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向日葵螟性诱剂田间控害试验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iellaum Hubner)是近几年危害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的主要害虫,因向日葵是昆虫授粉作物,常规的化学药剂喷雾防治虽有较好的效果,但在防治害虫的同时杀死大量授粉昆虫,造成向日葵空壳、秕壳比例增加,产量大幅下降,且药剂防治污染环境,田间操作难度大。而生物制剂如白僵菌、BT、赤眼蜂等生产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采取向日葵螟性诱剂诱杀法防治向日葵螟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因其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易于生产中推广应用。但性诱剂在田间投放密度多大能起到最佳的控害效果,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比较不同性诱剂投放密度下的被害株率来确定生产中适宜推广的性诱剂投放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水加工甜椒新品种北星8号
《中国蔬菜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北星8号母本P89-3812是1991年从意大利引进大果中熟甜椒中筛选出的优良单株经过10代连续自交育成的稳定优良自交系,坐果能力强,青熟果绿色,果实方灯笼形,味甜,抗病性强。父本P89-3885是1992年从法国引进中早熟甜椒品种经8代自交选育出的自交系,果实方灯笼形,青熟果深绿色,果肉厚,味甜,抗病毒病能力强。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牛草种子休眠原因分析
《草地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坪一号"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Nutt.)Engelm)为实验材料,通过硝酸钾、赤霉素引发实验、种子解剖、电镜扫描、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限制野牛草试验材料发芽率低下的原因。种子引发试验参照碱蓬(SuaedaglaucaBge.)种子解除休眠的赤霉素(GA3)和硝酸钾(KNO3)浓度,分设0.5%硝酸钾和20 mg/kg4、0 mg/kg、60mg/kg、100 mg/kg赤霉素等处理。结果表明:野牛草种子休眠类型属机械休眠与生理休眠同时存在,且生理休眠占主导地位的综合休眠;野牛草种球外部的颖苞对种子的强烈束缚引起了机械休眠,而生理后熟是野牛草种子生理休眠的直接原因;赤霉素对休眠程度较深的去颖苞种子引发效果最好,且以60 mg/Kg浓度为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