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规模化牛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湖北畜牧兽医 》 2014
摘要:湖北省某肉牛场2014年3~4月发生牛腹泻,无菌采集病牛腹泻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并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该次疫病的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
关键词: 牛 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佳美2号密肥栽培试验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新品种佳美2号适宜的栽培密度及施氮量,采用密肥二因素三水平试验方法,研究了栽培密度和施氮量对辣椒新品种佳美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每667 m2种植3 800株、施氮量为20 kg时,产量达3 327.4 kg,除与每667 m2种植3 300株和施氮量为30 kg时相比增产不显著外,与其他7个处理的增产相比达显著水平。由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赞=18.650 33+0.000 66x1(栽培密度)-0.058 33x2(施氮量)可知,密肥的两因素中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栽培密度。
关键词: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 新品种 密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略论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与期刊质量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4
摘要: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素质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从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和期刊质量出发,结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际,简要阐述了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和期刊质量的关系,探讨了提高编辑职业素质的途径以及高素质期刊编辑应树立团队、责任、竞争、服务、法律5种意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薇菜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粉碎的高山薇菜(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粉末为原料,通过水煮法提取并测定薇菜中的多酚含量。单因素、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薇菜中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提取时间6 h,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薇菜中的多酚含量可达3.413 mg/g。
关键词: 薇菜(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粉 多酚 提取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在蚕桑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北方蚕业 》 2014
摘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在蚕桑生物体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概况,并简述了近年来对家蚕、桑树生物体以及桑椹中的活性成分分析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化菜籽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养猪 》 2014
摘要:为研究夏季热应激情况下使用全脂膨化菜籽配制哺乳母猪饲粮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妊娠107 d不同胎次的长大母猪30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10头母猪,分别接受3种饲粮处理:即试验1组(5.63%膨化菜籽)、试验2组(9%膨化菜籽)、对照组(2%猪油+5%膨化大豆)。结果表明,母猪哺乳期第18至第22天日采食量,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90和0.38 kg;哺乳期第18至第22天日采食量峰值,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64和0.23 kg;日采食量达到峰值后下降速度,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低50%和42.5%。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母猪失重率均较小,分别为3.10%、5.90%、4.63%;母猪断奶后1周内全部发情。哺乳仔猪窝增重,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65、0.75 kg。哺乳仔猪18日龄以前没有出现腹泻,19~22日龄出现轻微腹泻,且腹泻率很低。乳品质,试验1组和试验2组优于对照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3组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使用全脂膨化菜籽配制的哺乳母猪饲粮适口性好,能显著增加热应激情况下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改善乳品质,提高其生产性能,效果优于添加猪油+膨化大豆的饲粮。
关键词: 膨化菜籽 哺乳母猪 生产性能 乳成分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蕲山药’离体再生及试管微块茎的形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生产上‘蕲山药’脱毒种药供不应求的问题,以其茎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蕲山药’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碳源对试管微块茎形成的影响,建立‘蕲山药’的离体再生体系及高效形成试管微块茎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蕲山药’诱导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中,MS+6-BA 0.5 mg/L+NAA 0.1 mg/L或MS+ZT 0.2 mg/L+NAA 0.2 mg/L对‘蕲山药’不定芽分化较好,形成不定芽频率分别达到81.33%、82.67%;MS+6-BA 0.2 mg/L+NAA 0.02 mg/L对‘蕲山药’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高达4.7;MS+NAA 0.02 mg/L适合‘蕲山药’不定芽生根,生根率高达96.32%。150 mg/L PVP能有效降低‘蕲山药’组织培养的褐化现象。试验还发现,MS+BA 0.5 mg/L+NAA 0.05 mg/L+60 g/L蔗糖,最有利于‘蕲山药’试管微块茎的形成与生长,其微块茎形成率最高,达到了97.50%;其60、120天微块茎质量分别达到了0.18 g和0.39 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蜜梨新梢与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七年生的金蜜梨(Pyrus pyrifolia Nakai‘Jinmi’)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与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蜜梨新梢自3月21日开始生长,到5月20日停止生长,生长期61 d,生长期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金蜜梨果实4月初开始坐果,到7月下旬果实成熟停止生长,生育期110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迅速膨大并到达生长高峰。
关键词: 金蜜梨(Pyrus pyrifolia Nakai‘Jinmi’) 新梢 果实 生长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