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安全标记基因pmi在果树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关于木本植物转基因成功的报道很多,但木本果树的转化效率较低。甘露糖/PMI筛选体系以pmi为安全标记基因,实现对转化细胞安全、高效地正向选择。从甘露糖/PMI筛选体系的作用原理,影响其筛选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其它筛选体系的对比优势(高效、安全、易于检测)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这一筛选体系在木本果树转基因研究上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果树 安全标记基因 转基因 甘露糖 正向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肥及栽培密度对‘陇薯8号’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陇薯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8号’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Y=37.620 86-2.099 78 X12-2.030 13 X22-2.677 67 X32.结果表明:氮肥、磷肥、栽培密度3因子对‘陇薯8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栽培密度>氮肥>磷肥;3因子都在0水平时,即施纯N 150kg/hm2、P2O5135kg/hm2、栽培密度52 500株/hm2时,‘陇薯8号’产量最高,为37.62t/hm2;3个栽培因子中2因子互作对‘陇薯8号’产量增产效应明显,但超过一定范围则引起减产;3因子作用下‘陇薯8号’的产量高于32t/hm2的栽培方案为:施纯N120.96~179.10kg/hm2,P2O5108.84~161.16kg/hm2,栽培密度48 139~56 861株/hm2.

关键词: ‘陇薯8号’ 氮肥 磷肥 栽培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诱集植物对土壤中根结线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种植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叶用莴苣及菠菜5种诱集植物前、后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诱集植物明显减少了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其中油麦菜对10~30cm土层中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达60%以上。对5种诱集植物的根结线虫病情调查表明,5种诱集植物的发病率均达到100%,油麦菜、叶用莴苣、普通白菜、大白菜及菠菜病情指数分别为50.0、29.6、28.4、33.3及25.6。

关键词: 诱集植物 根结线虫 种群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半干旱偏湿润区西瓜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摘要:以西农8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陇东半干旱偏湿润区西瓜平衡施肥的效应。结果表明,以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180、120、90 kg/hm2时西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分别为30 148.1 kg/hm2和为41 277.0元/hm2,在此基础上增施钾肥不经济。

关键词: 西瓜 平衡施肥 效应研究 陇东半干旱偏湿润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椒系列辣椒品比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摘要:以陇椒5号为对照,在日光温室对陇椒系列5个辣椒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适宜日光温室种植,以陇椒3号、陇椒5号和陇椒8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可在日光温室进行推广种植;陇椒6号可作为辅助品种在日光温室种植;陇椒4号果面光、果色淡绿,可在陇西及市场消费习惯相同地区示范推广。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辣椒 品种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

摘要:以绿色农业理念为基础,针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环境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地玉米、小麦两大主栽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肉牛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总结形成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型模式"玉米-牛-沼-肥"、大田设施配套型模式"小麦-菇-肥-果(葡萄)"、小型养殖场型模式"牛-沼/蚯蚓-肥/饲料",并对模式的原理、特点、技术集成要点及效益进行阐述分析。对该3种模式在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示范验证,农田节水30%,秸秆养殖利用率达到60%,牛羊良种化率提高30%,奶牛母犊牛生产率达88%,减少化肥施用量20%,减少生活能源支出55%,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75%,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6%。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绿色农业 循环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阴对甜瓜果实蔗糖积累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光照强度对果型大小不同的甜瓜果实蔗糖积累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甜瓜果实糖分积累的内在生理机制。【方法】以"玉金香"、"银帝"、"黄河蜜"3个果型大小不同的甜瓜品种为试材,分析了透光率100%(自然光照,对照)、52%(一层黑色遮阳网遮阴)、26%(一层黑色遮阳网+一层白色防虫网遮阴)3个光照水平,对甜瓜果实蔗糖积累量及其代谢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果实发育初期,蔗糖分解酶(AI,NI)活性较高,蔗糖积累很少;随着果实发育,蔗糖分解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蔗糖合成酶(SS,SPS)活性逐渐升高;甜瓜果实定个后进入蔗糖快速积累期,蔗糖分解酶活性降到最低。遮阴降低了甜瓜果实蔗糖含量,52%透光率条件下,"黄河蜜"果实的蔗糖含量降幅(21.6%)显著大于"银帝"(10.1%)和"玉金香"(11.5%);26%透光率条件下,"黄河蜜"的蔗糖含量降幅(30.7%)大于"银帝"(25.8%),且二者均显著大于"玉金香"(16.7%)。遮阴对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是降低了蔗糖合成酶(特别是SPS)的活性:透光率52%条件下,"玉金香"和"银帝"SPS活性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8.7%和20.5%;透光率26%条件下,"银帝"的SPS活性降幅(32.7%)显著大于"玉金香"(26.2%);"黄河蜜"在2个光强水平下SPS活性降幅(30.5%和36.7%)均显著大于"银帝"和"玉金香"。【结论】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是遮阴条件下甜瓜果实蔗糖积累量减少的主要原因,SPS是甜瓜果实蔗糖积累的关键酶;遮阴条件下蔗糖积累量和代谢酶活性降低具有果型依赖性:大果型品种("黄河蜜")>中果型品种("银帝")>小果型品种("玉金香")。

关键词: 甜瓜 光照强度 蔗糖积累 蔗糖代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凉州区黄羊河灌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甘肃农业 2011

摘要:近年来,随着调整种植结构,玉米市场价格上涨,比较效益增高,黄羊河灌区玉米生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玉米生产,使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通过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中不断调查、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该灌区玉米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黄羊河灌区 玉米生产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啤酒大麦甘啤系列微型制麦工艺研究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

摘要:通过对34份啤酒大麦材料进行实验室微型制麦研究,初步探讨了甘啤系列的啤酒大麦品种的制麦工艺,改进后的制麦工艺所产麦芽品质指标均达行业标准一级以上。为麦芽企业提供较好的工艺参数,同时也为育种专家早期筛选优异品系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啤酒 大麦 甘啤系列 微型制麦 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中部麦区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调查及品种抗性变异监测结果初报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07-2009年,对甘肃省中部麦区小麦条锈病越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条锈病菌在定西、临夏等中部麦区海拔1 718~2 350 m地带自生麦苗上可顺利越夏,病田率和病叶率分别为63.0%~80.0%和1.05%~5.80%,其越夏菌源量比陇南更大,是当地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秋苗病情调查结果表明,中部麦区秋苗病田率和病叶率均高于同期陇南麦区;品种抗性监测结果发现,34个供试品种(系)在中部麦区和陇南麦区的抗条锈性表现基本一致,部分品种发病程度重于陇南麦区。表明甘肃省定西、临夏等中部麦区已成为陇南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还对中部麦区越夏菌源的影响、作用及品种抗性变异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陇中麦区 越夏 品种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