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苗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1

摘要:研究了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种子处理对玉米苗期病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3.375、4.5、5.4g a.i./100kg种子包衣不仅对玉米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对玉米出苗和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出苗率和田间长势、株高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以上,3种剂量包衣种子对玉米茎基腐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75%以上,其中以5.4g/100kg种子包衣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达到82.98%。

关键词: 甲霜灵 种菌唑 种子处理 玉米苗期茎基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在河西走廊灌漠土条件下,研究了施可丰长效缓释肥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量为1 125.0 kg/hm2时,即与各地传统施肥量相等时,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与传统施肥相比,玉米产量提高1 691.0 kg/hm2,增产率达11.6%,增加纯收益3 079.5元/hm2。

关键词: 施可丰长效缓释肥 最佳用量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祝高寒草地三线镰孢的分离鉴定及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30 m的梯度将海拔2 880~3 360 m分为16个采样点,在同一海拔高度按照"Z"字形取样,共取5个点,对16个采样点的土样混匀后以根残体分离法在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对分离得到的镰刀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Nelson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212个镰刀菌菌株中,有5个菌株为三线镰孢(Fusarium tricinctum).随机选取2株三线镰孢菌株进行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TZh-4-3-7和TZh-11-5-2与GenBank上登记的6个新西兰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6%.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显示,菌株TZh-4-3-7和TZh-11-5-2与以上6个F.tricinctum菌株均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本研究采用的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验证了利用形态学鉴定镰刀菌的准确性;将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应用于三线镰孢的鉴定中,拓宽了鉴定途径,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并了解了三线镰孢在天祝高寒草原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丰富了我国草原镰刀菌资源库,为进一步探讨镰刀菌与草原退化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天祝高寒草地 三线镰孢 鉴定 β-tubulin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响应研究

土壤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油葵出苗、生长、产量及植株Na+和K+吸收的影响,明确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油葵的出苗率、株高、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新葵杂6号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与全生育期的相比,各品种在出苗阶段的耐盐性远高于成苗至成熟期阶段,低盐胁迫对油葵的出苗和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当盐胁迫对油葵苗期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超过40%时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超过50%时则不能生长至成熟期,在显蕾或花期枯死。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植株中Na+的含量成倍增加,K+/Na+显著降低,而K+含量变化较小,适宜的盐浓度可促进植株对钾的吸收,但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同一盐浓度下油葵植株中Na+含量陇葵杂1号<法A15<新葵杂6号,而K+含量与K+/Na+则刚好相反,各品种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均为花期、显蕾期>苗期>成熟期;减少植株对Na+的吸收,维持K+的稳定性,保持较高K+/Na+是品种耐盐的重要机制之一,三个油葵品种中,陇葵杂1号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法A15,新葵杂6号耐盐性较差。

关键词: 盐胁迫 油葵 耐盐性 产量 离子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啤酒大麦专用肥施肥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完善和细化啤酒大麦专用肥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施用技术,降低因过量施肥对啤酒大麦品质和环境的影响。采用多点大田小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啤酒大麦专用肥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啤酒大麦专用肥和新动力配施的处理D和处理E增产和改善品质效果最明显,其中处理D平均产量最高为8056.8kg/hm2,比对照增产194.3kg/hm2,增加收益426.6元/hm2,其次为处理E平均产量为8024.2kg/hm2,比对照(处理G)增产161.6kg/hm2,增加收益364.6元/hm2。根据试验结果,制定出啤酒大麦专用肥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施用技术,关外荒漠化和沿山海拔2000m以上地区的玉门、民乐、山丹基施啤酒大麦专用肥600kg/hm2,苗期追施新动力120~150kg/hm2,玉门、永登等属砂质土壤和土层较薄地区,还应配施有机肥;中部和河西绿洲灌区的金昌、武威、景泰施啤酒大麦专用肥600kg/hm2左右,同时基施或追施75~100kg/hm2新动力;南部高寒阴湿区施300~450kg/hm2专用肥即可,不提倡追肥和配施其他肥料。

关键词: 啤酒大麦 专用肥 不同生态区 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国种业 2011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对秦艽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低浓度NaCl(≤50mmol/L)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的NaCl(≥150mmol/L)抑制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时盐胁迫的适宜值、临界值、极限值分别是51.14、160.46、204.26mmol/L。

关键词: NaCl胁迫 秦艽种子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天然草地30种有毒植物提取物对菜粉碟幼虫的拒食和触杀作用研究

草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虫体浸渍法和叶碟浸渍法测定了甘肃天然草地30种有毒植物提取物对菜粉蝶4龄幼虫的拒食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铁棒锤、贝加尔唐松草、灰绿黄堇、黄帚橐吾、冷蒿(小白蒿)、骆驼蓬和狼毒甲醇提取物对菜粉蝶4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和触杀作用,48h的拒食率为82.23%~100.00%,触杀死亡率为80.00%~94.12%;露蕊乌头、青藏大戟、狼毒大戟和泽漆甲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拒食作用,48h的拒食率为95.14%~97.62%。综合分析,铁棒锤、贝加尔唐松草、灰绿黄堇、黄帚橐吾、冷蒿(小白蒿)、骆驼蓬、狼毒、露蕊乌头、青藏大戟、狼毒大戟和泽漆11种有毒植物具有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天然草地 有毒植物 提取物 菜粉蝶 拒食和触杀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原种产量效益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原种产量及贮藏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5月下旬为高寒阴湿区中早熟马铃薯LK99原种的适宜播种期,适度晚播(5月上中旬)有利于提高中早熟马铃薯LK99原种的大中薯率以及产量,平均增产1 417.5kg/hm2,增产达5.0%。4月中下旬播种更利于LK99贮藏过程中维持相对较高的鲜薯重,并能有效降低发芽率和烂薯率。

关键词: 马铃薯 播期 LK99 产量 贮藏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充灌溉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陇中半干旱区不同补灌时期及补水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补水、现蕾期补水和膨大期补水较对照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补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高于不补水处理(对照);其中,现蕾期补水3kg/穴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幅最高,产量和WUE分别达19 178.57kg/hm2(较对照处理高21.77%)和52.75kg/(hm2.mm);与对照相比,各补水处理普遍优化了马铃薯各产量构成性状,有利于大薯率和中薯率的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产量也较高。因此,现蕾期为旱地马铃薯需水关键期,对水分的变化敏感;现蕾期补水3kg/穴,可以作为半旱区马铃薯适宜的抗干旱节水高产种植模式。

关键词: 补水 马铃薯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组培种茎大田扩繁技术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半夏(Pinelliaternata Brie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使用频率高。传统以挖掘野生块茎为主,但半夏是杂草性植物,随着荒山荒坡的开发,灾害性气候的影响,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和人为的过度采挖,使半夏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另因其本身繁殖系数低和栽培中多年沿用块茎和珠芽等无性繁殖的方式,致使半夏感染病毒严重,大田栽种产量低、品质下降,半夏供应量越来越少。而国内外对半夏的需求却有增无减,尤其是全球升温,肺疾增多,故其价格也逐年攀升。人工栽培半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