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SSR对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30对引物对50份甘蓝型油菜黄籽种质和1份黑籽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再次筛选,得到17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一般有3~11条谱带,所选17个引物共检测到126条带,有103条带具多态性片段,一般片段在100~900bp,平均每个引物有6条多态性谱带,占81.7%。对SSR扩增结果进行UPGMA分析,可将51个品种(系)分为8个类群体,聚类结果与种质来源比较一致。


施氮量及刈割间隔时间对玉草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有0、2.2、3.8、5.4g/株4个水平,副处理有间隔45、55、65d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对玉草1号产量、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但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不施氮处理的总鲜、干草产量均显著低于施氮量为2.2g/株的处理,而施氮量为2.2g/株的处理又均显著低于施氮量为3.8和5.4g/株的处理,后两者的总鲜、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不施氮处理的粗蛋白(CP)含量、CP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FV)均为最低,显著低于施氮量2.2g/株的处理,施氮量为2.2、3.8、5.4g/株处理间各品质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刈割间隔时间为65d的处理总鲜草产量、总干草产量、NDF含量和CP产量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刈割间隔时间为55和45d的处理,但是其CP含量和RFV却要显著低于刈割间隔时间为45d的处理。研究表明,施氮量为3.8g/株,刈割间隔时间为45d刈割的植株适宜于青饲利用,刈割间隔时间为65d的植株适宜于青贮利用。


长臀[鱼危]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长臀[鱼危]的营养价值,对其肌肉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臀[鱼危]肌肉中含有1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7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3.96%,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66.03%,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50.49%,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15.54%.长臀[鱼危]肌肉脂肪酸主要由C18:1、C16:0和C18:2n-6脂肪酸组成,这3种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和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80.44%,C18和C16脂肪酸含量最高.长臀[鱼危]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他几种鱼类有明显差异.


氮肥对高糖甘蔗品种的增效作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施用氮肥对高糖甘蔗品种的增效作用,2008年对高糖甘蔗品种粤糖00/236、桂糖00/122、96/154、96/211和F134(CK)宿根一季蔗园进行施用氮肥(尿素40 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条件下,4个品种与对照F134相比,蔗糖分含量增加2.33~4.69百分点,增产58.0%~73.1%,增糖104.6%~127.7%;不施氮肥条件下,蔗糖分含量增加2.46~4.89百分点,增产43.0%~91.6%,增糖74.7%~150.3%。施氮与不施氮相比,5个品种均表现出一致的增产增糖效应(增产11.5%~42.2%,增糖28.9%~67.3%),粤糖00/236、桂糖00/122、96/211增产36.2%~42.2%,增糖65.2%~67.3%。氮肥施用对粤糖00/236、桂糖00/122、96/211增效作用最明显,桂糖96/154增效作用差,生产上桂糖96/154应减少氮肥施用水平,发挥其节氮增效作用。


玉米O2和Wx基因内及O16基因连锁SSR位点的等位变异研究
《玉米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个o2o2基因型的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3个o16o16基因型的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13个wxwx基因型的糯玉米自交系和8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用3个o2基因内SSR标记(umc1066、phi057和phil12)、2个与o16基因连锁的SSR标记(umc1141和umc1121)和2个wx基因内SSR标记(phi027和phi061)检测上述材料的基因组DNA,了解3个基因内共7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7个SSR位点均有丰富的等位变异,这些变异可导致o2o2与O2O2基因型、o16o16与O16O16基因型间子粒赖氨酸含量的差异以及wxwx与WxWx基因型间糯性的差异。


马铃薯“大西洋”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营养特征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脱毒马铃薯(大西洋)的干物质积累及其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大西洋在生育前期生长迅速,块茎形成早,根、茎、叶在花期达到最大生长量;根系、茎叶和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分别在孕蕾期、现蕾期和花期最快,对养分的吸收、积累呈同样的动态;在生育前期,干物质及养分主要分配在叶片中,随着植株生长和块茎形成、膨大,在块茎中的分配逐渐增加,到成熟时,块茎中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分配占全株的80%以上。大西洋植株的干物质及氮、磷、钾素积累动态与出苗后天数间可用三次函数较好拟合。大西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175∶2.142;生产500 kg块茎,需吸收氮素(N)1.609 kg,磷素(P2O5)0.281 kg,钾素(K2O)3.445 kg。


土壤养分对杂柑品种幼树生长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贵州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地区3个杂柑果园0~30cm土层的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硼、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果园除土壤有机质及pH值较适宜外,试验点土壤缺素现象较为严重。土壤综合条件较好的罗甸试点,其杂柑品种的长势较好,其次为天柱,榕江最差。说明,土壤营养成分的高低是影响柑橘生长、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