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新疆特色棉生产的优势与发展现状

中国棉花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新疆发展特色棉优势、必要性与科研、生产、产业化现状方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目前应突出解决的问题 ,从而能对规划新疆 ,乃至我国其它棉区特色棉花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特色棉 优势 必要性 现状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诱变育成棉花高衣分品系

实验生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60)Coγ射线诱变陆地棉辽棉9号,按系谱法选育出品系中沪植PI 935(简称PI 935),它不仅具有原品种的良好性状(生育期、絮棉色泽、耐旱)而且比原品种衣分增高6个百分点,而纤维长度不减短、强度不降低,皮棉产量较高。在新疆南部经4年9个试验点次鉴定和区域试验,PI 935比对照品种(军棉1号或新陆中5号)衣分平均增高10个百分点,皮棉产量多点次持平,生育期比对照品种平均晚近5天。PI 935已收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统一编号ZM 114274,品种(系)名称:中沪植PI 935]。

关键词: 辐射诱变 系谱选择 棉花 衣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

动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方法扩增猪肥胖基因编码的成熟蛋白cDNA序列 ,并在 5′端加上BamHⅠ位点 ,3′端加上EcoRⅠ位点 ,将 5′端密码子CCC转变为大肠杆菌常见密码子CCG ,扩增得到 4 5 9bp的片段 ,克隆于融合表达载体pGEX 2TBamHⅠ和EcoRⅠ位点 ,酶切、测序正确 ,经 0 1mmol/LIPTG诱导表达出一条约 4 2kD的融合蛋白 ,其中 2 6kD为 pGEX 2T中带有的谷胱苷肽转移酶 ,16kD是猪肥胖基因表达产物瘦蛋白。利用非融合表达产品制备抗血清 ,检测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 ,Western blot为阳性。

关键词: 肥胖基因 大肠杆菌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高抗甜菜新品种——新甜11号

农业科技通讯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引进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初报(1999~2000)

作物杂志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耕作技术”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由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化工研究院共同承担 ,1 998年通过专家鉴定 ,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采用这种小麦套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 ,缓解了北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热量配置不足的矛盾 ,已累计推广 6666.7万hm2 。1 999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别与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达成协议 ,在北疆、南疆进行预备性试验。 2 0 0 0年新疆“两院”分别引进北京“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耕作技术”在北疆、南疆进行试验示范 ,示范面积 2 3 3 .3hm2 。各试验点均取得成功

关键词: 非传统作物套种技术 新疆 小麦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M_2代生物效应

种子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N+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 ,观察 M2 代生物效应 ,在做鉴定抗病性试验时 ,发现产量均比 M1 代减产 ,含糖率均比对照提高 ,提高 0 .97~ 2 .76度 ;抗病性对照 (改 6 )褐斑病指数为 1级 ,4份参试材料的褐斑病指数为 0 .5级 ,比对照降低 0 .5级。在做早熟性试验时 ,产量同样比对照减产 ,但含糖率均比对照提高 ,提高 1.47~ 3.0 8度 ,观察试验结果 ,总体有含糖积累提前的趋势

关键词: 甜菜 N+离子注入 褐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产优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6

中国棉花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黑穗醋栗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植物保护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黑穗醋栗白粉病的病原为Sphaerothecamors uraeBerketCurt ,寄主残体上的闭囊壳是诱发黑穗醋栗白粉病的初侵染源。病原生长适温为 1 7~ 32℃ ,最适温度为 2 0℃以上 ,温度上升至 32℃ ,对本菌的生命活力无不良影响。病原侵染危害与田间湿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r =0 992 7大于 0 0 1的r临界值 )。试验表明 ,喷洒粉锈宁可有效控制本病的发展与危害。

关键词: 黑穗醋栗白粉病 危害 侵染流行因素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宽膜覆盖下土壤环境研究 Ⅰ.土壤盐分运移分布特点

土壤通报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在新疆巴楚县设置不覆膜露地种植、窄膜覆盖和宽膜覆盖种植棉花的试验,对露地、窄膜下、宽膜中区和边区下不同时间的土壤剖面上全盐含量的比较分析,发现覆盖宽膜后第一水前盐分在土壤剖面上是增加的,但膜中区0~15cm盐分 增加量小于膜边区;到收获后膜中区0~15cm土壤含盐量下降到低于播种时水平,可是在膜 边区0~15cm盐分聚积,含盐量继续增加;到收获后宽膜下15~100 cm深度内含盐量均降低 到春季播种时水平.

关键词: 地膜栽培 宽膜 土壤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新油13号

农业科技通讯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