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灌区春小麦高产磷肥施用增产效果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宁夏灌区土壤多为灌淤土和淡灰钙土,磷肥施用受Ca、Mg离子的束缚,易被固定成难溶性磷酸盐,从而影响到作物产量及磷肥当年利用效率。在高磷(速效磷42.8mg/kg)和低磷(速效磷6.55mg/kg)的不同土壤上,分别进行了春小麦磷肥(P2O5)施量0~330kg/hm2的回归试验。结果得出:在低磷土壤上,磷肥(P2O5)施量(x,kg/hm2)与春小麦产量(y,kg/hm2)的回归方程为:y=4072.1+5.014x+0.1296x2-0.0003133x3,增产效果极显著;而在高磷土壤上磷肥增产效果不显著。磷肥施量在0~240kg/hm2的施用范围内,低磷土壤有显著的投入产出效益,试验投入产出效益为1.5~5.59元/元(小麦价格2.1元/kg,磷肥P2O5价格8.61元/kg),最高投入产出效益对应的磷肥施量为135kg/hm2。同时针对宁夏灌区土壤肥力,提出了中低产田春小麦高产的推荐施磷方案以及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小麦磷肥的施肥建议,即可结合耕翻深施磷肥或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改善土壤pH及微生物活性等,提高磷肥肥效。


膜处理技术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应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宁夏苦咸水、高氟水分布广,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简要介绍了宁夏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膜处理技术,以及利用膜处理技术开展苦咸水、高氟水净化技术研究,探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所取得的成果。


宁夏引进推广食葵杂交种LD5009发展前景
《吉林农业 》 2010
摘要:针对目前宁夏食用向日葵种植品种老化,单产低、品质差、病害严重这一问题,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向日葵课题通过引进筛选出适宜宁夏种植的食葵杂交种LD5009,阐述了食葵杂交种LD5009在宁夏发展现状生产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应用前景。


宁夏银北平原灌淤土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网格采样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测量了面积为267 hm2灌淤土耕层土壤速效微量元素硼、铜、铁、锰、锌含量,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银北平原灌淤土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田间尺度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的有效态含量呈正态分布,硼呈对数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在30.0%~87.2%;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硼、铜、铁、锰、锌具有各向异性,长轴相关距离分别为550、1 100、700、500、500 m,短轴相关距离分别为200、450、300、250、200 m,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14.3%、11.3%、23.0%、21.7%、23.1%。最后利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方法绘制了研究区硼、铜、铁、锰、锌的含量分布图,以利于进行土壤微量元素养分的分地块管理。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变异函数 宁夏银北平原


基于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值推荐追施氮量的研究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水稻生育期内不同施氮量、叶绿素值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基于叶绿素诊断值的合理推荐施氮量,为宁夏灌区水稻合理追施氮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多点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处理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内的叶绿素SPAD值动态变化规律,并对水稻叶绿素SPAD值、施氮量和产量进行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分蘖期开始,水稻叶绿素SPAD值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在分蘖后期到拔节初期SPAD值达到最高点,然后在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SPAD值呈下降趋势;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值与施氮量呈正相关,随着施氮量增加,叶绿素值也增加;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前期叶绿素值与产量呈正相关,从而提出基于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绿素诊断值的氮肥推荐追施量,在分蘖-拔节期间,叶绿素SPAD值要达到32~35之间,追施氮量在30~60kg/hm2;在拔节-孕穗前期,叶绿素SPAD值要达到35~40之间,追施氮量在45~75kg/hm2,在孕穗后期,叶绿素SPAD值控制在40~45之间,追施氮量在15~30kg/hm2,若叶绿素SPAD值超过40~45之间,可以免追穗肥。
关键词: 水稻 不同生育期 叶绿素SPAD值 推荐追施氮量 宁夏灌区


不同干扰条件下枸杞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生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通过对宁夏银川地区不同干扰条件下枸杞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共采集节肢动物151628头,鉴定出4纲27目76科167种,其中天敌亚群落61种,化防园23种,有机园30种,自生园61种,天敌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87%、18.78%、70.34%。通过群落结构分析,自生园丰富度、个体数均明显高于化防园和有机园,有机园均匀度、多样性较高,而化防园丰富度、个体数指数都较低,而优势集中度高。通过主分量分析表明潜叶类害虫与刺吸类害虫是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的主要害虫,刺吸类害虫成为发展有机枸杞的重要障碍,食花果类害虫具有较大的危害潜力;寄生类天敌、病原类天敌为自生园优势天敌,捕食类天敌是有机园、化防园的优势天敌,但化防园天敌作用较为微弱。自生园天敌亚群落与害虫亚群落第一对典型变量为V1=0.048x1-0.2533x2+0.5951x3+0.5207x4,W1=0.9021y1+0.0354y2+0.0223y3+0.1847y4-0.0591y5,相关系数为0.8635,化防园、有机园天敌亚群落与害虫亚群落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6、0.7332。通过害虫-天敌亚群落的种群消长动态表明,天敌亚群落作为整体对害虫发挥着调控作用,自生园7-9月份寄生性天敌对刺吸式害虫的跟随作用很强,有机园较弱,化防园则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