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GOSSYM模型在新疆棉区的有效化研究
《棉花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1995、1996两年在新疆南北疆进行的试验,对GOSSYM模型进行了全面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对模型针对地膜覆盖特点进行了修改的基础上,通过校正品种参数和土壤参数,GOSSYM模型基本能模拟北疆早熟品种系5、新陆早4号和南疆中熟品种中棉所19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模型进一步修改的建议。


新疆野生巴旦杏仁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食品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野生巴旦杏仁中蛋白质的等电点及耐热特性,并认为野生巴旦杏仁蛋白饮料以仁与水比为1:15~20,浸泡温度20-25℃,浸泡时间22~26h,稳定剂组合:蔗糖酯2.5g,PGA3.5g,CMCNa1.1g,酪肪酸钠7.0g为其最佳生产工艺参数。


新疆石河子地区犬及狐寄生绦虫调查
《中国兽医科技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石河子地区的115只犬和13只野生狐寄生绦虫进行了调查,犬及狐的感染率分别为417%和769%,其中牧羊犬的感染率占犬检出总数的895%;检出犬寄生绦虫3种、狐寄生绦虫5种,包括人畜共患绦虫2种。
关键词: 犬,狐,绦虫,感染率


棉田群体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初探
《新疆农垦科技 》 1998
摘要:本文在总结棉花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棉田群体综合调控技术体系,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文中分析了综合调控技术体系的依据,影响棉株个体发育和群体发展的内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指出了调控的内容,被调控的器官、时期、部位及调控的原则和目标;归纳了生物、肥水,化学,物理,耕作,人工整枝等6大调控技术;提出了调控技术特征的6个概念,即调控速度、强度、时效、时段、方向、途径;对综合调控技术体系的组装原则和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还提出了在旺苗态、壮苗志、弱苗态时的3个调控方案,以供参考。


绵羊新品种——阿勒泰肉用细毛羊
《中国农村科技 》 1997
摘要:“阿勒泰肉用细毛羊新品种的选育”是农业部批准立项的重大研究课题,1993年9月通过农业部鉴定验收,一致认为“新品种羊在产肉性能上达到国际上肉用羊的同等先进水平,在肉用细毛羊选育方面属国内首创,填补我国细毛羊业一项空白”。1996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放牧地区晚春羔当年育肥效果试验
《新疆畜牧业 》 1997
摘要:在新疆的广大牧区中,有较多的地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绵羊产羔在2~4月份,尤其是在细毛羊中,晚春羔比例较高。这些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绵羊主要靠放牧,对天然草场的依赖性很大,因此羔羊从出生到当年入冬之前这7~8个月的时间里,有利的生长时期只是在夏场及短暂的秋季,很难在入冬时使羊只达到肉用羔羊出栏的质量,或出栏质量较低,影响了羔羊潜在效益的发挥。现今养羊业经济效益日益增长,社会环境日趋优越,由于冬季饲养成本较高,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羊只损失,所以人们迫切要求羔羊在当年能以较高质量出栏。鉴于此,我们于1995年在地处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农一师一八一团进行了晚春羔秋季育肥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