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早熟甘蓝几个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2005

摘要:对10个早熟甘蓝品种(系)几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其他几个性状对叶球重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叶球纵径(1.1472)>球形指数(-0.8110)>中心柱长(-0.6441)>株高(0.6250)>紧实度(0.4207),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3266,-0.8033,0.5867,0.9431,-0.5242。因此,提高叶球产量应主要考虑提高株高和叶球纵径,同时兼顾球形指数的降低。

关键词: 甘蓝 相关 通径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个性化甜瓜新品种丰雷的种植技术

农业知识 2005

关键词: 甜瓜 个性化 种植技术 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天津市9个区县的20份番茄晚疫病样上分离纯化出15个菌株。利用含有不同单显性抗番茄晚疫病基因的番茄材料TS19、TS33、W.Va.700、L3708和LA1033作为鉴别寄主,确定其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天津市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有3种类型,即T0、T1、T1,2其中T0小种占所测菌株的6.67%,分布在北部新菜区;T1小种占60.00%,各个区县均有分布;T1,2小种占33.33%,主要分布在近郊的老菜区。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椰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天津农业科学 2005

摘要:综述花椰菜雄性不育性的特征特性、遗传机理及其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关键词: 花椰菜 雄性不育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R&D投入与产出浅析

天津科技 2005

摘要:分析了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1996—2005年间R&D活动投入和产出情况,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96—1998年、1999—2002年、2003—2005年,3个阶段的R&D经费投入增加十分显著。随着经费投入的增加,我所育成的品种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对于申请专利重视程度不够,1996—2005年仅申请专利1项。

关键词: R&D活动 农作物研究 天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转基因恢复系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CSCD

摘要: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和抗二化螟的SCK(修饰后的CpTI)基因导入到优质粳稻恢复系超优一号中。经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经田间除草剂抗性检测和二化螟接种鉴定,表明转基因稳定株系直到T6仍表现高抗除草剂且没有分离,说明bar基因能稳定遗传并高效表达;转基因恢复系与非转基因恢复系相比,抗虫性有所提高,但提高程度在株系间有差异。经对转基因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进行除草剂检测和优势测定,表明转基因杂交稻也高抗除草剂,且F1全部正常结实,结实率达80%以上,并具很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亲本抗性基因通过制种已转移到F1中并得到高效表达,同时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没有改变原受体的优良性状;经对部分转基因杂交稻进行纯度鉴定,表明秧田喷施除草剂后,本田的不育株率和杂株率明显降低,特别是两系杂交稻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粳稻 转基因恢复系 基因枪转化 除草剂抗性 SCK基因 bar基因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白粉病生测技术的改进

天津农业科学 2005

摘要:就黄瓜白粉病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以孢子悬浮液喷雾法较抖粉法重复性好,结果更趋稳定;几种不同的生测方法比较腈菌唑、烯唑醇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以叶盘沾药法、子叶琼脂培养法和叶盘沾药漂浮法好于其它方法,其EC50的敏感性分别高于常规的苗期喷雾法。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生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方农科院发展科技产业中的几个关系及建议

天津农业科学 2005

摘要:简述了地方农科院科技开发及科技产业工作代表性运作方式,提出了地方农科院科技开发及产业工作的三种类型,论述了发展科技产业工作中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方农科院 科技产业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超高产品种津星1号的高产途径及栽培要点

天津农业科学 2005

摘要:为解决津星1号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生育期过长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途径及栽培要点。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栽培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J株(天津分离株)感染仔猪的病理学

中国兽医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0~15日龄健康仔猪20头,随机分为攻毒组(15头)与对照组(5头),攻毒组滴鼻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J株,3 mL/头;对照组滴鼻接种无PRRSV的细胞培养物,3 mL/头。攻毒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水肿、打喷嚏、呼吸急促、嗜睡、体温略升高。攻毒组与对照组在试验开始后24 h、7 d、14 d、21 d、28 d分别剖杀3头和1头仔猪,采集肺、脾、肾、扁桃体及各部位淋巴结作免疫组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迅速采集肺组织,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试验结果表明,PRRSV SJ株主要感染仔猪的肺脏与脾脏。免疫组化观察,攻毒后24 h~7 d,肺门淋巴结和扁桃体PRRSV抗原阳性反应最强;攻毒后14~28 d,脾脏PRRSV抗原阳性反应最强。攻毒后14~28 d,显微病变可见肺组织发生弥漫性、局灶性或间质性肺炎,肺泡隔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而明显增厚。超微病变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中单核细胞增生,核孔消失,核内有异染色质聚集,Ⅱ型肺泡细胞高度变性等。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仔猪 免疫组化 显微变化 超微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