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农技服务 》 2016
摘要:本文在对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对策思考。


秋竹村“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福建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调研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秋竹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分析该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意见。


供给侧视角下农业定制化发展的模式和思路
《福建农业 》 2016
摘要: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旨在加快消化过去的农产品库存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建设。农业定制符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通过创新农业价值,拓展农业生产领域,延伸产业链,通过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个性化、多元化与服务型农业可定制产品的发展,此外,定制农业还能弥补农产业比较效益低的劣势,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北分院的部分功能设置与建设目标
《台湾农业探索 》 2016
摘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北分院的设立,主要立足于闽北农业发展实际,通过科学规划、准确定位,重点服务于闽北现代农业的发展,尤其在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方面提供有力保障。该文介绍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北分院的3个功能设置与定位,即现代设施农业研究、农民技能培训平台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同时提出这3个功能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北分院 功能设置 建设目标


基于科技期刊视角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应用创新
《台湾农业探索 》 2016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指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有力推手。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科技期刊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及优势,提出科技期刊应从网络平台建设、个性化服务、深化知识服务等方面推进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建设。


农村人才缺失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以周宁县七步镇柿洋村为例
《福建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总结周宁县七步镇柿洋村基本情况及人员结构,分析制约柿洋村大量人员外出的主要原因,从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条件、增强内生动力和加大扶持力度四个方面解决柿洋村新农村建设人才问题。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养猪舍的设计与应用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2016
摘要:新型低位微生物发酵床是在传统漏缝地板的下方建设发酵床,由漏缝地板与发酵床结合形成。低位微生物发酵床利用谷壳、锯糠、椰糠做垫料,加入微生物发酵剂,混合搅拌,平铺在发酵床内。发酵床表面建立一个轨道运行的翻堆蛟龙,定期翻堆混合垫料。猪群排泄物通过人工收集或经漏缝地板漏到发酵床上,经微生物发酵,消除臭味,分解粪污,发酵产生有机肥,达到养猪污染治理的目的。


信息伦理视角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
《人才资源开发 》 2016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模式,推动着社会道德向开放性、多元化以及边界性的方向发展,对传统伦理观构成了一定的冲击。正是基于此,笔者从探讨档案信息伦理的基本内容入手,分析档案信息伦理的功能和价值,指出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伦理冲突问题,并从完善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伦理的视角出发,提出信息伦理建设的对策,为档案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花生谷氨酸脱氢酶基因AhGDH1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摘要:运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花生1个谷氨酸脱氢酶基因cDNA序列,同时设计引物以花生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经测序得到证实,命名为AhGDH1,GenBank登录号:KT933119。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蛋白从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域、信号肽导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 713bp,包含1个1 236bp开放阅读框,编码411个氨基酸;该编码蛋白含有谷氨酸脱氢酶两个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同源比对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鹰嘴豆等植物的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进一步确定该蛋白为谷氨酸脱氢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