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无机复混肥中不同氮素形态对理化性状及肥效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研究发现不同形态氮源化肥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贮存过程中的氮损失率依次:铵态氮源(碳铵)>酰胺态氮源(尿素)>铵态氮+硝态氮源。贮存120 d各种有机无机复混肥pH、电导率(EC)变化不大,其中酰胺态氮的有机无机复混肥EC较小,含水量变化较大,其中酰胺态氮有机无机复混肥、铵态氮有机无机复混肥经过120 d的贮存有所下降,而硝态氮+铵态氮源有机无机复混肥含水量稍有提高。各种氮源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细菌数量较多,真菌很少,放线菌未检出。


铁皮石斛的种胚萌发及其离体繁殖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种胚萌发和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技术,为铁皮石斛的繁殖建立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成熟的铁皮石斛种胚为研究材料,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接种到含有不同植物生长物质BA(6-苄基腺嘌呤)和NAA(萘乙酸)组合及含有马铃薯提取液、香蕉提取物及活性碳的培养基上,诱导铁皮石斛种胚的萌发、原球茎增殖、分化及试管苗生根。结果与结论:添加20%马铃薯液有利于种胚的萌发,种胚萌发率为79.37%;BA 1.0 mg.L-1和NAA 0.1 mg.L-1最有利于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中添加2%活性碳原球茎增殖倍数高;NAA有助于试管苗的生根,不同含量NAA以0.5 mg.L-1时试管苗平均根数最多和平均根长最长。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是目前研究较为详尽的外源基因表达宿主,但由于受自身分泌蛋白酶多、构建的表达质粒不太稳定等因素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文章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的特征、蛋白的分泌机制、重组表达质粒不稳定的原因,指出了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的瓶颈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运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仙居鸡的屠宰性能
《浙江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对45只仙居鸡7个微卫星座位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每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2~5个不等,7个微卫星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个。平均杂合度与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246和0.4445。12周龄屠宰性能测定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仙居鸡系水率在MCW103座位与ADL268座位差异显著;屠体率、胸肌率、腿肌率在MCW222座位差异显著。


猪圆环病毒II型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II型的基因组序列为材料,采用Garnier-Robson方法、Chou-Farplus方法和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了其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用Kyte-Doolittle方法对结构蛋白的亲水性进行了分析,用Emini方法预测了结构蛋白的表面可能性,以Jameson-Wolf方法预测了蛋白的抗原指数。然后综合评价了PCV-2型结构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PCV-2结构蛋白形成α螺旋结构的能力较差,但是该蛋白含有较多的β折叠和转角结构,因而该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还表明结构蛋白具有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其中羧基端含有潜在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因此其在免疫学中的地位也应当引起重视。本研究将为猪圆环病毒的反向疫苗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复合菌剂和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发酵温度及腐熟度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接种量对猪粪堆肥发酵温度和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菌株复合并接种3‰,对促进猪粪堆肥发酵升温较好,对堆肥的脱水效果最好,堆肥30 d水分减少了24%,而对照仅减少了17%。接种复合菌剂处理的发芽指数在猪粪堆肥发酵15 d即已达到了66.2%,而对照要到25 d才达到66.9%,说明接种复合菌剂能促进猪粪堆肥发酵腐熟。猪粪添加调理剂堆肥试验表明,砻糠、木屑和中药渣三种调理剂处理的猪粪堆肥温度高达近70℃持续了15~20 d,而对照在70℃左右的高温仅持续了5 d左右,堆肥高温发酵20 d以后基本达到腐熟。砻糠添加量以20%较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