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芦苇对阿特拉津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与耐受性的关系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阿特拉津胁迫下芦苇的生理响应规律及其与芦苇耐受性的关系,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阿特拉津对芦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以植物相对生长率为耐受性指标,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各生理指标与耐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8 mg·L~(-1)阿特拉津胁迫1周,芦苇虽可正常存活,但相对生长率受到显著抑制;胁迫2周时,生长停止;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OD活性胁迫1周时显著增强,胁迫2周时最低和最高浓度处理(0.5、8 mg·L~(-1))较1周时有所下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SOD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无显著变化。随处理浓度的增加,F_v/F_m和F_v/F_0显著降低,qN显著增加,而胁迫2周较1周时qN显著下降。研究表明,芦苇对阿特拉津比较敏感,但在短期内(1周)表现一定的耐受性,主要是通过增强非光化学淬灭能力来保护叶绿体,从而保持一定浓度的叶绿素来维持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抵抗来自阿特拉津的胁迫。

关键词: 阿特拉津 芦苇 生理特性 水污染 耐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可毛色二孢菌侵染后的烟草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

植物病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截止到2013年,中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715.5万hm2,葡萄总产量超2 300万kg。长期以来,葡萄病害是影响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由葡萄座腔菌科真菌(Botryosphaeriaceae)引起的葡萄溃疡病(Botryosphaeria dieback)是葡萄上的主要枝干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冷害及其应对

中国蔬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开篇的话:2016年的10月,《中国蔬菜》希望我能发表些图文并茂的专栏文章。鉴于我对该杂志的特别感情,我答应了下来。但是,这个专栏名却迟迟没有定下来。大家知道,我在《温室园艺》上有个专栏,叫"李明远断病手迹",目前已登出近80篇,记录了我大部分诊断病害的经历。再写专栏,恐怕应当有所不同。想来想去,我觉得用"菜保拾零"比较合适。"菜保"即蔬菜植保,"拾零"我上"百度"搜索一下,有一条是这样说的:"拾零即为搜集到的零碎的材料,多用作标题。——如有疑问,可继续追问(笔者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明远断病手迹(八十一) 菊花两种类病毒的鉴定

农业工程技术 2017

摘要:2017年5月15~16日我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植物香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本来我可以不去的,但是想到目前我们在收集菊花的病害,如果可以在为会议服务的同时,又能采集到一些菊花病害的标本,那不是一举两得嘛!因此我还是去了一趟上海。到了上海才知道这个会议在上海上房园艺有限公司的园区内进行。这个园区并不是以种植菊花为主,所以见到的菊花植株并不多,也就没能采到菊花病害标本。但是,在会上遇到了广州市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胞穿透肽介导的小黑麦小孢子遗传转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本研究选用小黑麦小孢子作为供试材料,进行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植物单倍体细胞遗传转化可行性研究。提取单核靠边期的小黑麦小孢子进行悬浮培养,将细胞穿透肽与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框复合物对小孢子进行转化。转化植株进行了PCR分子检测,并在荧光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外源GFP基因的表达情况。共获得21株候选转基因植株,其中染色体自然加倍植株为10株。T1代加倍植株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加倍的转基因株系中有3个株系的PCR检测结果呈阳性。通过荧光体视显微镜可在转基因植株的幼胚部位观测到GFP蛋白的荧光。以上结果表明外源GFP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黑麦基因组上并且得到表达并稳定遗传。因此,由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植物单细胞转化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植物单细胞转基因方法。

