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带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食品与机械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提高实验室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带中镉元素含量的准确性.方法:参照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对海带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后稀释定容,采用GF-AAS法测定海带中的镉含量;同时结合试验过程和数学模型,识别该测量不确定度的可能来源,计算各影响因素相关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将各分量进行合成,评定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结果:当海带样品中镉含量为0.202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8 mg/kg(k=2).结论:影响海带中镉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样品溶液中质量浓度的测定,且基本由标准工作溶液配制过程引入,其次加标回收率测定带来的不确定度也较大,今后应加强这两方面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海带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养殖模式澳洲淡水龙虾肌肉的氨基酸比较分析与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研究3种养殖模式下澳洲淡水龙虾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方法 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土池、水泥池和稻田模式下养殖的澳洲淡水龙虾成虾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氨基酸品质比较分析.结果 3种养殖模式澳洲淡水龙虾成虾肌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均为谷氨酸,次之为天门冬氨酸,最低为胱氨酸,但17种氨基酸中有11种氨基酸相互呈显著性差异(P<0.05);3种成虾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为40.87%~41.35%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值为69.11%~70.51%;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澳洲淡水龙虾肌肉蛋白与鸡蛋评价模式蛋白较为贴近,其必需氨基酸指数大小顺序是土池养殖模式(76.47)>稻田养殖模式(72.14)>水泥池养殖模式(71.93).结论 澳洲淡水龙虾属于优质食物蛋白质,其氨基酸品质以土池养殖模式为最佳,稻田次之,本研究结果为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及饲料开发等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澳洲淡水龙虾 氨基酸 土池 水泥池 稻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牛蛙虹彩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

中国兽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一种牛蛙(Rana catesbiana Shaw)传染性疾病的致病病原,本研究利用收集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病料的鲤鱼表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 cell line,EPC)出现变圆、脱落等典型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表明其可能为虹彩病毒,进一步的基因组PCR鉴定和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证实分离的病毒为一株蛙虹彩病毒(Rana grylio virus,RGV),称之为RGV-FJ.攻毒试验表明,感染RGV-FJ的牛蛙出现腹部及大腿出血,肝脏变白肿大,脾脏、肾脏及肺部出血等症状.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攻毒组牛蛙皮肤的黏液层细胞肿胀、排列紊乱,细胞间红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肝细胞肿胀或萎缩、坏死、排列紊乱,门静脉与肝组织剥离,红细胞渗出且肿胀成不规则形态;肾脏的肾小管管腔狭窄,细胞界限模糊,大量红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肺部囊泡细胞排列紊乱,有大量红细胞浸润、淤积.同时利用透射电镜在蛙的肺部观察到病毒粒子.PCR检测显示,攻毒组牛蛙肝脏、脾脏、肾脏、肠道、肌肉、皮肤和肺中均可检测到RGV-FJ,这表明牛蛙发生了 RGV-FJ的系统侵染;攻毒组牛蛙从攻毒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第4天的累计死亡率达到94.12%;并从病死牛蛙的主要内脏器官中重新分离出了 RGV-FJ.上述结果表明,分离的RGV-FJ具有较强致病性,这为进一步开展分离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牛蛙 虹彩病毒 MCP基因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菌一体化番茄基质栽培系统青枯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微生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水肥菌一体化基质栽培系统番茄青枯病害发生与根际群落结构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田间病情调查,统计番茄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感染青枯病和健康番茄植株根际基质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组成.[结果]番茄植株在生殖生长期(移栽后60 d)的发病率(6.17%)和病情指数(5.11)均大于营养生长期(移栽后30 d)(分别为2.5%和1.25).青枯雷尔氏菌在发病初期(1级和2级)植株根际分布数量显著大于发病后期(3级和4级).病株根际基质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低于健株根际基质.与健株根际基质相比,病株根际基质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含量极显著增加,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iobacteria)的相对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罗纳杆菌属(Rhodanobacter)和病原菌所在雷尔氏菌属(Ralstonia)相对含量显著增高,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其与青枯雷尔氏菌的分布数量呈正相关,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粒状胞菌属(Granulicella)、海管菌属(Haliangium)和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含量显著降低(P<0.05),RDA分析显示其与青枯雷尔氏菌的分布数量呈负相关.[结论]番茄感染青枯病后根际基质微生物多样性和有益菌群数量显著降低,因此,可以通过添加有益菌,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来抵御土传青枯病害.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根际 根际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FT水肥一体化栽培系统的设计及能耗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水肥一体化栽培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该系统能够使营养液按照设定的EC、pH和灌溉周期自动实现分区轮流灌溉,并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经实际运用证明,该NFT水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实现了NFT营养液的循环、间歇灌溉,配肥精度高,EC控制精度为±0.3 mS/cm.经试验,运用NFT水肥一体化系统栽培的上海青直接成本为0.195元/株,每株平均产量为0.118 kg.该系统满足温室NFT栽培灌溉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NTF(Nutrient film technique) 水肥一体化 栽培系统 能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份临床样品中羊口疮病毒F1L、B2L和GIF基因的进化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2021年福建省部分羊场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2021年采集的4份病料经PCR鉴定ORFV阳性的临床样品分别克隆其F1L、B2L和GIF基因,将获得的克隆质粒送往测序公司进行测序,将测序拼接后的序列上传至GenBank数据库中,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份临床样品中ORFV的F1L、B2L和GIF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0%~98.8%、98.4%~99.5%和97.2%~99.6%;与国内流行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4%~99.4%、97.4%~99.9%和95.7%~99.0%;与国外流行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5%~98.6%、97.9%~98.9%和95.6%~98.0%;与德国D1701弱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5%~96.8%、98.0%~98.7%和96.0%~96.4%,与NZ2参考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7%~98.1%、97.5%~98.1%和95.9%~96.1%。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4份临床样品中ORFV与吉林(NA17、SY17和CL18株)、福建SJ1株和印度MP株亲缘关系较近;与美国OV-IA82株、德国D1701弱毒株、新西兰NZ2参考株和中国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表明当前流行毒株可能是本省毒株、国内吉林GZ18株和国外印度MP株的重组毒株。【结论】获得4份临床样品中ORFV B2L、F1L和GIF基因序列并上传至GenBank数据库中,丰富了ORFV相关基因序列的数据库,同时阐明福建省部分羊场当前ORFV的流行特征,为福建省今后有效防控Orf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F1L基因 B2L基因 GIF基因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橄榄鲜食新品系"灵峰"和"闽清2号"主要性状综合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灵峰”和“闽清2号”橄榄是从福州地区的“长营”橄榄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鲜食新品系。2014年起在福建省闽侯县、闽清县和广东省饶平县进行两个品系高接换种试验,观测其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性状。结果表明,“灵峰”橄榄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40 g,可食率81.00%,总糖4.74%,总酸1.16%,可溶性固形物11.40%,钙1 230.00 mg/kg;果皮黄绿色,果肉黄白色,质地脆,化渣无涩味,回甘好,为晚熟类型。“闽清2号”橄榄果实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7.60 g,可食率82.40%,总糖3.10%,总酸1.19%,可溶性固形物8.83%,钙627.33 mg/kg;果皮绿色,果肉黄白色,质地脆,化渣无涩味,风味清淡,并且表现出丰产和稳产特性,为中熟类型。“灵峰”橄榄可作为鲜食品系,“闽清2号”橄榄可作为鲜食兼加工品系进行推广。

