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棉花抗枯萎病引种鉴定试验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化玉米粉酸奶的研制

食品工业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膨化后的玉米粉为原料,与牛奶按一定比例配比,经乳酸菌发酵,得到风味、质地、色泽、口感均极佳的产品。

关键词: 膨化 玉米粉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复合微量元素添加剂缓释技术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00

关键词: 可溶性玻璃 微量元素 缓释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棉花品种病圃抗病性鉴定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在车排子试验站枯萎病菌车排子菌系生理小种 7号病圃对引进的 2 8个棉花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 ,结果表明抗棉花枯萎病生理小种 7号的高抗品种为豫早 95 40 8;抗病品种 10个为低酚 34、豫早 5 16、锦棉 812、中 12、辽 12、鲁 H2 8、鲁 H12 3、中 19、衡 8930、邯无 2 3;耐病品种 5个为豫早 95 439、8815 46、880 1、鲁 OH6、中 2 3;感病品种 12个为 841、甘棉 4号、辽 2 0 48、中 9 61793、锦棉 5号、130 4、锦 92 90 4、82 2、鲁 OH15、鲁 2 H3、880 32 7、鲁 742。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在 1997年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下 ,中晚熟品种霜前花率达 90 %以上 ,甚至 10 0 %。邯无2 3、豫早 5 16、中 2 3、中 12、中 19、锦 92 5 0 4、鲁 H12 3、鲁 OH6、低酚 34、衡 8930、锦棉 5号 11个晚熟品种皮棉单产均在 30 0 0 kg/hm2以上。其中豫早 5 16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及高衣分等特点 ,前期发育快 ,生长势强 ,中期结铃率高 ,后期含絮力强 ,生育期比新陆早 1号偏晚 12天 ,比新陆早 4号、5号分别偏晚 4天和 11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春玉米新杂交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胚胎移植培育“U”系羊新类群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采用澳大利亚进口FSH、LH、PMSG、氟孕酮阴道海绵栓等激素 ,进行超数排卵、人工授精、手术采卵、同期发情、胚胎移植、B超妊娠检查等技术 ,处理优秀美利奴母羊 90只 ,获得可用胚 64 6枚 ,平均7.1 8枚 ( 64 6/90 ) ,移植受体 4 50只 ,产羔母羊 1 89只 ,受孕率 4 2 %( 1 89/4 50 ) ,产羔数 2 69只 ,产羔率1 42 .3 3 %( 2 69/1 89)。其中公羔 1 2 0只 ,母羔 1 49只。“U”系羊新类群初生重公羔平均 4 .84kg ,母羔平均4 .1 9kg。断奶重公羔平均 3 9.4 2kg,母羔平均 3 4 .69kg。 1 2月龄平均体重公羊 80 .3 1kg ,母羊 63 .1 8kg。周岁毛长公羊平均 1 1 .97cm ,剪毛量平均 1 3 .1 4kg,母羊毛长平均 1 1 .74cm ,剪毛量平均 1 0 .2 0kg。平均净毛率达 70 %以上

关键词: 胚胎移植 毛用品种 生长发育 “U”系新类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宽膜小畦灌溉技术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叶光补偿点与棉田最大叶面积系数的初步研究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1 997~ 1 998年的研究表明 ,棉花叶片的种类、日龄不同 ,其光补偿点不同 ;不同生育期群体叶片组成不同 ,其平均光补偿点也不同 ;各生育期群体上空的有效辐射总量和群体叶片的平均光补偿点不同 ,最大叶面积系数指标也不同。不同生育期群体叶片的平均光补偿点和最大叶面积系数指标分别为 :盛蕾至盛花期 2 1 .8μmol.m-2 .s-1和 <4.0 2 ;盛花至盛铃期 2 3.2 μmol.m-2 .s-1和 <4.0 ;盛铃至吐絮期 47.5μmol.m-2 .s-1和 <2 .1 5

