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播期和播种密度对晋太182植株高度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晋太182是近年选育的适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种植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为了探索其植株高度受播期和播种密度影响的变化规律,采用二因素(播期、播种密度)随机区组设计,对晋太182植株高度变化进行试验,并与2010—2011,2011—2012年度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区域试验水地组试验结果一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播种密度对晋太182植株高度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与播种密度互作对植株高度的影响不显著;晋太182植株高度随着播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而显著增高;在同一播期内,晋太182植株高度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而增高;在同一播种密度下,植株高度随着播期推迟而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太原甜樱桃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 2016
摘要:甜樱桃因其果实成熟期早,而且营养丰富、味道可口、色泽艳丽,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是目前落叶果树中效益最好的果树之一。甜樱桃通过设施栽培可以提早上市并避免早春的晚霜危害、冬季冻害、成熟期裂果等,大大提高了果农的收益,因此发展迅猛。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及在山西太原生产实践,系统总结出山西太原甜樱桃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者提供参考。1日光温室选址及结构要求日光温室应选择在土层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新品种晋白菜7号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晋白菜7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2002-14-15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2002-13-5-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5~90 d。植株长势强,株高65~70 cm,开展度60~65 cm,球形指数3.5左右;外叶深绿,叶柄浅绿,叶球直筒舒心,结球紧实,单株质量3.4~4.0 kg,净菜产量115.5~120.75 t/hm2;对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太原二青,品质优,耐贮运,适宜山西及周边地区秋季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
《果农之友 》 2016
摘要: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又名东方果蛀蛾、桃折梢虫等,简称"梨小",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卷叶蛾科Tortricidae,是一种世界性的果树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梨、桃、苹果、油桃、樱桃等多种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的果实或新梢。近年来,由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栽培种类增多,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有机物料与市售草炭基质理化性状比较分析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沼渣等有机物料为试材,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研究了不同物料理化性状、植物毒性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的差别。结果表明:各物料容重、总孔隙度均在适宜范围之内,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水气比显著高于市面出售的草炭育苗基质和沼渣,说明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这几种基质材料透气性好,但持水性、储水能力弱;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以及沼渣pH值均高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杏鲍菇菇渣、沼渣偏碱性;白灵菇渣EC值为2.25mS/cm,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的EC值差异不显著,其它物料EC值均显著高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不宜单独作为栽培基质;用小白菜种子做发芽试验,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发芽率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接近,分别为80.00%、75.00%。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沼渣都可以作为基质替代材料,但是不宜单独作为栽培基质,应该与其它栽培基质搭配使用,沼渣各性状指标与市售草炭基质最接近。该试验旨在为筛选适宜的有机基质材料及不同物料的合理配比提供可行的方案及理论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的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新型生防菌剂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作用,通过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幼苗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和一定的治疗效果,浓度为500~2 000 mg/L时,预防效果为24.86%~84.55%,治疗效果为13.61%~62.58%,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治疗效果。其中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喷雾、拌种处理,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大,防治效果提高;当灌根处理浓度为2 000 mg/L时效果最好,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84.55%和62.58%。另外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并可提高麦苗的地上部鲜重,浓度为1 200 mg/L时,地上部鲜重增重最大,较对照提高52.76%。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可作为生防菌剂防治小麦黄花叶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新型抗草甘膦基因棉花的转化效率及相关分子特征分析
《棉花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育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品种对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大量抗除草剂草甘膦棉花的再生植株,对其进行阳性检测。通过确定PCR检测目标条带大小、蛋白杂交条带大小分子特征,对65个独立转化事件在DNA水平、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再生植株DNA得到的阳性率平均值为81.5%,经过蛋白检测后阳性率确定为55.4%,该类阳性植株即为外源基因正常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在此基础上,结合田间抗性检测,对其中9个株系进行了不同世代的选择,经过综合鉴定筛选,发现2个抗性优良的转基因株系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其余还需进一步筛选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中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对糜子中的全磷和全钾含量进行研究,试验采用湿法消解糜子样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建立糜子中的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糜子样品中全磷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026 5x+0.004(R2=0.999 8);糜子样品中全钾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229 1x+0.008 6(R2=0.999 4);所测19种糜子的全磷含量变幅为0.179 5%~0.336 6%,平均为0.298 4%,糜子品种的全钾含量变幅为0.254 1%~0.440 7%,平均为0.317 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