E-823C转化体成分,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普通PCR检测方法检出限达0.1%,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出限达0.05%.研究建立的2种定性检测方法为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G1105E-823C的精准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可为农业转基因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G1105E-823C转化体 定性检测 普通PCR 实时荧光PCR


不同种植模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差异,以玉米'京农科728'为研究对象,设置65 cm均匀垄作(CK)、68 cm均匀行平作(M1)和136 cm大垄双行垄作(M2)3种种植模式,对出苗质量、植株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2保苗密度显著增加,株距显著缩小且变异系数更低;M2株高、穗位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重分别降低12.61%、11.21%、1.59%和3.67%,群体繁茂程度较低但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重下降程度均较小;M2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了25.24%、25.41%、53.60%和14.82%,功能叶片的光合能力显著增强;2017-2018年M2分别增产12.60%和17.59%,群体收获穗数的显著提高是增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推荐,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适宜种植模式为136 cm大垄双行(宽行90 cm+窄行46 cm)垄作模式.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玉米丰产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的气候条件和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开展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扩垄增密可提高产量6.18%,增加效益1047元/hm2;减施50%磷肥和50%钾肥产量降低2.75%,综合肥料成本,增加效益104元/hm2;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挽回产量损失2.89百分点,增加效益318元/hm2;播种后喷灌可提高产量10. 14%,增加效益710元/hm2;秸秆覆盖还田可提高产量0.49%,增加效益85元/hm2;适时晚收籽粒含水量下降,当乳线完全消失时,达到机械化收获要求,可增加效益656元/hm2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