关键词: 棉花 叶片 光补偿点 叶面积系数 有效辐射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 (Pestivirus) [2 ] ,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病毒。它不仅是牛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也是青海、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羔羊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自 80年代初在国内发现该病并分离到病原以来 ,已有 15个省、市、自治区陆续查出该病的抗体和分离到病原。王治才等[3] 对新疆 7个地区的羔羊腹泻作了BVDV感染调查 ,平均阳性率为 73.6%。笔者在从事BVDV单克隆抗体研制过程中 ,先后分离到 2株BVDV野毒株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MDBK细胞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惠赠。1.2 BVDV标准抗原 购于中国兽药监察所。1.3 BVDV_MAB 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单抗组研制。1.4 BVDV病毒样品的采集及检测 采集临床典型粘膜病患牛的粪样、血样、及脾脏、淋巴等组织 ,通过ELISA、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试验检测BVDV抗原和抗体。1.5 BVDV的MDBK细胞的单层培养 取患牛血液 ,脾脏和骨髓的研磨物 ,加双抗 ,分别接种MDBK单层细胞 ,加盖密封 ,37℃ 5%CO2 培养 4天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BVDV抗原 ,收获细胞培养物 ,备用。1.6 BVDV毒价测定 采用间接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DAB染色法 ) [4 ] 测定毒价。1.7 BVDV电镜观察及理化特性的测定 取BVDV培养物 ,封片 ,电镜观察 ,并作对胰酶、乙醚和氟仿的敏感试验以及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毒力试验1 .8 病毒回归试验 选取 5月龄羔羊和怀孕 4月龄左右的母羊 ,饲养观察 7天 ,临诊正常 ,通过ELISA和琼扩试验检测BVDV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先将 5月龄羔羊口腔接种患牛脾脏 ;随机选取怀孕母羊 ,2只静脉接种细胞培养物 ,1只接种BVDV标准抗原 ;1只作为阴性对照。1.9 试验动物样品的采集及检测 接毒后 ,观察记录体温、呼吸和心率变化 ,并在接毒后 10、15、2 0和2 5天采集粪样和血样 ,采用ELISA、琼扩法、对流免疫和BVDV_MAB检测BVDV抗原、抗体 ,剖杀后采集羔羊、母羊及胚胎的组织样品 ,进行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DAB染色法 ) ,确定BVDV抗原的分布情况。2 结 果2 .1 BVDV病毒样品的采集及检测 采集临床典型粘膜病患牛的粪样、血样及脾脏、淋巴等组织 ,通过ELISA、琼扩和对流免疫试验检测BVDV抗原、抗体。ELIDA检测患牛粪样中的BVDV抗原 :P/N =4 .2 79(阴性对照P/N =0 .2 1) ,抗原检测阳性 ;血样中的BVDV抗体 :P/N =6.89(阴性对照P/N =0 .2 7) ,抗体检测阳性。琼扩法和对流免疫检测 :患牛粪样作 1 8稀释 ,离心 ,取上清 ,与猪抗BVDV抗体1 2和鼠抗BVDV抗体 1 8出现明显的沉淀线 ,患牛血样离心 ,取血清作 1 2稀释 ,与BVDV粗提抗原 1 1、1 2出现明显沉淀线 ,对流免疫 1 4也出现沉淀线。2 .2 BVDV的MDBK单层细胞培养及检测 取患牛血液 ,脾脏和骨髓的研磨物 ,加双抗 ,接种MDBK单层细胞 ,加盖密封 ,37℃ 5%CO2 培养 4天 ,连续盲传 4代 ,单层细胞均不出现病变 ,收获细胞培养物 ,反复冻融 3~ 4次 ,部分经 60 0 0r/min ,30分钟离心 ,通过BVDV_MAB检测BVDV抗原 ,P/N =30 .38(阴性对照P/N =1.2 4 ) ,细胞培养物BVDV强阳性。2 .3 BVDV毒价测定 采用间接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测定BVDV毒价 ,结果 :该毒株从脾、骨髓中分离到的毒价最高 ,达 10 4 .5~ 10 4 .7TCID50 ,成母牛血液次之 ,为 10 2 .85~ 10 2 .9TCID50 ,犊牛血液毒价最低仅为10 0 .85TCID50 。2 .4 BVDV电镜观察及理化特性的测定 取BVDV培养物 ,封片 ,电镜观察 ,该病毒为 30~ 80mμm的圆形颗粒 ,为有囊膜的RNA病毒 ,该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 ,对胰酶较敏感 ,56℃很快被灭活 ,低温稳定 ,血液和脏器中 - 2 0℃较稳定 ,细胞培养物 - 2 5℃保存18个月仍有很强的毒力。2 .5 病毒回归试验  5月龄羔羊接毒后 ,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 ,并有严重的腹泻 ,ELISA、琼扩法和对流免疫法检测 ,粪样BVDV抗原阳性 ,血样BVDV抗体阳性。 2只怀孕母羊接毒后 1~ 8天 ,出现双相体温变化。其中 1只母羊产羔 ,初生羔羊严重腹泻 ,眼畸形。羔羊和 3只怀孕母羊于接毒后 10、15、2 0、2 5天分别采集血样 ,抗体ELISA检测均为阳性 ,琼扩试验检测 :血样 1 2、1 4与BVDV粗提抗原 1 2出现明显沉淀线。接毒后 10天采集的粪样 ,通过ELISA、琼扩可检出BVDV抗原 ,与HRP标记的BVDV_MAB可特异性结合 ,P/N =7.19(阴性对照P/N =0 .2 17) ,抗原阳性 ,试验羊剖杀后 ,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2 .6 试验动物样品的采集及检测 试验羊剖杀后 ,采集羔羊、母羊及胚胎的心 ,肝、脾、肺、肾、食管、气管、胃、肠、膀胱、淋巴结、甲状腺、胰腺、胸腺 (羔羊 )、大脑、小脑、脊髓、视神经、眼结膜等组织气管 ,采用BVDV_MAB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DAB染色 )试验检测 ,所有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BVDV感染。3 小结和讨论3.1 本试验是在建立了 8株BVDV_MAB细胞株的基础上 ,通过用HRP标记的单抗检测分离病毒 ,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8株单抗经分析 ,可分别结合BVDV3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 ,试验中分别选取结合BVDV3个抗原位点的 3株单抗标记物 ,将其混合 ,进行检测 ,对BVDV的检出率和特异性有一定的保证。3.2 病毒回归试验 ,试验动物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 ,尤其是初生羔羊 ,严重腹泻。剖检变化 ,接种分离病毒的羊 ,其病理变化也较接种BVDV标准毒株的严重。MDBK单层细胞培养 ,盲传 4代 ,细胞无病变 ,且有较高的毒价。具文献报道 ,BVDV致病力强 ,细胞培养不致细胞病变的多属BVDV_Ⅱ。由此看来 ,本试验分离到的BVDV很可能属BVDV_Ⅱ型。3.3 本试验分离到的该BVDV毒株 ,其与BVDV标准毒株的基因序列差异 ,正在试验研究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钟发刚$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河子832000 @王新华$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河子832000 @沈敏$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河子832000 @温建新$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河子832000 @张银国$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河子832000[1]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 .实验免疫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 . [2 ]沈正达 .甘肃畜牧兽医 ,1993,(6 ) :2 5 . [3]王治才 ,刘崇向 ,赵泽森 ,等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2 ,(3) :41~ 42 . [4]林志雄 ,霍燕琼 ,严爱莲 .西藏畜牧兽医 ,1994,(2 ) :71~ 75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酸多元微肥在甜叶菊上的应用研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