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Biolog-ECO技术不同退耕年限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干旱区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在0~15 cm土层,平均吸光值总体变化趋势为生长旺盛苜蓿地显著优于极度退化苜蓿地、退化苜蓿地和坡耕地,坡耕地最差;在15~30 cm土层,平均吸光值总体变化趋势为极度退化苜蓿地平均吸光值最大,即活性最强,退化苜蓿地最低。②0~15 cm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总体趋势,苜蓿地高于坡耕地,坡耕地最低;15~30 cm坡耕地和极度退化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接近,并且优于生长旺盛阶段苜蓿地和退化苜蓿地,退化苜蓿地最低。③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PCA分析,0~15 cm和15~30 cm坡耕地和极度退化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具有相似性,可以划分为一组,生长旺盛苜蓿地和退化苜蓿地各为一组。不同年限苜蓿地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利用状况不同。④总体得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顺序:生长旺盛期>极度退化苜蓿地>坡耕地>退化苜蓿地。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 多样性指数 Biolog-ECO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坡耕地 生态恢复 黄土丘陵区


五种枸杞植物胚乳培养三倍体的诱导研究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中心培育的5种优质枸杞品种(系),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以及胚因子对不同基因枸杞胚乳诱导及分化的影响,以选择适合不同品种枸杞胚乳植株再生的最佳条件,从而进行三倍体育种。结果表明:5种材料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在不去胚情况下,最高诱导效率达到80.0%;将愈伤组织分别转入5种激素配比的分化培养基中,MS+0.2 mg/L 6-BA+0.01 mg/L NAA+3%蔗糖+0.4%琼脂为最适分化培养基,且宁杞3号分化率最高达10.7%;将分化出的绿色小芽转入1/2MS+0.01 mg/L 6-BA+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15 d后形成再生植株。


超声波法提取枸杞蜂花粉总酚物质的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枸杞蜂花粉多酚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枸杞蜂花粉多酚提取得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枸杞蜂花粉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优化工艺条件为组合A3B3C2,即70%乙醇、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为90min。


枸杞胚乳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枸杞胚乳离体培养中不同果期、不同激素组合、低温预处理、不同蔗糖浓度、接种密度、不同光照培养方式及胚因子对胚乳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果期为色变期果;4℃下低温预处理3~4 d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激素组合1.0 mg/L 2,4-D+0.5 mg/L KT诱导率最高,达63.3%,0.5 mg/L 2,4-D+0.5 mg/L KT激素组合中诱导率较高,达58.3%,且愈伤组织质地较好;培养基中蔗糖适宜浓度为5%;接种密度在6~8块/瓶时,诱导率较高;光培养优于暗培养,胚存在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在GA3代替胚的培养下,愈伤组织诱导率也较高。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0.2 mg/L6-BA+0.01 mg/LNAA)中分化出绿色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0.01 mg/L 6-BA+0.1 mg/L NAA)中诱导生根。


水稻种子化学诱变剂EMS浓度筛选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11
摘要:甲基黄酸乙酯(EMS)是效果较明显的化学诱变药剂,能诱发产生高密度的等位基因点突变。试验采用0.50%、0.75%、1.00%、2.00%4种浓度EM S处理宁粳28号等宁夏水稻种子,结果表明:随着EM S浓度的增加,M 0代种子发芽和生长受到抑制,成株率下降;M 1代育性下降;M 2代白化苗率增加;最佳处理浓度为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