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区域景观的影响——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生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对于土地流转在景观方面的研究尚比较匮乏,而土地权属对于景观影响的重要性在近些年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印证。因此全面考量土地流转在景观上的影响,能为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对比分析了土地流转后所形成的流转经营权类型与尚未发生流转的农户家庭经营权类型、集体经营权类型以及它们的土地利用类型在景观格局上的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明显偏向经济较发达区域,呈现出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有所提高,但建设性地类的大量分布也导致部分土地零碎化;流转后土地斑块整体上较为方正,但粮食作物用地依然有大量狭长斑块;流转后建设性地类斑块呈现分散布局特征,而农业性地类的斑块连片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昌平区农村土地流转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土地的经营规模,但流转后大量土地的非粮化、非农化的利用,影响了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其次建设用地等非农用地的斑块导致农田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在降低了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风险。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经营权类型 权属边界 景观格局 北京市 昌平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层积处理对4种苔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地区4种苔草(矮苔草、披针苔草、青绿苔草和涝峪苔草)的种子为材料,通过低温层积处理,测定了层积不同时间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内源激素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等指标,对苔草种子休眠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层积处理能够增加苔草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使矮苔草和披针苔草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从34%和40%提高到84%和81%,青绿苔草和涝峪苔草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从7.88和2.86提高到18.15和5.20;内源ABA含量较高是导致苔草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发芽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复合肥对冷季型草坪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洗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复合肥、常规施肥、市售草坪专用肥对冷季型草坪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洗的影响。氨挥发采用通气密闭法收集测定,硝态氮利用土壤溶液提取器收集淋洗液然后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量为47.7 kg/hm2(占年施氮量的18.3%),显著高于控释复合肥处理(氨挥发损失为2.9 kg/hm2,占年施氮量的1.1%)和市售草坪专用肥处理(氨挥发损失为4.1 kg/hm2,占年施氮量的1.6%)。施氮不同程度增加了淋洗液中硝态氮的浓度,3种氮肥的硝态氮淋洗程度不同。0—50 cm土层,淋洗液的硝态氮浓度范围分别是:控释复合肥处理1.16~.7 mg/L,常规施肥处理1.21~0.1 mg/L,市售草坪专用肥处理1.51~6.7 mg/L;0—100 cm土层,淋洗液的硝态氮浓度范围分别是:控释复合肥处理1.15~.7 mg/L,常规施肥处理1.11~2.5 mg/L,市售草坪专用肥处理1.16~.2 mg/L。综上所述,控释复合肥降低了冷季型草坪氨挥发损失和硝态氮的淋洗,表现出明显的环境效益,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多菌灵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农药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评定NY/T1680-2009"蔬菜水果中多菌灵等4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各因素的数学模型,考察了样品前处理和液相色谱测定的各个环节,并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各分量。采用该方法测得市售苹果中多菌灵的残留量为0.23mg/kg。分析表明:多菌灵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溶液的平行测定、样品稀释以及萃取、净化等处理过程产生的回收率差异;此外,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检测过程以及提取处理等其他环节对其也有一定影响。经计算,在置信概率P=95%时,采用该方法测定试样中多菌灵残留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mg/kg,若不考虑多菌灵残留在样品中分布的均匀性,则苹果试样中多菌灵残留的检测结果可表示为(0.23±0.02)mg/kg(包含因子k=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9个典型板栗园土壤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特征
《生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质量存在密切联系,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从北京板栗主产区采取9个典型板栗园表层(0—20cm)土壤,采用BIOLOG生态微平板(BIOLOG Eco PlateTM)分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群结构,旨在了解不同板栗园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结构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9个土壤可分为3组:(1)1,6,9号土壤、(2)2,5,7号土壤、(3)3,4,8号土壤。组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结构相似,而每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其中,1,6,9号土壤利用D-羟基丁二酸等7种基质的微生物比较多;而利用葡萄糖-1-磷酸盐等14种基质的微生物比较少,2,5,7号土壤与1,6,9号土壤正好相反,3,4,8号土壤与1,6,9号土壤的相似之处表现在代谢D-羟基丁二酸等7种基质的微生物也比较多,而代谢i-赤藻糖醇、D-木糖、2-羟基安息香酸等基质的微生物比较少。但是,目前对于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多样性在土壤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与意义,特别是与土壤CNP等生物化学过程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关键词: 板栗园土壤 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生态微平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形态学图像处理的麦穗形态特征无损测量
《农业工程学报 》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穗部形态参数是直接反应小麦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是育种和考种专家关心的重要参数。为了实现小麦穗部形态特征的无损测量和基于这些特征的快速品种分类,该文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的穗部性状:芒个数、平均芒长、穗长和穗型的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小麦图像的形态学运算将麦芒去除得到只有小麦主部的图像,通过寻找主轴方向角和旋转计算外接矩形长度的方法计算穗长,通过对麦芒图像的细化和角点检测方法计算芒长和芒个数,通过宽度系数比例判断穗型,然后利用提取的其中8个特征参数,设计了一个3层的BP神经网络,对4个小麦品种240张图片进行分类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88%。该方法可为小麦快速品种分类提供参考。若能将小麦的其他外部参数同时作为品种识别的输入数据,将会大大提高品种识别的准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梅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利用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MISA软件对10 123条梅EST序列进行SSR位点查找,得到含SSR位点的序列935条,SSR位点1 233个,平均每100条EST序列中含有12.18个SSR位点。2核苷酸、3核苷酸重复是最主要的重复类型,分别占35.52%和41.36%。设计了40对EST-SSR引物并进行扩增,有24对引物能扩增出理想的PCR产物,其中17对引物具有较好的扩增多态性。测序后发现13对引物中有73.08%的片段具有相应的SSR位点,对杏DNA指纹中部分谱带的测序结果也证明了是梅扩增出的相应的SSR位点。根据本研究含有SSR位点的测序结果推算,从梅EST中开发真实SSR位点的数目为901。随机选择13对引物对杏和梅进行DNA指纹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来源于梅的EST-SSR引物在杏中有很高的通用性,这些引物把梅和杏分成了两大群体,说明他们是遗传差异明显的两种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红菊苣(Cichoricum intybus var. foliosum Hegi.)花色苷初步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H示差法测定结球红菊苣中花色苷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DAD-IT/TOFMS)技术对结球红菊苣花色苷溶液进行了检测和鉴定。结球红菊苣花色苷溶液是从结球红菊苣中用0.1%盐酸-甲醇溶液提取,并经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制备而成。结果表明,结球红菊苣中花色苷含量为37.3±12.25mg/100gFW,主要由四种矢车菊花色素的糖苷衍生物组成,分别是矢车菊-3-O-葡萄糖苷、矢车菊-3-丙二酰半乳糖苷、矢车菊-3-丙二酰葡萄糖苷、矢车菊-3-琥珀酰葡萄糖苷,其中矢车菊-3-丙二酰葡萄糖苷含量最高,占结球红菊苣叶子中花色苷总量的82.01%。
关键词: 结球红菊苣 花色苷 HPLC-DAD-IT/TOF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7年华北地区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10月,华北地区某赛马场的马同时发生了以发烧、流水样鼻汁或脓性分泌物、咳嗽等临床症状为主的疾病,疑似马流行性感冒。采集患病赛马的鼻腔分泌物,发病期和发病后14d血清,经鸡胚接种法分离病毒,并用鸡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HI)、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病毒回归试验、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的病毒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毒株(A/equine/Huabei/1/2007(H3N8)为马源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基因型属于美洲分支。我们通过动物回归感染试验建立起分离毒株的实验感染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