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基于MODIS与TM时序插补的省域尺度玉米遥感估产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省域尺度作物估产中的TM影像时相不一致和覆盖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山东省2008年玉米产量为研究对象,在6景不同玉米物候期的TM影像和长时间序列的MODIS全覆盖影像的支持下,构建基于玉米生长过程的时序插补模型,将不同物候期的TM影像插补为玉米乳熟期的同期数据集,并通过地面实割实测样本数据,建立地面-TM、TM-MODIS的两阶段遥感估产模型,开展省域尺度玉米产量全覆盖遥感估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序插补的省域尺度玉米遥感估产方法能充分发挥TM和MODIS影像的各自优势,有效地避免TM影像时相不同所造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区域差异,获得较高精度的省域尺度玉米单产估测结果,为开展省级作物遥感估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遥感 估产 作物 玉米 MODIS TM 省域尺度 时序插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快速获取技术在小麦推荐施肥中的应用

土壤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条件下通过用叶绿素计(SPAD)和手持式传感仪Greenseeker对小麦个体营养状况和小麦群体生长状态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返青拔节期间SPAD读数值与氮肥施用量有关,在施肥量小于300kgm-2的范围内随氮肥用量的增加SPAD读数值也在增加;小麦返青期叶片SPAD测定值与施肥量符合线性加平台的模型;返青-拔节期间的小麦叶片含氮量与叶绿素成正相关。氮肥的施用量影响小麦群体植被指数的变化,拔节期间的小麦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全氮含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成正相关,施氮量与小麦NDVI值符合线性加平台的模型关系。田间可以通过监测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的氮素营养状况进行快速诊断。

关键词: 冬小麦 NDVI值 SPAD值 氮素营养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GIS和条码技术的土壤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精准农业土壤肥力诊断的需要,基于条码技术和WebGIS构建了针对土壤样品采集、化验和存储以及分析数据的空间管理与发布的松耦合系统。该系统基于条码技术对土壤样品采集、化验及存储等流程进行管理,基于WebGIS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和发布,同时,基于Web Service技术实现数据同步,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系统中异构数据库数据的同步问题。应用实践表明,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架构符合精准农业信息获取、信息管理的需要,同时,在大规模土壤调查、土壤监测领域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 空间信息管理 条码 WebGIS 土壤样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决策树的农民技术服务管理模型

计算机工程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决策树方法获取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能力的规律性认识。通过对合作社的业务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挖掘和分类,建立基于社员生产能力的决策树分类模型,根据该模型生成规则集,从而发现合作社技术服务管理与主要因素间潜在的规则性知识,为丰富合作社的服务内容、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实现指导社员合理最优地生产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决策树 技术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鲜和冻干样品对河滨缓冲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的影响

土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新鲜土样和冻干土两种不同样品处理方法提取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河滨缓冲带3种水生植物下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用冻干土测定的河滨缓冲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与用新鲜土样测定结果密切相关(r=0.972,p<0.0001),但3种水生植物下,用冻干土测得的PLFAs总量、种类及回收率都比新鲜土样大,且从变异系数来看,冻干土测得的PLFAs总量的变异系数小于新鲜土样,其数据精确度较高。因此,利用PLFAs法分析河滨缓冲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时采用冻干土测定更为适合。

关键词: 河滨缓冲带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新鲜土样 冻干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FushionCharts与ArcIMS的统计制图与应用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Internet与WebGIS的迅速发展,WebGIS统计专题图应用越来越广泛。ArcIMS提供了一种制作统计专题图的功能,并通过网络进行发布的途径,但其统计专题图制作功能尚不完善。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介绍了一种FusionCharts图表组件与ArcIMS结合制作统计专题图的方法。该方法有两个关键技术点:第一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将源数据转化成FusionChart图表支持的XML数据格式这一过程封装成函数;第二是先将矢量地图与统计图表生成分开,矢量地图在服务器端生成,然后,调用已封装函数将每个图表所需数据转化成XML数据流并与矢量地图一起发送到客户端,最后,客户端flash插件解析XML并生成图表,与矢量地图叠加生成统计专题图。最后以北京都市型现代信息平台为例,对FushionCharts与ArcIMS结合制件统计专题图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此法相对于传统ArcIMS制作统计专题图不仅使用简单、生成的图表类型多样、动态而美观,且制图速度快。

关键词: WebGIS 统计专题图 FushionCharts ArcI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抗枯萎病相关基因cDNA的分离及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枯萎病是造成黄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分子机理对黄瓜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以黄瓜抗枯萎病材料Cu14为试材,采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黄瓜接种枯萎病生理小种4后基因的表达情况,分离出1个接种后在根茎部特异表达的差异cDNA片断,命名为A178-2。A178-2基因片段的328个核苷酸中有145个核苷酸与拟南芥泛素蛋白同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5%。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生理小种4 抗病相关基因cDNA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农业信息采集传感器网络节点和系统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农业信息采集系统。首先基于CC2430进行节点硬件设计,然后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系统设计。系统采用三种工作模式:周期采集模式、定点查询模式和异常事件模式,进行农田数据的采集。一般情况下,节点工作于周期模式下,节点以固定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到协调器,协调器再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进行存储或分析;当有特殊需要查询时,用户可在远程服务器上发送指令,通过协调器转发网络,通知局部网络进入查询模式,进行定点数据的采集;另外,当节点有异常事件发生时,可自动进入异常事件模式,同时通知局部网络进入异常事件模式。本文进行了节点和系统设计,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系统运行良好,能够有效、高效地进行数据采集,满足精准农业的需求。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精准农业 信息采集 模式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SAR的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反演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ASAR高级合成孔径雷达ASAR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结合MIMICS模型分析方法,研究ASAR后向散射数据与土壤湿度及冬小麦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冠层散射影响ASAR信号探测土壤湿度的深度,冬小麦生长初期(起身期前)ASAR信号探测土壤湿度的最佳深度为0~20cm,拔节期后ASAR信号探测土壤湿度的最佳深度为0~5cm。冬小麦抽穗期前,ASARIS2VV模式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湿度线性相关性较高,可以利用经验统计模型方法反演土壤湿度;冬小麦生长旺盛期(抽穗期),经验模型土壤湿度反演精度较差,多角度ASAR数据模型能够提高土壤湿度反演精度。利用该土壤湿度反演模型,起身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土壤湿度反演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25、0.0247和0.0298g/g。

关键词: 后向散射 土壤湿度 反演 冬小麦 AS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生长模拟三维场景整合平台设计

农业机械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基于组件和插件的农作物生长三维场景整合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一系列3D几何与计算组件,包括曲面、高度场、地形等3D对象,场景组织、绘制引擎、碰撞检测、动画生成等计算组件,以及光照、摄像机的虚拟对象;基于统一定义的插件接口,能够将由不同研究团队开发的植物生长可视化模拟模型嵌入到平台中,从而为农林植物生长模拟模型的整合、重用和互操作提供一个灵活的工具。平台提供了图形化的交互式设计界面,用户能够快速地构建一个复杂的三维农业生产场景,并进行交互式的农作物生长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平台的交互设计和三维场景绘制能够达到实时的速度,在600万多边形规模的场景中,场景绘制的刷新率达到18帧/s,能够满足实时交互的需要。

关键词: 植物生长模拟 可视化 三维场景 整合平台 交互式建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