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家庭烹调对鲟鱼中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杂交鲟鱼(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i)进行了清蒸、油煎、微波、微波烤、烤箱烤和压力锅煎6种家庭烹调处理,测定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脂肪氧化指标和各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烹调方法均降低了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其中压力烹调比值最高(0.85),清蒸次之(0.83),而烤箱烤最低(0.73)。胆固醇保存率以清蒸和压力锅煎最高,两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烹调后样品酸价和硫代巴比妥酸值上升而过氧化值下降,并与样品的胆固醇含量相关。清蒸和压力烹调中脂肪酸和胆固醇变化相对较少,可能与其密闭烹调条件造成氧化程度较低有关。


基于生物质原料的二氧化碳施肥器效果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温室作物秋冬季节CO2气肥严重不足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普通温室大棚的基于生物质原料发酵的二氧化碳施肥器。采用作物秸秆在好氧发酵作用下进行发酵,制取二氧化碳。同时,采用合理的自动控制策略,获取生物质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及水分等条件,并试验研究了生物质发酵制取CO2的最佳条件,验证了该施肥器用于温室补施二氧化碳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秸秆+好氧发酵菌)生物发酵产生CO2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含水量为70%、初始碳氮比为40:1,产气速率最快;碳氮比对CO2的释放影响最大,温度影响次之,含水量影响最小;在此条件下一次上料可以连续12天让面积120m2的温室CO2浓度保持在1 200×10-6以上,满足温室使用需求。


生防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最新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杂志 》 2016 CSCD
摘要: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与枯草芽胞杆菌相似,可产芽胞、革兰阳性(G+)、具有生防活性的益生细菌。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抗菌物质种类多、抗菌谱广,其抗菌制剂或抗菌提取物具有无毒、无害、无残留、抑菌时效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果蔬生长期及采后微生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生防菌。本文从抗菌机理、抗性基因组成、基因工程菌构建、抗性产品开发及对微生物病害防治等几个方面,对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其在农业生物工程中的规模化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抑菌物质 生防效果 抗性基因


巴贝西虫感染黑线仓鼠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2016
摘要:目的建立巴贝西虫感染的黑线仓鼠模型,明确感染后黑线仓鼠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巴贝西虫病的检测与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方法腹腔注射含巴贝西虫的血液感染黑线仓鼠,感染的第0、2、4、6、8、10、12、14、16、23、30、37天每次取5只动物采集抗凝血和全血,制备血涂片,通过吉姆萨染色检测虫体繁殖情况;分离血液总DNA,用REAL-TIME PCR检测巴贝西虫的在宿主体内的繁殖规律;用全自动生理生化检测仪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处死动物后分别采集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称重测定脏器系数;用ELISA法检测感染动物血清中IL-2浓度。结果感染后第4天黑线仓鼠体内的巴贝西虫数量最多,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第12天有一个短暂升高。感染动物的脏器系数变化最大的属于肝脏和脾脏,心、肺和肾脏系数在整个感染期内稍有波,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感染动物的血细胞均有波动,在第10、23天两次达峰值,其中白细胞变化最为剧烈;检测到变化的血液生化指标在第12天达峰值。感染动物血清中的IL-2在第10天达峰值,之后连续下降。结论感染巴贝西虫的黑线仓鼠具有典型的蜱传寄生虫病特点,病原侵入一周内达繁殖顶峰,且病原可在宿主体内长期潜伏。宿主免疫响应在第2周达到峰值,与免疫相关的脏器及血细胞有明显的应激反应。据此,可有针对性的开展巴贝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基于AquaCrop模型的北京地区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中国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农业水分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指标。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其主要种植作物冬小麦灌溉用水占比高,开展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研究,可为北京地区的冬小麦节水灌溉与增产平衡提供决策信息支持。【方法】利用2011—2012、2012—2013和2013—2014年国家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基地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溉处理下的田间实测数据,对AquaCrop作物模型进行参数本地化。统计北京地区2004—2014年冬小麦生育期的日降雨量数据,利用Pearson-Ⅲ型分布划分了3种降雨年型:湿润年(2012—2013年生育期)、平水年(2009—2010年生育期)和干旱年(2005—2006年生育期)。应用AquaCrop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降雨年型、14种灌溉情景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平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特征变化。【结果】基于AquaCrop模型的产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 2、RMSE和d分别为0.99、0.3 t·hm~(-2)、0.99。模型模拟的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2011—2012年正常灌溉条件下为1.72 kg·m~(-3),2012—2013年正常灌溉条件下为1.67 kg·m~(-3),2013—2014年雨养、正常灌溉和过量灌溉条件下分别为1.27、1.74和1.64 kg·m~(-3),正常灌溉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过量灌溉,雨养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在此基础上应用AquaCrop模型模拟分析了3种不同降雨年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变化的响应特征,其中,湿润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灌溉量分别为35和50 mm;平水年达到最大值所需的灌溉量分别为35和40 mm;干旱年达到最大值所需的灌溉量均为65 mm。【结论】AquaCrop模型可以很好预测北京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冬小麦产量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后开始减小,在干旱的情况下,植物通过自身适应策略会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水分的增加,水分利用率将降低,因此3种不同年型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干旱年、平水年和湿润年。因此,在制定冬小麦灌溉策略时,要做到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兼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qua Crop模型可以为北京地区冬小麦田间灌溉和决策提供指导。关于降雨年型本研究仅对湿润年、平水年和干旱年3种年型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量和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对于不同时期不同灌溉量对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没有考虑,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关键词: 冬小麦 AquaCrop模型 水分利用效率 生物量 籽粒产量


