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不同镂空包装对雨天采收杨梅贮运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雨天采收杨梅表面积水及杨梅鲜果在贮运过程中因振动造成的机械损伤累积而引起表观和营养品质劣变问题,开发一种新型镂空包装,以传统果篮装作为对照组,探究不同镂空形式对荸荠种杨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镂空包装方式有利于降低杨梅采摘后的预冷时间,在预冷 48 min后杨梅果核温度达到4℃;非镂空包装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杨梅鲜果运输过程中的失重率,贮藏10d失重率维持在13.49%;半镂空包装能够较好维持杨梅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花色苷含量),同时抑制贮运过程中果实丙二醛含量的上升.综合分析贮藏期杨梅的外观及营养品质,半镂空组具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 杨梅 贮藏品质 包装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殖酸钾对杨梅土壤改良和生长结实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杨梅种植区土壤环境恶化导致杨梅树体衰弱、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开展腐殖酸钾调理杨梅根系土壤的研究,施用不同剂量的腐殖酸钾,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以及杨梅茎、叶的营养元素含量,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钾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和最大持水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和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杨梅茎、叶的钾、钙含量,显著提高杨梅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促进花色素苷的积累,显著提升杨梅的商品果率和优质果率。综上,腐殖酸钾可作为适宜的土壤调理剂,改善杨梅根系的土壤健康状况,提高杨梅果实品质。

关键词: 杨梅 腐殖酸钾 土壤改良 树体营养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DNA指纹图谱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杨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揭示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利于杨梅种质的高效鉴定、利用及保护,本研究利用20对InDel引物开展了83份杨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了杨梅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20对InDel引物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5.50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4.31个,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0.34,Shannon’s指数1.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29,平均标记指数1.60。83份杨梅种质资源可分为3组(包含6个亚组),其中,A组为浙江北部沿海与江苏种质群,B组为浙中部地区种质群,C组为浙西南与福建种质群,浙江杨梅种质进化对应了浙江地形变化,推测浙江杨梅种质进化受地形的自然选择作用明显。根据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标记指数进一步简化引物的使用量,筛选出9对核心InDel引物,构建了83份杨梅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标准化构建杨梅DNA分子身份证库提供基础,同时为杨梅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及有效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杨梅 种质资源 InDel引物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艺性状的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收集的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高种质利用率,为辣椒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193 份辣椒种质的 18 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93 份供试材料的果实表型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4.95~5.25,成熟果色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9 个数量性状(果长、果宽、单果重、心室数、主茎高度、首花节位、现蕾期、开花期、坐果期)的变异系数为23.25%~81.98%,其中单果重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间关系复杂,主成分分析中累积贡献率为96%,18 个性状可简化为 6 个主成分.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 3 个类群,其中大部分青熟果颜色为白色的种质资源集中在Ⅰ类群,该类群种质数量最多,有150 份,Ⅱ类群种质大多数引自美国,Ⅲ类群中种质果形较大.鉴于类群间辣椒种质的遗传背景及其在果形、花期、主茎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进行类群间杂交,从而提高辣椒育种效率.

关键词: 辣椒 种质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致死剂量氰戊菊酯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氰戊菊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生长发育毒性,为农桑混栽区害虫防治药剂选择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2 龄起蚕的96 h-LC50 为0.251~0.570 mg·L-1,属于高毒和剧毒级别.生长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0.062 8、0.020 9、0.006 98、0.002 33、0.000 775 mg·L-1)的氰戊菊酯处理对家蚕眠蚕体重和发育历期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家蚕龄期的增长其影响逐渐减弱;0.002 33、0.000 775 mg·L-1氰戊菊酯处理对家蚕化蛹率和死笼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个体生长发育影响明显;0.062 8、0.020 9、0.006 98 mg·L-1氰戊菊酯处理组家蚕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氰戊菊酯对家蚕具有极高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因此,在农桑混栽区使用氰戊菊酯时应注意,避免雾滴漂移或其他农事活动污染桑园引起家蚕中毒.

