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影响,探讨玉米最佳机械化施肥模式,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依据。连续2年在河南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4种施肥模式,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等。结果显示,与对照传统模式比,机械2次施肥的产量和氮肥效率均增加8.8%,穗粒数增加5.9%,千粒重增加1.2%,最终干物质增加9.8%,果穗性状也有一定幅度提高;与经验模式比,机械2次施肥的产量、干物质、果穗性状、氮肥效率等指标与之接近。由此得出,机械2次施肥是较理想的玉米机械化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花生学报 》 2014
摘要:本文介绍了豫花23号的特征特性,并根据2009-2011年度河南省珍珠豆组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值、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法对豫花23号的丰产稳产性与其他同步试验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珍珠豆型组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豫花2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均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测定黑土、潮土和红壤在20多年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下土壤和作物中Cu、Zn、Cd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单施化肥对黑土、潮土、红壤Cu、Zn、Cd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黑土和红壤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显著提高Cu、Zn和Cd含量;红壤上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和1.5NPKM)处理小麦籽粒和秸秆Cu、Zn、Cd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NPK),而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与单施化肥相比(NPK)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Zn、Cd含量;在潮土上,NK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和秸秆中Zn含量;黑土上各处理玉米籽粒中Cd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显著提高玉米籽粒Zn含量。根据测定数据估算,在目前施肥措施和作物种植体系下,黑土对Cu、Zn、Cd的最高承载年限分别为67年、118年、9年,潮土分别为1042年、2043年、631年,红壤分别为10年、46年、0.5年。假设土地承载年限为45年且有机肥施用量低于10 t·hm-2,黑土和潮土可接受有机肥中Cd的最高限量低于我国有机肥中的平均含量,说明实际生产中施用有机肥造成土壤Cd污染的风险较大。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有机肥中重金属的安全限量标准,以确保土壤和农产品安全。
八大模式之三(二) 大棚西瓜早熟高效优质简约化栽培模式
《中国瓜菜 》 2014
摘要:利用薄膜的透光性好,能有效地使太阳光转变成热能,有增温、保温的作用。在塑料大棚内,西瓜的播种期和定植期均能提早,实现了早春早熟栽培及提早上市。为了增强保温效果,北方产区出现了"双膜覆盖"、"3膜覆盖"、"4膜1苫"、"5膜1苫"等多层覆盖的栽培模式。1操作要点1.1育苗播种时间一般为12月上旬至2月上旬,多采用嫁接育苗。播种前4~5 d,苗床上排好穴盘,浇透水,然后覆盖地膜,加盖小拱棚,提前加温。同时,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当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每个穴孔播1~2粒发芽的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稳定表达靶向BVDV shRNA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BVDV复制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靶向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shRNA对BVDV复制的影响,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BVDV 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GH1-sh1083和pSGH1-sh8235及对照质粒pSGH1转染MDBK细胞,通过G418抗性以及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BVDV shRNA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及对照细胞系subclonepshmock。通过观察其细胞病变效应(CPE)、测定TCID50及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BVDV shRNA细胞系对BVD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的细胞在感染BVDV 72h后CPE不明显,其TCID50低于阴性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的细胞在感染BVDV后病毒E2基因的表达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系接毒24h后的结合率,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与病毒结合率分别为11.37%和11.51%,与对照组(20.25%)相比有所降低。综上,稳定转染BVDV shRNA的单克隆细胞系subclonepSGH1-1083和subclonepSGH1-8235对BVDV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RNA干扰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短发夹RNA 单克隆细胞系 复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虫性鉴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2011、2012年对全国范围种植的284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284份小麦品种中,小麦抽穗期与麦红吸浆虫羽化产卵盛期相吻合的品种均为155个,2年抗性级别分别为:免疫品种10个和7个;高抗品种20个和15个;中抗品种19个和18个;低抗品种34个和30个;感虫品种26个和18个;高感品种46个和67个。2年结果相比,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表型相一致的小麦品种共有55个;2年之间抗性级别略有不同的共有45个,其中抗虫品种有27个,感虫品种有18个;抗性结果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共55个。本试验结果中免疫、高抗品种可供生产和育种部门参考应用,而感虫品种在麦红吸浆虫发生区应限制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腐酸有机肥不同用量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研究
《腐植酸 》 2014
摘要:黄腐酸有机肥是秸秆为原料,经过专利技术加工生成的天然有机肥料,富含各种矿质营养元素。本试验通过研究黄腐酸有机肥对河南驻马店和新乡2个试验点玉米产量和成产因素的影响,找出黄腐酸有机肥的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有机肥对夏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并且随黄腐酸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加,夏玉米产量相应增加。综合2个试验点结果,以处理5和处理8为最佳,如果考虑肥料成本,则以处理5效果最佳,即每亩地基施4 kg氮肥、6 kg磷肥、6 kg钾肥、15 kg克黄腐酸有机肥,后期每亩追施4 kg氮肥和15 kg黄腐酸有机肥。对2个试验点影响玉米产量因素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主要表现在穗粒数和百粒重上,穗长、穗粗变化不大。此外,处理6减产,穗粒数减少,百粒重减少或不变,这与化肥中的氮肥用量减少有关,说明氮肥是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营养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全蚀病生防菌YB-81的发酵条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了优化全蚀病生防菌株YB-81的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提高其对全蚀病的抑制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小麦全蚀病生防菌株YB-8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生防菌株YB-81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时间36h,温度36℃,初始pH值8.0,转速200 r·min-1,牛肉膏+葡萄糖(1∶1)0.53%,蛋白胨0.99%,氯化钠0.20%。在此培养条件下试验,其菌落总数为18.8亿个·mL-1,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72%,对全蚀病菌抑制率达到87.2%,较优化前提高了32.5%。生防菌YB-81的最优发酵培养条件的确定,可为该菌大规模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