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河套灌区典型农田防护林结构综合效益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中以灌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灌区两种杨树两种主林带间距内的防护效益、经济效益、节水效益方面选择若干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分两个时段对四种农田防护林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结果为主林带200m间距内综合效益优于100m间距内;小美旱杨防护林网优于新疆杨防护林网。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综合效益评价 小美旱杨 新疆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分化因子GDF9基因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摘要:生长分化因子GDF9属于生长分化因子-β超家族,它与其他成员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仅在卵巢或卵母细胞中表达,对卵泡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有着重要影响。笔者综述了GDF9基因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 GDF9基因 转化生长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BMP15基因三个位点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目的: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绵羊BMP15基因exon 1、B2、B4位点在蒙古羊中的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与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意义:BMP15基因是与绵羊繁殖性状有关的基因,它的多态性与群体遗传之间的研究将对绵羊的育种与繁殖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exon 1所扩增的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型、BB型、AB型),在B2位点所扩增的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B4扩增的片段中存在2种基因型(++型、CC型)。

关键词: 绵羊 BMP15基因 PCR-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新品种金黄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金黄1号胡萝卜是以瓣化型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技术选育出的饲用胡萝卜一代杂种,母本1505是在地方品种齐头黄群体中发现的pt型雄性不育株经多代回交转育选育而成的雄性不育系,父本3512是从10余份黄色系列胡萝卜地方品种中通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肉质根圆柱状,表皮、肉、髓部均为黄色,可溶性总糖含量6.19%,含水量87.5%,单根质量250~300 g,每667 m2产量5 300 kg以上,可作饲用胡萝卜,亦可鲜食及腌制,适宜我国北方地区夏播。

关键词: 胡萝卜 金黄1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游动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平均宽度达到5.58 mm,在稀释度为10-1时地衣芽孢杆菌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高达86.11%,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也达到了78.1%。但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抑制作用较弱。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马铃薯晚疫病菌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奶牛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研究

饲料与畜牧 2009

摘要:此文在测定江西奶牛养殖用的4种粗饲料(鲁梅克斯K-1、紫云英、高丹草与苏丹草)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奶牛对这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4种粗饲料的分级指数(GI)与相对值(RFV)。分别应用单项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以及综合指标RFV、GI对试验对四种粗饲料品质的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单一指标都难以正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必须使用综合的整体指标。GI是首个将粗饲料的可利用能、CP、NDF与家畜的DMI综合起来考虑的一个粗饲料综合评定指数,由于考虑了粗饲料中的能氮互作,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关键词: 奶牛 粗饲料 品质评定 分级指数 相对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鸡的选择、处理和运输技术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摘要:初生雏鸡的品质好坏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前期死亡、增重以及免疫接种效果都有重大影响。介绍了雏鸡的选择、处理和运输技术,以期对提高雏鸡育成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雏鸡 选择 运输 饲养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鹧鸪的养殖技术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摘要:从鹧鸪的生活习性、饲养场地及设备、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鹧鸪的养殖技术,以期为鹧鸪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鹧鸪 繁殖 生活习性 饲养管理 疾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种药剂对苜蓿茄镰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 CSCD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苜蓿茄腐镰孢(Fusarium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供试药剂对苜蓿茄腐镰孢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其中以2.5%咯菌腈悬FS的毒力最强,其EC_(50)为mg/L;70%甲基托布津WP、50%施菌克WP、50%多菌灵WP、75%百菌清WP、50%扑海因WP、45%敌磺钠SP、70%甲基硫菌灵WP、80%代森锰锌WP的毒力依次减弱,EC_(50)值分别为0.4025mg/L、1.8424mg/L、1.9248mg/L、2.2153mg/L、2.3022mg/L、3.2053mg/L、5.4888mg/L、17.0819mg/L、2...

关键词: 杀菌剂 苜蓿根腐病病菌 抑菌作用 毒力

木薯渣不同补饲方式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饲料工业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24.8±1.9)kg的江西地方山羊(羯羊)36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羊。处理Ⅰ组为仅喂基础粗饲料木薯干草(CH)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组、处理Ⅲ组与处理Ⅳ组为在饲喂CH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按初始体重均重的每千克代谢体重30g(按干物质计,合333g)给每头羊补给CR的试验组。处理Ⅱ组在给羊只投给CH前3h一次性补给,处理Ⅲ组在投给CH后2h一次性补给,处理Ⅳ组将处理Ⅲ组的CR分3次等量(每次每头111g)补给。试验结果为:处理Ⅱ组的平均日采食木薯干草(CH)、平均日增重(ADG)以及料重比(F/G)与不补饲CR的处理Ⅰ组不显著(P>0.05)。处理Ⅲ组的ADG较处理Ⅰ组和处理Ⅱ组显著增加,F/G则显著降低(P<0.05)。处理Ⅳ组的ADG较处理Ⅲ组的又有显著增加(P<0.05),而F/G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表明,CR作为能量添补饲料,用于山羊CH基础粗饲料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来调控CR的瘤胃降解速率,使之与CH的相似,使得能氮能够同步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 木薯渣 补饲方式 山羊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