温室番茄基质栽培供液决策方法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温室番茄基质栽培过程中供给营养液的决策方法,采用水分传感器监测基质含水量作为决策控制供液量和时间的指标,设计3个试验,即在番茄各生育期内设定基质含水量上、下限值进行供液;以基质持水量为供液上限,分别以设定的基质含水量和间隔1h监测的基质含水量为下限进行非定时和定时供液。通过对比研究供液量、供液次数、可利用养分含量、基质电导率和pH对植株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供液决策方法。结果表明,1在番茄各生育期设定基质含水量上、下限条件下的供液量和供液次数不能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植株长势和果实品质较差,产量较低;2以基质持水量为上限,基质含水量阈值为下限条件下,虽满足植株对养分需求,但由于根系环境较劣而影响植株长势;3以基质持水量和间隔1h监测的基质含水量为供液上、下限条件下,供给养分充足,植株长势正常,果实品质较优,产量增加。由此可见,以基质持水量和间隔1h监测的基质含水量为上、下限定时供液的方法,可根据番茄日需水规律实现基质栽培下营养液的高效决策管理。


智能机械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综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2016
摘要: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是智能移动机械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军事、农业、生产制造和民用等多个应用领域,而应用环境包含了空中、地面和水下,因此关于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从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的基本概念、工作条件、应用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对目前主流的规划算法进行了综述;根据工作环境信息是否已知,将其归类为"离线式"和"在线式"两种工作方式,并从覆盖完整程度、工作效率、能耗成本和实现难易程度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各种算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对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 移动机器人 智能机械 单元分解 栅格法 神经网络


日光温室光辐射计算简便模型研究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京研迷你2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模拟任意时刻日光温室内各表面中的任意点的光辐射照度的模型,并设计了室内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模拟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光辐射照度实测值与模拟值晴天的决定系数(R2=0.995 2,RMSE=8.841 2,RE=0.159 5,AE=3.413 2)比寡照的决定系数(R2=0.968 4,RMSE=12.015 6,RE=0.075 6,AE=7.573 3)高。在晴天的情况下,实测值的辐射照度在07:30时才有23W·m~(-2)·s~(-1),而在寡照的情况下,时间为08:00时为62W·m~(-2)·s~(-1),寡照情况比晴天的日照要落后30min。在寡照的情况下,当12:00时实测值为226W·m~(-2)·s~(-1),模拟值为237W·m~(-2)·s~(-1),而在晴天的情况下,当12:00时实测值为404W·m~(-2)·s~(-1),模拟值为400.257W·m~(-2)·s~(-1),寡照的太阳辐射比晴天的太阳辐射低一半。因此可以用太阳辐射照度的预测模型来预测温室内的太阳辐射。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光环境模型 太阳辐射照度 寡照 防灾减灾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农业物联网运营商发展战略选择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农业物联网能够利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移动终端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管理,是农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运营商位于农业物联网产业链的中游,在产业链中牵头两边,承接了上游的初始传感设备商和下游的客户服务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运营商入手,用SWOT矩阵对运营商在农业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发展定位、发展现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提出了运营商在未来农业物联网发展中的战略选择,丰富了现有文献。


北京市城乡转型与乡村地域功能的时序特征及其关联性
《人文地理 》 2016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研究通过综合指标评价法和灰色关联法,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乡转型和乡村地域功能的时序特征及其关联性,以期为改善北京城乡关系、有效提升乡村地域功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1978—2012年,北京市城乡转型依次经历了缓慢转型(1978—1995)、快速转型(1996—2006)、转型放缓(2007—2012)三个阶段。2生态、历史、市场和政策等因素显著影响着乡村地域功能的提升。35年间,乡村地域功能总体稳步发展,并与城乡转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3在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村地域功能反馈等综合作用下,城乡转型与乡村地域功能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者依次经历了低水平耦合、倒"U"型耦合和高水平耦合三个阶段。
关键词: 城乡转型 乡村地域功能 时序特征 关联度模型 北京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