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组态化高效用水控制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微计算机信息 》 2010 CSCD
摘要:系统采用组态化设计思想,以力控6.0为综合开发平台,结合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水管理控制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依托信息技术,以气象资料和农田基本信息为基础,同时结合土壤墒情信息监测实现灌溉控制和用水管理的自动化。该系统已在农田节水灌溉实际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一种嵌入式实时系统优先级位图的改进算法
《微计算机信息 》 2010 CSCD
摘要:嵌入式实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特别强调任务的可靠性、实时性。它的可靠性不仅依赖系统计算的逻辑结果,还依赖于产生这个结果的时间。实时性包括两部份,一是在规定的时间点之前开始执行任务;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其中任何一点得不到满足,都有可能对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先级位图的改进算法,扩大系统处理实时任务的数目,并让CPU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就绪态的最高优先级任务,从而保证处于就绪态的任务在规定时间点之前获得CPU。


北京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的跟踪检测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ELISA方法对京郊某种鸡场2群鸡从出雏到45周龄进行禽白血病病毒p27(ALV-p27)抗原检测,对血清进行ALV-AB及ALV-J抗体检测,按标准计算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群鸡不同周龄直肠拭子中ALV-p27抗原检出率差异显著,出雏时为0.73%(2/273),8周龄最高,阳性率达45.06%(114/253);B群鸡不同周龄直肠拭子中ALV-p27抗原检出率差异显著,出雏时为0(0/182),14周龄时最高,达45.52%(66/145)。A群鸡38,45周龄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71%(15/42),27.08%(13/48),B群鸡27,34,43周龄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0%(2/50),2.33%(1/43),9.30%(4/43)。A群鸡45周龄ALV-AB抗体阳性率为8.33%(4/48),B群鸡34,43周龄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8%(3/43),6.98%(3/43)。同时建立PCR检测ALV的方法,分别扩增出大小为717bpP27抗原片段和545bp的ALV-J特异性片段,P27片段与ALV-J亚群毒株HPRS-103、NX0101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1.3%和94.7%,ALV-J特异性片段与ALV-J亚群毒株HPRS-103、NX0101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1%~97.3%和98.1%~98.6%。


基于局部离群指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该文提出了一种局部离群指数方法。局部离群指数方法计算监测样点的局部离群指数,监测样点的局部离群指数越大,则该样点是污染样点的趋势越大。为确保算法的准确性,定义了深度离群点以及广度离群点;为减少算法处理海量数据的计算复杂性,开发了基于密度取样的数据过滤方法,以过滤数据分布致密的数据点而保留稀疏区域的数据点。以京郊农田重金属监测数据为实例,比较局部离群指数方法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方法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显示局部离群指数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方法的结果吻合,表明局部离群指数方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估测作物冠层生物量的新植被指数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0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冠层鲜生物量是指示作物长势状况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诊断作物氮素营养状况。但常规测定生物量的方法需要破坏性取样,不利于帮助精准施肥管理决策。遥感技术作为快速分析手段可用于估测作物多种生理、生化参数,特别是借助植被指数。研究表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index,NDVI)、最优土壤调节指数(optimization of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OSAVI)等现已构建植被指数可用于准确估测中低生物量信息,但在较高冠层生物量条件下,它们的估测能力显著下降。文章旨在提出更通用的新植被指数用于估测冠层生物量,以提高遥感技术在较高生物量条件下的预测准确度。试验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St-Jean-sur-Richelieu地区进行,5年(2004~2008)试验中采集了玉米及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地面高光谱数据及对应生物量信息,并在2005年获取航空机载高光谱影像一景(compact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CASI)。研究提出了红边三角植被指数(red-edge triangular vegetation index,RTVI),并将其与一些常见植被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RTVI是最好的估测冠层生物量的指数,在较高生物量条件下仍保持其对生物量变化的高敏感性,其与生物量间的决定系数为0.96。基于CASI影像,RTVI预测生物量值与实际测定值间的决定系数(R2)为0.58,预测标准误差为0.44 kg.m-2,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红外光谱技术在蜂蜜质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0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蜂蜜的品质检测和掺假判别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其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化学分析、抽样检测方法限于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等原因,已不能满足生产实践中大范围检测的需求。近年来,蜂蜜检测技术正向快速化、高通量方向发展。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非接触测量的优点,已在石化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在蜂蜜品质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并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蜂蜜定量和定性检测研究中的进展。主要包括这两种光谱分析技术在蜂蜜产品的品质检测、掺假判别、植物源判别、产地判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这几方面的介绍,对红外光谱技术在蜂蜜分析检测中的检测原理、技术路线、准确度、影响因素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 蜂蜜 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检测 掺假 植物源 产地


菠菜AFLP反应体系初探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取菠菜嫩叶DNA,运用改良CTAB法提取6份菠菜品种的DNA,对AFLP反应体系的DNA用量、酶切连接、预扩、选扩等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初步建立适合于菠菜作物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①在PCR仪中酶切的效果比水浴的要好,酶切反应对酶切时间和DNA的浓度要求不敏感。②菠菜AFLP预扩选扩体系的反应体积为20μL,Mg2+(25mmol/L)1.2μL,dNTPs(2.5mmol/L)1.6μL,Taq-polymerase(5U/μL)0.2μL最佳。为菠菜AFLP分子标记的品种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育种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