关键词: 小黑麦 小孢子 细胞穿透肽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借助TOPSIS模型、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关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和地形分布差异:中南部偏东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北部偏西地区次之,西部丘陵区发展滞后;2)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区域趋同性比较明显,河北南部以高高集聚(HH)类型居多,北部以低低集聚(LL)类型居多;3)与OLS模型相比,GWR模型在揭示农业机械化水平空间非平稳性方面具有优势。在研究所选的自变量中,地形因子对县域农业机械化的影响较大且均为正向,耕地经营规模和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有正有负,但整体上为正。建议在高原县域采取适度增加耕地经营规模,调整作物种植比例等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平原县域通过改变其他经济因素来提高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空间分异格局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大优势产区‘富士’苹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关系的多变量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区土壤养分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筛选不同产区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明确优质‘富士’苹果的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等,为两大苹果产区果园合理施肥、提高果实品质等提供理论依据.于2010—2011年分别在我国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区各选择22个县,每个县3片果园,共计132个乔砧‘富士’苹果园,对每个果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筛选不同产区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并建立果实品质因素与土壤养分含量关系的回归方程,线性规划求解不同产区优质‘富士’苹果的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环渤海湾产区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钙、铁和锌含量极显著高于黄土高原产区,而土壤pH,有效钾含量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产区;黄土高原产区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环渤海湾产区,而固酸比显著低于环渤海湾产区.土壤有效硼含量对两产区果实单果质量影响的正效应最大,而土壤总氮与两产区果实硬度呈负效应;环渤海湾产区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土壤总氮和有效硼的负、正效应影响,黄土高原产区主要受土壤有效钙和碱解氮正、负效应的影响.环渤海湾产区优质乔砧‘富士’苹果的土壤养分含量需求为高的土壤有效硼和pH,适宜的土壤有效钾;黄土高原产区为低的土壤全氮,高的碱解氮、有效钾和有效铁,适宜的土壤有效锌和硼.环渤海湾产区优质乔砧‘富士’苹果的土壤养分管理技术措施为增加土壤有效硼含量和调高土壤pH、调整土壤有效钾含量;而黄土高原产区为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钾和有效铁含量,降低果园土壤pH,适当调整土壤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

关键词: 土壤养分 苹果 果实品质 偏最小二乘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过磷酸钙添加量对蔬菜废弃物堆肥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

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过磷酸钙添加量对蔬菜废弃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过磷酸钙能够提高堆体温度,其中添加量为堆肥物料干重10.26%时的最高温度值最高,为64.33℃。堆肥结束时,添加过磷酸钙对各堆肥处理的C/N值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堆肥物料的pH值,提高了电导率,其中添加量介于物料干重4.10%和10.26%时的EC值显著高于CK处理(P<0.01);添加量低于物料干重10.26%时的GI值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1),其中添加量为物料干重2.05%(S5处理)时的值最大,为105.61%。添加过磷酸钙显著降低了堆肥的氮素损失率(P<0.05),其中添加量为物料干重2.05%时的氮素损失率最低,仅为23.94%,且此添加量下的产投比最大,为3.93。本试验条件下,添加过磷酸钙可显著提高堆肥腐熟度,显著降低堆肥物料的氮素损失率,其适宜添加量为物料干重的2.05%。

关键词: 过磷酸钙 蔬菜废弃物 堆肥 氮素损失 成本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草的价值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介绍了杂草的危害,综述了杂草的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生态学效益及经济价值,分析了物理、化学除草以及生物防治等杂草控制技术,并展望了杂草防控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杂草 利用价值 杂草防控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郊设施蔬菜农户节水现状与发展对策——基于北京延庆区村庄节水现状的调研

蔬菜 2017

摘要:为了解京郊设施蔬菜农户节水意愿,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了北京延庆区10余个村镇。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农户均实现了节水灌溉,并以滴灌为主。农户认为节水灌溉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劳动力和水资源,其次才是增产增收。而安装和维护的成本是限制发展节水农业的最大瓶颈。目前,在农村设施蔬菜生产中用水往往采取固定收费方式而非按用水量收费,农户感受不到节水设施对成本节约的作用,并且从短期效益来看,节水设施成本远高于用水成本。基于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理制度和加大培训力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郊 设施 蔬菜 节水 现状 调研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