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保水剂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在陇中半干旱区探讨了补水和施加保水剂对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生育期的耗水主要集中在80 cm土层内,80 cm土层以下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明显,基本不被马铃薯吸收利用。施用保水剂处理的群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42.73 kg/(mm.hm2)和94.21 kg/(mm.hm2),单叶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但产量达到最高值。

关键词: 保水剂 水分利用效率 半干旱区 马铃薯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实核桃新品种——陇薄香2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薄香2号是从甘肃地方核桃资源中选出的优质晚实核桃新品种。坚果椭圆形,三经平均3.7 cm,平均单果质量14.6 g,壳厚1.13 mm。内褶壁膜质,横膈膜膜质,易取整仁。出仁率57.4%。核仁充实,饱满,仁色黄白色。核仁含脂肪66.4%,粗蛋白18.4%,风味甜香,品质优良。经多年区试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 核桃 新品种 陇薄香2号 晚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较高海拔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甘啤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通过对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6号在甘肃省海拔2 000 m左右较高海拔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大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蘖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饱满粒都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产量表现先增后降,蛋白质表现出先降后增的趋势。产量和品质因素综合考虑,在甘肃的较高海拔地区,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6号的种植密度应选择70万~80万粒/亩,其中80万粒/亩时,产量最高为406.69 kg,比40万粒/亩增产62.23 kg,增产率为18.1%,达到1%极显著水平;千粒重44.03 g,蛋白质10%,饱满粒87.92%,品质达到国家优级标准。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密度 啤酒大麦 产量 品质 甘啤6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油菜小区产量与株高等10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与株高等10个性状的关联序为:全株有效结角数>角粒数>千粒重>一次分支数>结交密度>角果长度>主花序结角数>株高>主花序长度>分支部位。因此,选育高产杂交油菜时,应重视全株有效结角数、角粒数、千粒重以及一次分支数的选育。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新品种引进与筛选

中国种业 2011

摘要:通过对当地主栽品种及引进品种的对比试验得出,鲁单981、富农1号、鲁单6003号、金穗8号等4个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好、产量较高,有较好的推广价值,适宜甘肃省陇东旱作区种植。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DNA导入引起小麦HMW-GS的变异及其品质改良和变异机理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Sorghum bicolor L.)基因组DNA导入粉质籽粒的稳定品系89122中,后代经多代连续选择优良变异系,并进行了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电泳检测和品质化验分析。获得1个稳定遗传变异新品种,与导入受体89122相比,后代新品系2001502-23含有7+8、5+10优质亚基,HMW-GS发生明显变异,Gul D1位点基因发生等位变异,其表达产物由原来(89122)的2+12亚基为5+10亚基;其品质指标较受体得到改善,从而实现了受体小麦HMW-GS基因的遗传转化和品质改良。说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完全可以实现小麦HMW-GS基因的转化和品质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而生物诱变是其可能的遗传转化和变异机理之一。

关键词: 小麦 高粱DNA 花粉管通道法 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 等位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摘要:以采自甘肃省西和县的野生半夏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观察了不同的激素配比及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MS+2,4-D(0.5 mg/L)+6-BA(1.5 mg/L),外植体以叶柄、株芽和块茎为好。

关键词: 半夏 激素配比 外植体 愈伤组织 胚状体 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袋控缓释肥在巨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

摘要: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袋控缓释肥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缓释肥较常规施肥穗重增加54g,增产5246.1kg/hm2,增幅达25.70%;新梢粗度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10.2%和51.3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对照增加0.9%和3.52,且裂果率降低21%;从花期到成熟期,叶柄中N、P、K含量相近,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生产成本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袋控缓释肥 巨峰葡萄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长花柱型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的不育类型包括部位不育(长花柱,亦称L型不育)、功能不育、雄蕊退化和花粉败育等4种类型。其中,部位不育型的形态表现是花器正常,只是花柱长度高出药筒,雄蕊发育正常。本文对番茄长花柱型雄性不育性状的温度敏感性、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番茄 长花柱 雄性不育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定位施肥对旱地黑垆土钾素空间分布及有效性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黄土高原长期定位施肥24年后土壤钾素的空间分布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0-20cm土层各形态钾素含量均高于20-40cm的,施用化肥处理的非特殊吸附性钾除外,且60cm以下随土层深度不断加深,不同形态的钾素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长期施用化肥0-300cm土层中各形态钾素含量均表现出明显低于CK的趋势;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明显增加了各形态钾素含量,说明施用有机肥能维持黑垆土速效钾的平衡,缓解非交换性钾的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与土壤中水溶性钾之间呈极显著相关,与非特殊吸附性钾呈显著相关,与特殊吸附性钾和非交换性钾无相关性。长期施肥可提高小麦植株的钾素吸收量,茎含钾量丰富,占总植株的36.67%,籽粒钾含量仅占植株钾总量的9.74%。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钾素 空间分布 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