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686条记录
辣椒疫病与土壤关系的研究

中国蔬菜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自 1979年以来辣椒疫病( 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石河子、伊犁、奎屯、哈密、吐鲁番及库尔勒等地陆续发生。至今发病面积约达2333hm2,发病死秧率20%~60%,是新疆辣椒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 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生长季节降雨很少,辣椒生长主要依赖灌溉。在灌溉条件下,辣椒疫病主要在根部和茎基部发生,导致辣椒全株萎蔫或青枯死亡,而茎、叶、果发病极少,是典型的土壤和水传病害。国内对辣椒疫病菌鉴定的文章较多,而对发病条件特别是土壤性质与发病的关系研究较少,而控制病原菌所要求的条件是当前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进行了土壤条件和辣椒疫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试验方法 一、土壤种类试验 供试土壤有粘土、壤土和砂土3种,分别装入大营养钵(13cm X 12of X 10c叫中,每钵栽辣椒6株。辣椒始蕾期接菌,菌种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将斜面菌种在燕麦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10天,每钵接菌量为s.scm‘平板菌落,用’植物组织捣碎机切成2~3mm菌块,加清水100mL浇灌土壤,接菌后浇水保湿。 二、有机肥数量试验 供试土壤含有机质lqo。有机肥是腐熟的羊粪,过筛后按土肥干重3:1、5:1和8。I混匀后装营养钵定植辣椒苗。每处理为4钵,重复两次。辣椒现营期接菌。 三、土坯温度试验 试验在恒温箱内进行。设10、15、20、25、30、35℃等6种温度处理。采用营养钵育苗,每个处理8钵。其中6钵接菌,2钵不接菌观察不同温度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四、土壤含水量与发病的关系 采用成株期盆栽试验,设水量为每盆浇水20 0、 40 0和600mL3个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两天浇水1次。接菌量为每盆scm’平板菌落。为测定土壤含水量另设不接菌的相同水量处理,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土壤栽培方式试验 试验在网室进行,采用平畦、垄栽和覆膜垄栽3种方式。平畦行距为40cm,垄栽距离为80cm,垄高为30cm。小区面积20m‘。8月7日用大田病株剪碎后士表接菌,接菌后连续浇水2次。 结果和分析 一、土坯种类与发病的关系 定量浇水后观察,砂土渗水最快,粘土积水时间较长。试验结果(表1)说明:士壤种类和发病有明显关系。砂土发病最轻,壤土发病稍重,粘土发病最重。 二、有机肥数量与发病的关系 试验调查结果,有机肥数量和辣椒疫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有机肥与土1:3、1:5和1:8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6.7畅、81.3qo和91.7畅,说明有机肥数量多可减轻发病。 三、土壤温度与发病的关系 温度试验结果(表2)说明:在10C下辣椒不发病,15~35C下均可发病。温度的高低对潜育期和发病率均有明显影响,其结果与新疆5~6月病害发生较重较为一致。 四、土壤含水员与发病的关系 浇灌600、400、200mL水的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8.5%、20.1%和11.4qo。接菌6天调查;辣椒发病率分别为86.7畅、70f和45qo。试验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发病有明显的关系,土壤湿度高发病重,土壤湿度低发病轻。 五、栽培方式与发病的关系 在平畦、垄栽和覆膜垄栽三种方式中,以地膜垄栽发病最轻,产量最高。平畦发病最重,产量最低(表3)。 结论 研究表明:辣椒疫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粘土发病较重,砂土和壤土发病较轻,土壤和有机肥比例在8:1时发病较重,3:1时发病较轻;土壤含水量高的发病较重,土壤含水量低的发病较轻;土壤温度为25~35C时发病较重, 15~20C时发病较轻;采用平畦栽培发病较重,地膜垄栽发病较轻。其中又以土壤温、湿度和栽培方法与发病的关系最为显著。辣椒疫病与土壤关系的研究@王志田$新疆农科院值保所!乌鲁木齐市830011 @崔元瑜$新疆农科院值保所!乌鲁木齐市830011 @何江$新疆农科院值保所!乌鲁木齐市830011 @杨华$新疆农科院值保所!乌鲁木齐市8300111藤森基弘.疫霉病的生态和防治.植物防疫,1981,35( 10): 443~447 2北京农业大学植病生防泽.植物病原生态学与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3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委会.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农业出版社, 1981.1412~1413 4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编,陈延熙译.植物病害的发生和防治.农业出版社,1981.69~78 5W.E.弗赖伊著,黄亦存等译.植物病害管理原理.科学出版社,1988.92~1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资助研究项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研制出农用可调节定流量阀

