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叶色黄化突变体Bn.el1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一个单倍体×二倍体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叶色黄化突变体Bn.el1的光合色素质量浓度、农艺性状、叶色遗传和无机营养元素对叶色的影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叶色黄化突变体从苗期到蕾苔期表现新叶黄化,为总叶绿素缺乏型黄化突变体,其经济性状较野生型对照变差,叶色黄化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叶色黄化性状的产生很可能与铁元素的吸收、转运或利用效率降低有关.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叶色黄化突变体 叶绿素 铁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臻油89恢复系9377R特征特性及原种繁殖技术

农技服务 2016

摘要:为了保持品种的杂种优势,必须搞好亲本良种的隔离繁殖,使亲本保持原特征特性,为杂交种子生产提供高纯度的合格亲本种子。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恢复系9377R 特征特性 原种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令人难忘的历史记忆 他们从象山走向全国——纪念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77周年

贵州茶叶 2016

摘要:在抗日战争特定条件下,在王淘、张天福先生率领下,选择在湄潭象山脚下由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联合创建中国现代首个国家级茶叶科研与生产、示范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是中国现代茶业的肇始地之一,也是当时中国茶界的佼佼者。新中国成立,中央实验茶场归属贵州省农业厅,延续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前者先后获取200项科研成果,后者成为中国重要的红茶出口基地,对湄茶崛起、黔茶跨越、中茶复兴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键词: 中央实验茶场 湄潭 象山 人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茶树喷施6-BA的生理指标变化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6-BA(6-苄氨基嘌呤)是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为探索6-BA对寒害后茶树的修复机理,以福鼎大白茶茶苗为试验对象,于入冬前后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6-BA不同浓度(10mg/L,25mg/L,50mg/L,100mg/L)喷施对茶树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树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的酶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50mg/L 6-BA处理茶树的生理指标变化最大。说明,喷施6-BA可以提高茶树的抗寒性,浓度为50mg/L时效果最好。

关键词: 6-BA 茶树 抗寒性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阳市蛋鸡禽流感、新城疫抗体监测结果及分析

贵州畜牧兽医 2016

摘要:为了掌握贵阳市2014年蛋鸡禽流感(H5、H9)、新城疫免疫情况及免疫抗体水平,对贵阳市6个规模化养鸡场28个不同批次蛋鸡进行抽样,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re-5株/re-6株)、H9及新城疫免疫抗体,共检测血清840份。结果:28个不同批次蛋鸡H9、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4%、100%,免疫效果良好;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57%,抗体水平整体较低,且变异系数较大。

关键词: H5、H9 新城疫 免疫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验室盲样考核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贵州茶叶 2016

摘要:盲样考核是验证实验室检测能力,确保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必须运行的一项质量控制活动。对盲样考核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通过盲样考核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实验室认证 盲样考核 质量控制 茶叶 咖啡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特色野生蔬菜开发利用价值

农技服务 2016

摘要:贵州多变的地形和湿润的气候,加上极高的森林覆盖率,造就了丰富的野菜资源。野菜以物稀、色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倍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本文对特色野菜的食药用价值及可开发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为贵州的经济与粮食安全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关键词: 贵州特色野生蔬菜 开发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贵阳市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参与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6

摘要:文章通过对贵阳市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该中心成立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包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法规的修订,以非对抗性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对有关县市和部门的生态文明工作进行第三方监督,帮助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贵阳市当前环境共治的现实及主要方式。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环境保护第三方监督 环境公益诉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快速测定干辣椒中辣度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干辣椒为对象,采用近红外快速测定方法检测其辣度。首先,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种干辣椒中辣椒碱类物质含量进行准确测定,确定了定量指标辣度。然后,采集干辣椒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检测模型,并对检测波长范围及模型主因子数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使用PLS进行模型的建立,校正集方程相关系数0.987 1,验证集方程相关系数0.870 4;校正均方根误差2 870,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9 476,主因子数为8。最终得到的检测模型能够满足对干辣椒中辣度的快速检测要求,且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关键词: 干辣椒 辣度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托竹荪菌丝总糖超声检测工艺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为试材,采用木屑培养的方法,以木屑菌丝总糖含量为指标,研究了液料比、振幅、超声总时间、超声波开启时间4个因素对红托竹荪木屑菌丝总糖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获得红托竹荪木屑菌丝总糖检测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液料比11∶1mL·g~(-1)、振幅41%、超声总时间22min、超声波开启时间2.7s时,红托竹荪菌丝总糖的得率达1.18%。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木屑菌丝 总糖 检测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