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北京市2014年APEC期间及前后城区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选择北京城区12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研究APEC前后及期间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分析污染物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APEC期间采取的临时减排措施对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除O_3外,APEC期间污染物浓度低于非APEC期间,各污染物浓度在会间逐日变化呈"M"型、日变化最为平稳(α=0.05,Sig>0.05),基本呈从北至南、从西至东的递增趋势,O_3浓度空间变化和NO_2的相反耦合度最高(p=0.01,r<-0.80);PM_(2.5)、SO_2、NO_2和CO相互间在不同时段呈不同水平的正相关关系,但O_3在和其他污染物呈负相关。大气污染物浓度主要受排放源、气象因素、区域传输及污染物相关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SO_2、NO_2、CO浓度和温度负相关性显著(α=0.05,Sig<0.05),NO_2、CO、PM_(2.5)和湿度负相关性极显著(α=0.05,Sig=0.00<0.05)。PM_(2.5)为APEC期间首要污染物,PM_(2.5)浓度在各因素综合影响下降低,使得会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水平,因此,APEC期间采取的减排措施取得成效,可为相关环保部门采取合理有效的环保手段提供指导。


利用体外实验方法评估稻米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和健康风险
《生态毒理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稻米中镉(Cd)的生物可给性与稻米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稻米摄入而导致的Cd健康风险,从湖南某些地区采集了16个稻米样品,利用in vitro方法研究了这些稻米中Cd的生物可给性及其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16个样品中,有13个样品的Cd含量超过稻米中Cd的限量标准(0.2 mg·kg-1)。稻米中Cd的溶解态含量及其生物可给性变化较大,胃阶段和肠阶段Cd的溶解态含量范围分别为0.102~1.70 mg·kg-1和0.015~0.249 mg·kg-1,平均值分别为0.698 mg·kg-1和0.103 mg·kg-1,胃阶段和肠阶段Cd的生物可给性的范围分别为56.8%~82.0%和6.62%~15.9%,平均值分别为70.9%和11.1%。模拟肠液中Cd的溶解态含量与稻米的纤维含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如果不考虑稻米中Cd的生物可给性,所采集的所有稻米样品的摄入都将导致成人和儿童健康风险。如果我们考虑了稻米中的生物可给性,只有31%的稻米样品会对成人产生健康风险,将有50%的稻米样品会对儿童产生健康风险。


蚯蚓粪及浸提液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生测和盆栽试验,研究了蚯蚓粪及其浸提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蚯蚓粪浸提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和卵的孵化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当浸提液浓度为90%,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71.63%,离体卵的孵化率仅为11.88%。对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击倒和致死作用,当浸提液浓度为90%,2龄幼虫的死亡率达88.46%。盆栽试验表明,栽培基质混入蚯蚓粪对番茄根结线虫病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当蚯蚓粪占栽培基质的比例为75%时,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但对番茄的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株高仅为47.33 cm,地上部鲜重仅为84.15 g;而当蚯蚓粪比例为25%时,番茄的生长情况最好,株高为61.33 cm,地上部鲜重为241.65 g,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36.3%。


几种除草剂在陇东旱塬区玉米田的应用效果
《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田间测定了9种茎叶除草剂对陇东旱塬区露地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对露地玉米的生长发育均无明显影响。22%烟嘧·莠去津悬浮剂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均超过81.0%,鲜质量防效均超过93.0%,玉米增产191.2%,30%苯唑草酮悬浮剂+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超过93.0%,对阔叶杂草株防效达到81.7%,鲜质量防效较差,为35.9%,玉米增产106.1%,2种除草剂均适宜在各类杂草混合发生的玉米田应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超过93.0%,但对阔叶杂草防效差或无效,玉米增产77.3%,适宜在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玉米田应用;550 g·L-1硝磺草酮·莠去津悬浮剂、100 g·L-1硝磺草酮悬浮剂、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和25%2甲·辛酰溴苯腈乳油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为85.5%、89.2%、81.9%和63.3%,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2.6%、96.6%、92.1%和97.3%,但对禾本科杂草无效,玉米增产幅度分别为123.7%、144.0%、110.5%和138.0%,均适宜在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玉米田应用;其他2种除草剂除草效果差或无效,不宜以单剂应用。


马蔺重金属ATP酶基因HMA 2的RNAi载体构建及其遗传转化
《草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金属ATP酶基因HMA2介导的Cd长距离运输对植物体内Cd的分配及解毒起重要作用。然而,有关马蔺(Iris lactea)体内Cd长距离运输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马蔺根中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获得了重金属ATP酶基因片段,以中间载体pHANNIBAL和植物表达载体pART27为基础,采用酶切和连接的方法,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含有IlHMA2基因片段反向重复序列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ARTG1G2,用冻融法将此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GV3101,并转入到马蔺幼苗体内获得了IlHMA2-RNAi转化株系。这将为阐明IlHMA2介导的Cd长距离运输在马蔺适应重金属镉污染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马蔺 重金属ATPase酶 镉富集与耐受性 RNAi载体构建


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主要育苗方式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白菜类蔬菜小株采种占地时间短,种子产量高。农户利用自建的育苗设施制种,成本投入减少,管理上省工,制种效益好。但要注意小株采种的适用范围和采用合适的育苗方式。高质量商品种子可以提升蔬菜品种的潜能与竞争力,是保持品种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白菜类蔬菜(大白菜、小白菜)杂种一代推广面积的增加,大田种子用种量也随之猛增。大白菜、


农民互联网应用采纳决策及应用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郊区712名农民的调查数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CSSCI
摘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并没有缩小城乡互联网应用差距,研究影响农民互联网应用采纳的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农村"互联网+"推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郊区712名农民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t模型和泊松模型,对农民使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意愿和采纳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转移就业状况、对互联网应用的认知感受对农民采纳决策和采纳强度有显著正向作用;非农就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对采纳强度影响显著,但对采纳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以往的信息化推广措施对农民采纳决策和采纳强度作用有限。为此,应针对农民需求开发实用、易用的互联网应用,加强使用技能培训,让农民从"互联网+农业"中获益。


果村温室芹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果村温室芹菜8月上旬播种,通过选用特定品种、高密度定植和采取配套的管理措施,生产的芹菜品质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收获,上市时正逢市场紧俏期,产品价格高。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果村,地处北京的南端,号称京郊芹菜第一村。果村种植芹菜有十几年的历史,芹菜的种植茬口是秋冬季温室栽培,生产


鲟鱼亲鱼期营养强化饲料
《中国水产 》 2017
摘要:技术简介亲鱼的营养对提高产卵量、卵和仔鱼质量以及仔稚鱼生长与存活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亲鱼的营养强化有助于提高其繁殖性能,为了获得大量的优质苗种,亲鱼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亲鱼的营养需求与处于生长期的鱼苗、鱼种和育成阶段不尽相同,又缺乏必要的室内和室外养殖环境,以及饲养亲鱼的高成本等原因,亲鱼营养是目前鱼类营养研究中涉及最少的领域。针对此现状,借助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