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BF1(C-repeat/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 1)基因为来源于拟南芥的一类与干旱、高盐及低温耐性有关的转录因子基因.松南结缕草(Zoysia sp.)是本实验室育成的形态特征介于日本结缕草与沟叶结缕草之间的一种中型结缕划,在长江以南地区广泛种植.
关键词:
农杆菌
结缕草转化
CBF1
《浙江农业学报
》
2005
CSCD
关键词:
青花菜
裂茎
缺硼
《农业工程学报
》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循环式海绵基质培是根据世界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试验设计、研制而成的新型无土栽培设备。其主要特点是:1)基质用量少,成本低;2)供排液分开,避免根际病害传播;3)配套营养液生物过滤装置,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4)营养液供给自动控制。循环式海绵基质培由贮液池、农用海绵基质(黑白双色膜包被)、双层槽式集液系统、营养液滴灌系统及自控设备、营养液生物过滤系统等组成。循环式海绵基质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年可以栽培两茬果菜,亩产量达10000 kg以上,亩产值1.5万元以上,适合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大型温室应用。
关键词:
海绵
基质培
设施
滴灌系统
生物过滤系统
《中国水稻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绍兴独树养分监测村土壤10种养分元素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明确了水网平原水稻土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各向同性球型、指数型半方差函数较好地描述了土壤养分变异与空间距离的关系,该村土壤N、P、K、Mn、Fe等5种养分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 Ca、Mg、S、Cu、Zn等5种养分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用各向异性变异模型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表明土壤Ca、Mg、K、Cu存在一定的带状异质性。经不同采样距离下Kriging内插十字交叉验证,明确可用土壤养分空间相关距离确定方格取样法确定最大取样距离。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最大允许采样距离
水稻土
精准养分管理
《核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两种常用抗生素对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头孢霉素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生长 ,而浓度低于 5 0 0mg L的羧苄青霉素能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两种抗生素对愈伤组织分化均有抑制作用 ,但羧苄青霉素的抑制作用要比头孢霉素小。因此 ,在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中 ,抑菌剂以选用羧苄青霉素较为合适。
关键词:
高羊茅
胚性愈伤组织
生长
分化
抗生素
《杂交水稻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春江12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宁67A为母本,用春江12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滇Ⅰ型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12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花时早,异交结实率高,矮秆抗倒,穗型大,米质优良,配合力好。利用春江12A配制的粳粳交和粳籼交杂交稻组合表现出大穗、抗倒、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米质较优等特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不育系
春江12A
早花时
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转反义PEP基因油菜超油1号菜籽油的食用安全性,对该样品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转反义PEP基因超高油油菜菜籽油属无毒级,无致突变作用。大鼠90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无作用剂量为10.0m l/kg体重。
关键词:
反义PEP基因
超油油菜
毒性试验
致突变
《浙江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Web应用的农业科技信息的分类与编码作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为农业科技信息在网络化条件下的采集、加工、发布、利用、共享以及与诸如农业专家系统、农业GIS、农业科技远程教育等系统的整合应用,提出了一套多维网络农业科技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以期为数字农业基础平台的构建和农业信息的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信息
信息分类
信息编码
《园艺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清香’是以‘新世纪’为母本,浙江省地方品种‘三花梨’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中熟砂梨新品种。杭州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5d左右。果实长圆型,果皮黄褐色,平均单果280g,大果超过580g,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松脆,化渣,味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
关键词:
梨
大果型
品种
《浙江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田间研究有机复混肥对秋甘蓝的效应和养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施用有机复混肥明显增加秋甘蓝产量,与全化肥处理相比,增产1 234.5 kg/667m2,增产率23.67%,产品商品性能和安全品质得到改善。每生产1 000 kg甘蓝约需吸收N 3.7 kg,P2O51.07 kg,K2O 6.0 kg;吸收N∶P2O5∶K2O分别约为1∶0.29∶1.60。甘蓝的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出现在60~80 d之间。
关键词:
秋甘蓝
有机复肥
养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