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银北灌区排水沟水的化学特征及其灌溉效应
《水利学报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银北灌区5个沟水利用点为例,分析评价排水沟水的化学特征、沟水灌溉的盐渍化风险及灌溉后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表明,暖泉农场排水沟水为重碳酸盐钠型水,其它均为氯化物钠型水。灌溉中后期排水沟水各项盐渍化指标明显小于灌溉初期,除前进农场外,沟水灌溉的盐渍化危害程度较轻。土壤中盐类主要成分为钠、钙的氯化物一硫酸盐;土壤质地对灌后的盐渍化有明显影响,质地较轻的沙壤土不易积盐;长期淹灌种植水稻,地下水位较高,为保持土壤性状良好,宜改为水旱轮作方式。采用与耐盐作物轮作、引山洪水冲洗及实行水旱轮作等,能起到良好的调节水盐改良土壤作用,沟水灌溉的效果比较稳定。


基于PIV的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宁夏农林科技 》 2011
摘要:利用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的防风效益。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明显增加地表粗糙度,提高土壤颗粒起动风速。免耕(NT)措施下地表垫面粗糙度最大,其次为翻耕覆膜(PT),常规耕作(CT)最小。相应地,NT和PT措施下起动风速分别比CT增加31.89%和16.70%。保护性耕作还可减少农田土壤风蚀速率,CT措施下平均风蚀速率是NT和PT措施的3~4倍。由此可知,覆盖措施(覆膜和冬小麦)对减少农田土壤风蚀的作用更突出。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风蚀 风洞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枸杞区域试验的产量因素比较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比较5个枸杞新品系YX-04-001、04-03-32、06-02、06-16、06-03和对照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因素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点以及品系间,均存在差异。相对于对照,5个枸杞新品系的产量因素均表现出了优势,其中06-16表现出果形大、产量高等优良品质,其鲜果千粒重为1 270 g,比对照提高了78.45%;大于0.8 g的鲜果个数比例为85.33%,比对照提高了144.78%;干果特优级率为77.84%,比对照提高了97.56%;16-16品系的单株产量比对照提高了61.02%,是个高产、适应性强的枸杞新品系。


引黄灌区设施葡萄“1+1”模式化栽培技术
《宁夏农林科技 》 2011
摘要:设施葡萄"1+1"模式化栽培技术,即在设施葡萄栽培中每年留1根结果母蔓和1根预备蔓,果实采摘后将结果蔓疏除,保留预备蔓成为下年结果母蔓,使葡萄每年结果部位稳定,连年丰收,可有效解决设施葡萄传统栽培中存在的蔓架逐年攀高、结果部位外移、产量品质下降、管理不便等问题。该技术操作简单,适合密植,定植400 d后产量可达37 500 kg/hm2。


不同春小麦品种碳同位素分辨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春小麦品种年际间碳同位素分辨率(Δ)的稳定性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选择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品种Δ及不同部位Δ的差异,并分析了Δ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同一品种的Δ差异很小,稳定性好,同一年份不同品种的Δ差异较大,旱地小麦品种的Δ低于水地小麦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Δ存在较大差异,叶片Δ与茎秆Δ很接近,且高于籽粒Δ。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旱地小麦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低于水地小麦品种,Δ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小麦 碳同位素分辨率(Δ) 叶绿素含量 抗旱性


桑饲料对宁夏滩羊屠宰性能及肉质理化指标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利用鲜桑枝叶设计并配制了桑颗粒饲料和青贮饲料,替代不同比例的玉米和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饲喂育肥滩羊,通过屠宰测试分析对育肥羊屠宰性能和肉品理化指标的影响,为桑资源饲料化合理利用及其提高牛羊肉附加值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


贺兰山东麓葡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中国果树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经调查,贺兰山东麓葡萄主要病虫害为葡萄白粉病、葡萄灰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毛毡病、葡萄病毒病(主要是葡萄扇叶病毒病和葡萄卷叶病毒病)和葡萄斑叶蝉。葡萄白粉病自7月上旬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落叶;葡萄灰霉病7月14日零星发生,直到9月上旬开始大发生;葡萄霜霉病7月底8月初开始发生,之后呈直线上升趋势;葡萄毛毡病在各葡萄园普遍发生,而且发生严重,尤其是永宁县玉泉营地区。葡萄斑叶蝉在当地1年发生3代,从5月上旬开始即在葡萄上为害,一直持续到10月。
关键词: 葡萄 葡萄白粉病 葡萄霜霉病 葡萄灰霉病 葡萄毛毡病 贺兰山东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