灌溉排水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日本是个四面临海的岛国,山高谷深,水流短急,自古以来,水利一直受到重视。近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开发新水源的造价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有水资源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便于灌区用水管理,防止分水时流量失控,浪费水量,日本旱地农业振兴会和横田制造厂技术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试验,最近开发出可调节定流量阀门系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与老芒麦混播优势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15)N示踪技术通过盆栽和草场小区试验,研究新疆大叶苜蓿、北疆苜蓿与老芒麦混播,不同种间比例组合的作物生长和氮行为。首蓿固定的氮比土壤氮更易为与之混作的老芒麦吸收利用。老芒麦能从与之混作的紫花苜蓿固定的氮中获得植株生长所需34.9%的氮,使老芒麦对肥料氮的需求降低了20.7%,对土壤氮的需求降低了35.2%。从而减轻了禾本科牧草对混播系统中肥料和土壤氮的竞争,並使首蓿的固氮率提高19.5%。苜蓿与老芒麦混播的适宜的种间比例组合是1∶1。适宜组合的混合干草产量、氮产量、苜蓿固氮和固氮产物转移都最高。适宜组合混合干草中老芒麦与苜蓿的组成重量比为1∶0.9,搭配合理,营养完全。

关键词: 牧草混播 ~(15)N稀释 固氮转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北部的八种VA菌根真菌

真菌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为继“我国北部的七种VA菌根真菌”之后的续篇,报道了从北京、新疆和吉林分离的八个种: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 Trappe,蜜色无梗囊霉A.mellea Spain& Schenck,稍长无梗囊霉A.longula Spain & Schenck,近明球囊霉Glomus claroideumSchenck & Smith,集球囊霉G.fasciculatum(Thaxter)Gerd.& Trappe,emend.Walker& Koske,地球囊霉G.geosporum(Nicol.& Gerd.)Walker,何氏球囊霉G.hoi Berch &Trappe,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x Schenck & Smith。其中,细凹无梗囊霉、蜜色无梗囊霉、稍长无梗囊霉和何氏球囊霉等4个为我国新记录种。本文报道了上述8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孢壁组织化学反应及生境状况。

关键词: VA菌根真菌 无梗囊霉 球囊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辐照保藏甜杏仁的研究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60)Co γ射线对甜杏仁杀虫灭菌的研究。结果表明,杀死甜杏仁表面上虫卵的适宜剂量为3.5kGy,常温下可保藏7个月以上,完好率为100%,微生物可减少99%以上。可安全越夏保存。辐照甜杏仁的主要化学成份未发生明显变化。

关键词: 甜杏仁 γ辐照 杀虫灭菌 辐照保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药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田间试验

生物防治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库尔勒香梨是新疆主要特产之一,果实皮薄肉脆,果汁清香甘甜。近年来遭受腐烂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发展。1987~1989年,我们在巴州沙依东园艺场进行了防治试验,初步结果如下: 一、供试药剂 抗生素S-921浓缩液(江苏宜兴生物农药厂生产),843-康复剂水剂(山西阳泉曙光化工厂生产),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七五”期间棉花科研成果

中国棉花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七五”期间,新疆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总产持续提高,年均植棉35.7万公顷,年均总产30.3万吨。1990年棉田面积达42.7万公顷,每公顷1035公斤,总产超过50万吨。棉花科研生产均取得丰硕成果,培育新品种10个,获得省级奖励13项。现将获奖及审定鉴定的棉花成果简报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博斯腾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初步评价

干旱区研究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对博斯腾湖浮游植物自1987年7月至1989年9月连续进行了12次采样,布设12个采样点,进行了种类组成、种群数量、生物量、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等群落生态学的调查和初步研究,并对博斯腾湖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进行了总评和分区评价。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78属131种。浮游植物数量年均达388.19万/升(细胞数)。秋季最高,为786.79%/升,冬季最低,为47.47万/升,春季为265.93万/升,夏季为428.55万/升。秋季各点多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占优势,春、夏季多以绿藻门的骈胞藻占优势。冬季多以绿藻门的栅列藻占优势。甲藻门的飞燕角甲藻为全湖性的广布种,它不因季节和点位改变而变化。硅藻门的种类最丰富。优势种主要是β—中污生物带种,其次是α—中污带种。多样性指数在1.96—2.13之间。从多样性指数和初级生产力计算结果及其它多项指标看,博斯腾湖大湖区水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污染区趋势为:Ⅲ区>Ⅴ区>Ⅳ区>Ⅱ区>I区。博斯腾湖属于绿—蓝甲藻型中营养湖泊。与70年代博斯腾湖浮游植物调查资料对比,表明近年来,人为因素使博斯腾湖富营养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关键词: 博斯腾湖 浮游植物 种群结构 优势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A菌根对玉米吸收利用磷肥的影响

土壤肥料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用~(32)P示踪法研究了在新疆石灰性土壤上,接种两种菌根,在4个施磷等级下对玉米的磷素营养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水平为0,9.5,19和38mgP/kg±时,接种Glomus mosseae都能明显增进玉米对磷素的吸收,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接种Sclerocystis sinuosa仅在施磷量为38mgP/kg土时,对玉米的生长和磷肥利用率有明显效果。VA菌根还能大大提高后作玉米对残留磷肥的吸收利用。

关键词: VA菌根 (32)~P示踪 利用率 后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羞草扫描电镜观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叶片,叶枕和叶柄的表面结构,为解释它的接触运动提供结构证据。

关键词: 含羞草 表面结构 接触运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