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菌株Cy-1代谢产物中激素类物质分析测定
《微生物学通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生物学方法对所研制的防治棉花等作物土传病害的微生物制剂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制剂中含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激素类物质。


长绒棉区棉花枯萎病菌生理Ⅱ,Ⅲ型监测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1997~ 1 999年 ,从长绒棉区采集 1 80个病株 ,分离获得 84个棉花枯萎病菌菌系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 1 9个菌株作 , 型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 1 9个菌系均高度侵染海岛棉 ,高度或轻度侵染陆地棉 ,不侵染中棉 ,均属于生理 型 7号生理小种 ,尚未发现生理 型菌系。根据在 6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反应 ,可将长绒棉区供试菌系划分为强、中、弱 3种类型 ,主要为弱致病型 ,占供试菌系的 47.4%。大分生孢子大小为 ( 1 3.7~ 2 3.6) μm× ( 2 .7~5.4)μm,多为马特型 ,菌丝白色 ,菌落底部紫色或浅紫色 ,部分菌系易产生粘分生孢子团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耐高温型菌系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 998年对新疆棉花耐高温菌系 HAI- 1 7的致病性、耐温性、大分生孢子形态、菌系营养亲和性、产毒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HAI- 1 7能在 40℃生长 ,易产生粘分生孢子团 ,大分生孢子 31 .8~ 49.5× 5.1~ 7.6μm为镰刀型。采用营养钵苗期鉴定法和 nit突变体技术 ,HAI- 1 7属于 7号生理小种 ,与标准 7号生理小种 Ag1 0 6亲和 ,与 3号和 8号生理小种不亲和 ,属中等致病型。标准 FA制品在 2 69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 ,供试 7个菌系中 ,HAI- 1 7在 Modified Richard培养液中产毒量为 1 .1 μg/ ml,在 PSA中为 0 .9μg/ ml


导入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基因可育油菜及其抗菌核病的研究
《生物工程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组成型表达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LGC转化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H165,并得到了抗卡那霉素(Kanamycin,Kan)的再生植株。我们对所得到的抗Kan的再生苗进行了初步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在K15(Kan15mg/L)培养基上的绿苗中有30%为PCR阳性植株,而在K25(Kan10mg/L)培养基上的绿苗有53%的阳性率。对部分PCR阳性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点杂交分析,结果均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信号,这初步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的活体接种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ium)试验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比对照显示较强抗病性。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 β-1,3-葡聚糖酶基因 转基因油菜 抗菌核病 农杆菌介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