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认识与思考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玉米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玉米粮经饲兼用。近年玉米消费呈刚性增长,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递增。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对确保国粮安全、促进农牧业发展、提速粮食加工业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迫在眉睫。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农机农艺互动,社会化服务促动,梯度推进带动,多项技术联动。主要措施:加大收获机械购机补贴力度,深入种植制度改革,创造机械化生产优质条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示范推广,积极培育玉米机械化作业市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玉米装备技术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麦2号”套种“内单314”“四改一增一配方”技术研究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尤其以当地小麦为原料生产的河套系列面粉久喻盛名。但是,近年来市场价格的走势导致单种小麦及小麦套玉米面积逐年下降,为了提高小麦套种玉米的经济效益,在巴彦淖尔市黄灌区小麦套玉米种植结构基础上,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于2005年开始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农区、半农半牧区养羊小区建设模式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09
摘要:1概念养羊小区,是指在某一适合养羊的地块,集中建造养羊基础设施,并由农牧民分户经营管理的一个专业养羊区域。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饲养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符合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螟性诱剂的不同诱捕器田间诱捕效果分析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对两种不同的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诱捕器的诱捕效果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t=4.3994,p=0.0003,p<0.01),水盆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桶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燕麦种成熟胚诱导条件的优化
《杂粮作物 》 2009
摘要:选用3个燕麦种,利用混合正交设计方法研究成熟胚形成愈伤组织特性和筛选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接种前种子处理时间与种子大小没有相关性,六倍体燕科1号需21 h,二倍体裸燕麦需20 h,四倍体大燕麦需18 h;综合分析愈伤组织出愈特性、生长状态和生长速度等,3个燕麦种培养难易程度燕科1号、大燕麦、裸燕麦;MS+2,4-D 4 mg/L+NAA 1 mg/L+蔗糖30g/L是燕科1号成熟胚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2,4-D5 mg/L+NAA2 mg/L+CH400 mg/L+Pro 500 mg/L+蔗糖30 g/L是大燕麦适宜的培养条件,裸燕麦对应是2,4-D 1 mg/L+NAA1mg/L+CH200 mg/L+Pro500 mg/L+蔗糖20 g/L。在参试的7个因素中,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作用具体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基因型、KT、NAA、2,4-D、Pro、蔗糖、C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引起鸡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09
摘要:笔者长期在生产第一线与养鸡专业户打交道,亲眼目睹了很多鸡群鸡只之间,啄羽、啄趾、啄肛、啄蛋、啄物等互啄、乱叨现象,致使其伤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下面就引起鸡啄癖的原因及防制措施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内单314”超高产栽培技术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内单314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最新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茎秆粗壮,穗位整齐一致,抗倒伏能力强。活秆成熟,保绿性好,适宜机械化作业。群体结构合理,光能利用率高,适宜密植。该品种是一个具有高产潜力的高水肥品种,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合理的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经过几年试验,总结出一套可以发挥品种特性、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适宜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文章就国内外燕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按照不同的外植体分别介绍了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成熟胚是选用最早、最多的外植体,其次是幼胚和幼穗,叶片、花药、颖片等较少,其中部分研究结果获得了再生植株以及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运用多元遗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0个二棱大麦品种11个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亩穗数、穗长和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3.81%、19.83%和18.64%,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52%;小区产量与生育期成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成极显著正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3.43%。性状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反映了数量性状遗传的"一因多效"和"多因共效"特性及相关性状间的协同变异趋势。在品种选择上,首先应考虑生育期和单株粒重,同时结合株高、穗长、主穗粒数、主穗粒重等性状,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平衡,优化栽培技术,以达到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