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过瘤胃保护性亮氨酸稳定性研究
《中国饲料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绵羊为供体动物,采用对pH值敏感的包被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对亮氨酸进行包埋处理,进行人工唾液消化试验、尼龙袋法与十二指肠液消化试验,检验该包被亮氨酸在瘤胃中的稳定性以及在十二指肠中的消化率。经人工唾液、瘤胃尼龙袋与十二指肠液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包被亮氨酸样品在人工唾液和瘤胃液中较为稳定,亮氨酸在12h的释放率分别为11.01%和34.10%;在十二指肠液中也具有较好的可消化性,亮氨酸在12h的释放率为85.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0g/L烯草酮EC防除春油菜田间狗尾草的药效试验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240g/L烯草酮EC在春油菜2~3叶期,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春油菜田一年生杂草狗尾草有较好防效,且对春油菜安全。基本实现一次用药,有效控制狗尾草对春油菜的为害。
关键词: 240g/L烯草酮EC 春油菜 狗尾草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新品种“金红5号”
《农村百事通 》 2009
摘要:"金红5号"胡萝卜2007年10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叶簇直立;肉质根圆柱形,表皮、肉、髓部均为橙红色,根长17~18厘米、横径5厘米左右,单根重250克左右。β-胡萝卜素含量96毫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黑痣病的研究现状
《中国马铃薯 》 2009
摘要: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又称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是以带病种薯和土壤传播的病害。随着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加大,该病害一年比一年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和鹅的人工换羽技术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09
摘要:鸭和鹅自然换羽的时间很长,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为提高产蛋率,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鸭和鹅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和鹅的生活条件,造成应激,促使其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鸭和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保证鸭和鹅的新陈代谢,提高鸭和鹅的抗应激能力。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和方法,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还能提高鸭和鹅的耐粗饲及抗病能力,降低饲养成本。介绍了鸭和鹅强制换羽(拔毛)的具体操作方法、后期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程序,以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筑施工质量对住宅隔声的影响
《现代农业 》 2009
摘要:民用住宅邻户间的噪声包括空气声和撞击声,主要通过分户墙、楼板和管道传播。目前,不少砖混住宅内隔声差,多数与上述三方面施工质量相关。在我国住宅隔声标准较低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有效途径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09
摘要:干旱、盐碱和低温(冷害)是强烈限制作物产量的3大非生物因素,其中干旱造成的损失最大,其损失量超过其他逆境造成损失的总和。干旱对植物生长和繁殖、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对世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诸多自然逆境中占首位,其危害程度相当于其他自然灾害之和。因此,干旱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因素,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对农业生产实践及稳定荒漠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抗干旱植物对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稳定干旱区环境,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