关键词: 氰戊菊酯 家蚕 亚致死效应 生长发育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理保鲜技术在禽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禽肉是重要的经济肉类之一,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肉质细腻、风味独特的优点,是食品保鲜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气调包装、静电场等物理保鲜技术对肉类保鲜效果的研究热度不减,诸多学者应用不同技术,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物理保鲜技术维持禽肉品质并延长货架期的有效性,并初步揭示了物理保鲜技术对微生物腐败和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的抑制机理,拓宽了物理保鲜技术在禽肉中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导致禽肉品质劣化的主要因素以及低温保鲜技术、辐照保鲜技术等5种物理保鲜技术的保鲜效果,并分析了不同保鲜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此外,本文结合保鲜实例对物理保鲜综合协同处理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解决单一保鲜技术的短板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禽肉 物理保鲜技术 腐败机理 协同保鲜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来源.福寿螺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生物对水稻构成的巨大威胁已经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水稻从播种至搁田前都会受福寿螺啮食,播种时啮食稻种的芽胚,苗期啮食幼苗整株,导致水稻缺苗和有效分蘖减少,特别是在直播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福寿螺的种类、生物学特性、稻田为害规律、田间防控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福寿螺防控及其可持续利用进行展望,旨在为进一步防控稻田福寿螺,保障水稻的产量与质量,降低农户经济损失提供依据.

关键词: 福寿螺 水稻 危害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核系统酵母双杂交技术的红螯螯虾IAG互作蛋白筛选

水生生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胰岛素样促雄性腺激素(Insulin-like androgenic hormone,IAG)在甲壳动物性别分化过程作用的分子调控途径,挖掘与IAG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的候选蛋白信息,研究使用红螯螯虾促雄性腺及输精管组织构建核体系酵母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IAG互作的候选蛋白,并对关键候选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获得初级文库容量为1.12*107,次级文库容量为1.28*107;成功筛选到25个阳性克隆,共注释到12个蛋白编码基因;克隆获得关键候选蛋白的编码基因muc5acl(Mucin-5AC-like)的CDS全长474bp;半定量与荧光定量表达结果表明,muc5acl在红螯螯虾的促雄性腺、精巢及输精管中特异表达,且在雄性个体促雄性腺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间性,在输精管中的表达则相反,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雄性激素的分泌及精子运输过程,并与间性红螯螯虾的性腺发育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IAG调控红螯螯虾间性性别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胰岛素样促雄性腺激素(IAG) 间性性别 酵母双杂交 基因表达 红螯螯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小黄鱼肝脏组织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高温胁迫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肝脏组织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通过人工控温,按照2℃·h-1的升温速率将水温从自然水温15℃升高至31℃(实验组)并维持此温度至96 h,同时设置15℃的常温对照组.分别于处理组水温达到31℃后的0、6、12、24、48、72、96 h时,同时采集处理组和对照组肝脏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的组织学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31℃处理0h时肝脏组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类似,无显著变化.但是,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肝脏组织损伤逐渐加重,96 h后肝脏呈现严重损伤,表现为水肿、细胞核消失甚至溶解和肝组织局部坏死,以及肝细胞原有结构破坏等现象.此外,随着高温胁迫的持续,肝脏细胞凋亡现象逐渐加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小黄鱼的肝脏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并诱导大量细胞凋亡.研究结果明确了高温胁迫对小黄鱼肝脏组织的影响作用,对于小黄鱼养殖管理避免肝脏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黄鱼 高温胁迫 肝脏 组织结构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草莓花器与花粉特征变异及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花器特征和花粉形态在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草莓品种的分类具有指导意义。为研究南方地区主栽的10个草莓品种花器、花粉及其与品种分类的关系,对其花部特征、花粉形态进行比较,并对13个花粉和花器性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同时进行了品种间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花器特征显示,甜查理的花瓣长、花瓣宽和花萼宽的特征值显著高于其他9个品种,其次是宁玉和妙香7号,红颊、红玉和越心的花瓣长、花瓣宽、花冠径则明显低于其他品种。红颊、白雪公主、妙香7号和宁玉在极轴长、花粉大小、花粉形状、萌发沟长等花粉特性上高于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5.96%,其中花瓣长、花瓣宽和花萼宽的大小特征在第1主成分中具有较大载荷值。SSR分析结果显示,10个草莓栽培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7~0.85,在相似系数0.65处10个草莓品种分为两大类,红颊、章姬、红玉、粉玉1号、越心、白雪公主6个品种聚为一类,甜查理、越秀、妙香7号、宁玉4个品种聚为一类。结合草莓花器特征、花粉特性及其主成分分析与SSR标记聚类结果和系谱情况,花粉形态特性在草莓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花器特征的花瓣长、花瓣宽、花萼宽适用于品种分类,对指导育种亲本选择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草莓 花器 花粉 SSR标记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