关键词: “灵峰” “闽清2号” 橄榄 鲜食 成熟期 单果质量 可溶性固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微藻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液的净化效果

中国沼气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蛋白核小球藻和钝顶螺旋两种微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浓度沼液中的生长特性、对沼液中污染物净化效果以及优势藻种品质安全情况,以获得可有效净化养猪场沼液污染物并能积累生物量的微藻.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比钝顶螺旋藻更耐污,两种微藻在低浓度沼液(10%和20%)中生长较好,培养10天后蛋白核小球藻OD680最高D0处理为2.12,螺旋藻OD560最高L0处理1.73.利用20%浓度沼液培养蛋白核小球藻和钝顶螺旋藻,经10 d培养结束后,蛋白核小球藻最大生物质产量能达到1.31g·L-1,而钝顶螺旋藻的最大生物质产量为1.09 g·L-1.蛋白核小球藻对沼液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6.82%、75.04%、86.05%、57.87%、93.50%和77.92%,高于钝顶螺旋藻.经沼液培养的蛋白核小球藻,其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干重的61.87%,且Hg、Cd、Pb、As和Cr含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因此,蛋白核小球藻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液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所获藻粉还可作为鱼饲料植物蛋白源,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猪场沼液 蛋白核小球藻 钝顶螺旋藻 净化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海水养殖石首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比较

水产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海水养殖石首鱼类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及宿主遗传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采用基于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福建宁德三都澳养殖的5种石首鱼类(大黄鱼、黄姑鱼、状黄姑鱼、和眼斑拟石首鱼)的肠道菌群进行16S rDNA V3~V4区测序分析.各样本得到unique tags的数目为20351~43347个,上述5种鱼类分别得到479、626、603、518和556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类注释结果显示,这些OTUs可划归33门273属.5种石首鱼类肠道内容物和肠道壁样品均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主要优势菌群,约占总菌量的70%,在大黄鱼肠道菌群中,螺旋菌门细菌占比达26.19%,也是其主要优势菌群.在属分类水平上,芽孢杆菌属、发光杆菌属、弧菌属、金黄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等属细菌是5种养殖石首鱼类的主要类别.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表明,Shannon多样性指数:黄姑鱼>状黄姑鱼>眼斑拟石首鱼>>大黄鱼,这些养殖石首鱼类的肠道内容物菌群的多样性均高于肠道壁.对上述鱼类种间的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显示,大黄鱼与眼斑拟石首鱼之间肠道菌群的相似度要高于黄姑鱼、状黄姑鱼和,而黄姑鱼、状黄姑鱼和间的相似度较高.研究表明,5种海水养殖石首鱼类肠道菌群中存在自身特色的核心菌群,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与种类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相似,说明肠道菌群结构与宿主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为养殖石首鱼类饲料及益生制剂的开发、病害的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宿主遗传因素对鱼类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提供相关实验证据.

关键词: 石首鱼 肠道 菌群结构 16S r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秝S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秝S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RGD-7S为母本与保持系福农B杂交育成的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具有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中抗稻瘟病、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等特点,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秝S 温敏核不育系 抗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