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不同盐胁迫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的致盐力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盆栽试验表明,在EC值较高的土壤上,苋菜施用低盐胁迫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干物质积累量比施用中、高胁迫型复混肥及全化肥提高29.5%~51.8%,氮素表观利用率提高6.8~11.2个百分点;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不同氮磷钾供源对土壤的致盐力依次为NH4Cl,(NH4)2HPO4,KCl组合>(NH4)2SO4,(NH4)H2PO4,K2SO4组合>尿素,SSP,K2SO4组合;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小粉土,大棚内连续种植3季蔬菜不揭膜,施用高盐胁迫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使土壤的电导率达到作物盐害临界值。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作为氮磷钾基本供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延缓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进程。

关键词: 盐指数 盐胁迫 有机无机复混肥 土壤次生盐渍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4眠期与5龄期后部丝腺细胞蛋白质组成分析

蚕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家蚕丝腺细胞合成分泌蛋白质过程中有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家蚕4眠期和5龄期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在4眠家蚕的后部丝腺细胞中检测到425个蛋白斑点,5龄期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可检测到新的特异蛋白斑点,说明不同的发育时期,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组成是不一致的。5龄前、中期新增加的特异蛋白斑点可能与丝素蛋白的合成、分泌有关,而5龄后期新增加的特异蛋白斑点可能与丝腺组织的形态变化、细胞的分解凋亡有关。

关键词: 家蚕 丝腺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图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液肥对黄瓜抗盐分胁迫能力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海藻液肥对黄瓜抗盐分胁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海藻液肥能提高黄瓜根冠比和干物质含量,提高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不同浓度的海藻液肥均能降低盐胁迫对叶片质膜的伤害,提高SOD、POD等酶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

关键词: 海藻液肥 盐胁迫 黄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浙粉202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营养特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研究了番茄新品种浙粉202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番茄浙粉202在产量达到5 200kg/667m2时,吸收N,P,K,Ca,Mg的量分别约为11.9,3.9,29.0,9.8和2.1?,共56.7 kg/667m2,养分吸收比例为1.00∶0.33∶2.44∶0.82∶0.18,各养分的需求次序为钾>氮>钙>磷>镁,磷素需求量虽在钾、氮、钙之后,但对浙粉202生殖生长很重要。80~120 d是其整个生长期中各养分吸收比例最高的时期。

关键词: 浙粉202 设施栽培 营养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胚芽中α-V_E含量的HPLC测定

大豆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大豆胚芽中的α-VE含量,比较了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样品中α-V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胚芽中α-VE含量为36.60~46.10mg/100g样品;样品预处理时,超声离心法比皂化离心法处理,测得样品中α-VE含量高出8.29%~15.39%;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加入抗坏血酸比不加抗坏血酸,测得α-VE含量要高出2.21%~9.16%。

关键词: 大豆胚芽 α-VE 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肉中氯羟吡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确定了鸡肉中氯羟吡啶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中的氯羟吡啶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SPE柱纯化后,旋转蒸干,用流动相溶解残渣,过膜后进样;色谱柱采用WatersSymmetryC18柱(250mm×4.6mm,5μm),磷酸盐缓冲液(pH7.0)—乙腈(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25℃,进样量50μl;鸡肉中氯羟吡啶的定量限为0.01mg/kg;氯羟吡啶的测定在0.025~0.5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80.6%以上,变异系数小于7.5%。

关键词: 氯羟吡啶 残留 鸡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与蔬菜育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CSCD

摘要: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发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现代蔬菜生产对育种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新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首先决定于所掌握的各种基因资源。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土壤类型繁多,而且小气候多样,地形错综复杂,海拔差异显著,加之农业历史悠久和多样化的耕作制度,因此,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本文拟对我国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回顾,主要概述了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分布、蔬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蔬菜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以后蔬菜育种的目标、途径等,以供育种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蔬菜 热带亚热带 种质资源 蔬菜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耐旱、耐高盐突变体sdt1的获得

实验生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有20000个独立转化株系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激发标签突变体库中,筛选到1 株耐旱、耐盐突变体sdt1(high-salinity and drought tolerant 1)。实验结果表明在连续26d不浇水的干旱胁迫条件下,sdt1可保持正常生长而野生型全部萎蔫死亡。此外,在外施150 mmol/L NaCl水溶液的高盐胁迫条件下.sdt1可正常生长,而野生型全部死亡。在0.5xMS培养基上进行的发芽实验表明sdt1对内源和外施ABA的敏感性均低于野生型,为一个ABA不敏感突变体。对叶片失水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sdt1的失水率显著小于野生型。Southern杂交结合sdt1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紧密相邻的2个T-DNA串联插入,对突变的功能基因有待进一步分子鉴定。

关键词: 拟南芥 突变体 激发标签 耐旱 耐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发酵菌剂和添加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发酵堆肥氮素变化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研究接种发酵菌剂和添加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发酵堆肥氮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接种发酵菌剂可明显提高发酵起始温度,加速堆肥发酵腐熟进程,添加不同调理剂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氮素损失与堆肥恶臭,茶叶渣和香菇渣发酵后保氮效果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其中茶叶渣保氮除臭效果最好,氮素比发酵前增加23.61%,香菇渣次之,中药渣、木屑再次之,砻糠、干猪粪效果最差;添加不同调理剂堆肥发酵后,物料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铵态氮含量有增有减,不同处理变化幅度差异较大。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调理剂 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和补偿生长、储藏器官的利用、植物物候学和植株株型结构的变化等。研究表明, 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与其耐虫性没有相关性, 有些耐虫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加, 有些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影响或者下降较少;害虫取食为害可促进耐虫植物的同化产物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能激活耐虫植物的休眠分生组织, 产生超补偿作用; 耐虫植物受害部位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升高; 虫害引起物候学变化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虫性; 植物的冠层结构、叶形态、根茎比、茎蘖数等植株株型变化与耐虫性有关。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因子主要有温度、大气 CO2浓度、土壤营养水平、农用化学物质、植株年龄、害虫分布类型和取食方式、植物共生物等。不同植物在相同温度下对同一种害虫的耐害性差异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同化产物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气孔关闭对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 生长在高CO2含量大气中的植物, 对害虫的为害有较强耐受性。土壤营养水平对植物耐虫性表达

关键词: 植物 植物_昆虫相互作用 虫害 耐虫性 补偿作用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