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省辣椒夏季育苗技术
《中国瓜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辣椒秋冬茬设施栽培效益较好,但需于夏季育苗,而夏季气候环境复杂多变,极其不稳定,在生产上给育苗工作造成诸多不利。笔者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介绍了夏季育苗的前期准备、育苗时间、品种选择、播种量、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控、壮苗标准等关键技术,以期为夏季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系)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对海拔的响应
《贵州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紫苏的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选取5个海拔梯度(398~1 391m)试验点种植6个紫苏品种(系)(奇苏1~6号),收获后检测紫苏含油量及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对不同海拔试验点的响应不同,奇苏1号在镇宁县(海拔1 391m)、开阳县(615m)、思南县(398m)和福泉市(821m)以及奇苏4号在开阳县试验点含油量较高,平均含油量47.27%;奇苏4号在开阳县、湄潭县(海拔802m)、思南县和镇宁县以及奇苏3号在开阳县种植的α-亚麻酸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65.03%;奇苏1号、奇苏2号、奇苏4号和奇苏6号在镇宁县种植及奇苏3号和奇苏5号在福泉市种植的籽粒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以含油量为目标性状,奇苏1号含量较高,适宜贵州省内不同海拔点种植;若以亚麻酸含量为目标性状,奇苏4号含量较高,适宜贵州省内不同海拔点种植;以不饱和脂肪酸为目标性状,偏高海拔地区种植紫苏其籽粒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消解-ICP-MS测定奶粉中金属元素含量
《现代食品 》 2017
摘要:采用微波消解法对奶粉标准物质及实际样品前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锰、锌、钡的含量。结果表明,各金属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8.9%~96.9%,测定值均在证书值范围内,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 金属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微波消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速匀质超声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多环芳烃
《化学通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建立了用于检测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超速匀质超声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以乙腈为提取剂对水体沉积物中16种PAHs进行提取,然后用铜粉净化,所得净化液经浓缩、丙酮定容后用Agilent HP-5MS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全扫描检测。采用质谱检测器根据NIST 05谱图库比对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的检出限在0.004~0.028μ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71.3%~117.2%,相对标准偏差(n=7)在1.2%~9.8%之间。通过对实际样品中PAHs的分析表明,该法检测快速,溶剂用量小,可以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及代谢物在西伯利亚鲟疾病模型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规律
《食品工业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20℃条件下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西伯利亚鲟口灌恩诺沙星(剂量10 mg/kg)后,其血液中药代动力学规律,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对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及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二室模型,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0.37 h和1.12 h;峰浓度值C_(max)分别为0.329和0.164 mg/L;表观分布容积V_d分别为40.12和49.239 L/kg,吸收半衰期T(1/2)α分别为5.732和8.17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5.131和40.521 h。与健康西伯利亚鲟相比,恩诺沙星及代谢物在受感染的西伯利亚鲟体内,吸收相对缓慢,消除也慢。恩诺沙星在疾病模型西伯利亚鲟肝脏和肌肉中的消除方程分别为:C=0.13e~(-0.005t),C=2.31e~(-0.006t);R~2≥0.825;环丙沙星在疾病模型西伯利亚鲟肝脏和肌肉中的的消除方程分别为:C=4.412e~(-0.007t);C=4.915e~(-0.004t);R~2≥0.75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茎行向及芽向对间作木薯和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薯品种华南8号和花生品种贺油12号为材料,采用木薯宽窄行间作花生法,设置木薯种茎芽眼朝向东、南、西、北共4个处理,其中芽眼朝向东和向西处理属于东西行向,芽眼朝向南和向北处理属于南北行向,研究木薯种茎行向及芽向对木薯花生间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行向处理木薯的鲜薯和淀粉产量比东西行向处理的高10.7%、10.1%,东西行向处理的花生荚果产量比南北行向处理的高8.4%;芽向处理木薯的鲜薯、淀粉产量排序均为种茎向北最高,其次为向南和向东,向西最低,向北处理木薯的鲜薯和淀粉产量比向西处理的高20.5%、19.7%;花生荚果产量排序均为种茎向西处理最高,其次为向南和向东处理,向北处理的最低,向西处理的荚果产量比向北处理的高19.3%。综合分析认为,南北行向比东西行向更利于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更利于提高花生产量,花生行北侧或西侧的木薯的鲜薯产量和淀粉量比南侧或东侧的高,木薯行南侧或西侧的花生荚果产量比北侧或东侧的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